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279章 这算是哪门子议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之臣相比历史上的圆嘟嘟,那就聪明的多了。

    他没有隐瞒和皇太极有书信往来的事,在接到书信的第一时间,就找来了锦州诸将,还有锦衣卫的人。

    最后更是将书信,连同自己等人的意见,一起送进京城。

    但是这一点,他就比某些人强得多。

    锦衣卫的消息渠道,传递情报的速度很快。

    仅仅只是用了几天的功夫,朱由检就看到了皇太极的那封信。

    看过之后,朱由检略一沉吟,这才对方正化吩咐道:“去,宣内阁诸臣。”

    “臣这就去。”

    方正化答应一声,就退出了西暖阁。

    稍顷,内阁的几位阁臣,就一起来到了暖阁。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诸卿免礼。”

    “赐座。”

    黄永申立即带着几名内侍,搬来了几把椅子。

    “臣等谢陛下。”

    几位阁臣谢恩之后,各自落座。

    朱由检将皇太极写给王之臣的书信,递给了方正化。

    等温体仁接过去后,朱由检开口道:“诸卿,这是奴酋皇太极写给王之臣的书信。”

    “另据王之臣所上之奏本,曹变蛟所部五万余人,已经抵达锦州。”

    “建奴也在广宁集结了重兵,眼下的局势是双方都奈何不得彼此。”

    “奴酋皇太极的意思是,双方就此罢兵,诸卿都议一议吧。”

    朱由检说完后,就端起桌案上的茶盏,慢慢的细品起来。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内阁几位阁臣,就已经大略看过了皇太极那封书信。

    几位阁臣低声讨论了几句,温体仁起身道:“陛下,敢问王督师和毕巡抚,以及辽东的诸位总兵、参将们,对此是个什么意见?”

    朱由检放下手里的茶盏,回道:“王之臣、毕自肃以及诸将的意思是,答应建奴,双方撤军。”

    “这……”

    听朱由检这么说,温体仁有些迟疑起来。

    不只是他,其他几位阁臣,也都是面露纠结之色。

    朱由检皱眉问道:“怎么?内阁有不同的意见?”

    见温体仁这为内阁首辅不说话,韩?p起身道:“陛下,我大明自太祖皇帝立国,就未有与夷狄议和之先例,如果我们这次答应建奴,双方就此罢兵,不说满朝文武,就是天下臣民,恐怕也都会物议汹汹。”

    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温体仁,以及其他几位阁臣身上,开口问道:“首辅,你们呢?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郭允厚当即起身道:“陛下,臣倒不是这么想的。”

    “哦?郭部堂是何意见?”

    朱由检饶有兴趣的对其问道。

    “韩阁老所说的什么和建奴议和,完全是无稽之谈!”

    郭允厚说这话的时候,还看了眼左侧的韩?p。

    后者顿时大怒,当即对其质问道:“郭部堂,你这是什么意思?”

    “韩阁老,郭某倒要问问你,只是双方罢兵,怎么就是与建奴议和了?”

    “世宗皇帝当年不也……”

    “砰!”

    郭允厚的话还只是说了一半,朱由检就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

    “臣失言,还请陛下降罪。”

    郭允厚见状,赶紧跪倒在地,恭敬请罪。

    其实,道君皇帝也没干什么。

    就是因为大明拒绝了土默特讨封,以及进贡和互市之事,当时的蒙古俺答汗,举兵南下,直至京畿(ji)。

    最后,是以大明册封蒙古诸部,接受蒙古进贡,答应和蒙古诸部互市结束。

    虽然这件事,活跃了双方的经济。

    而且通过和蒙古互市,张居正也发现了一点,那就是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蒙古。

    但,即使是这样,大明的皇帝也不愿提起这件事。

    哪怕这不是议和,只是和蒙古互市,道君皇帝却也将此视为奇耻大辱。

    这才有了后来重建三大营,设立戎政府,设立蓟辽督师等一系列的军制改革。

    这样的事儿,如果是放在其他朝代,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甚至在虽远必赔的螨清,这可能还会被宣扬成一件盛事。

    朱由检虽然也不认为这件事儿有什么,但当初的世宗皇帝,毕竟已经把这件事定性了,你当着朕的面提起,是安的什么心?

    “行了,起来吧,既然建奴想要双方罢兵,那朕答应了就是。”

    “至于说朝堂和民间的非议,朝廷没和亲、没割地、没赔款、也没像前宋那样对异族称臣,更没有答应建奴什么非分的条件,这算是哪门子的议和?”

    “这只是军事上的暂时性妥协,和朝廷对辽东的态度没有任何干系。”

    “现在双方罢兵,不过都是在积蓄力量罢了,等解决了关内的事,就是朝廷收复辽东之时。”

    朱由检最后定下了调子。

    诸臣也都是松了口气,他们也都知道,这不过只是暂时休兵,但谁也不敢允准王之臣等人的意见。

    现在皇帝亲口答应下来,朝廷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陛下,臣有一言。”

    温体仁双眸一闪,躬身道。

    “讲。”

    温体仁看了眼暖阁内的其他人,有些欲言又止。

    其余几人也不是傻子,当即就齐齐躬身道:“陛下,臣等告退。”

    朱由检微微颔首。

    等其他人走后,温体仁这才说道:“陛下,这件事是不是让山东的魏公公,给王之臣写一封信?”

    朱由检眉头一挑,右手食指不断点着温体仁,笑道:“朕看你这首辅当到现在,才算是有了点眉目。”

    但下一刻,朱由检的神色一正道:“大明是朕的大明,若连这点事情都不能担,那皇位赶紧换人来坐吧!”

    “此事就是朕准的,和内阁,和辽东的王之臣、毕自肃,以及辽东诸将无涉!”

    “臣代诸臣谢过陛下!”

    温体仁此时对这位小皇帝,也是愈发的恭谨起来。

    朱由检可不想自己,成为一根绳儿那样的君主,大臣们干的好,是皇帝慧眼识珠,大臣们干的不好,全是大臣们的责任。

    身为皇帝,连为臣子背锅都不肯,你怎么让前线的将士,以及那些勇于任事的官员放开手脚?

    朱由检当着温体仁的面,在王之臣的奏本上做了批红,将之递给方正化。

    “立即送往锦州!”

    “臣遵旨!”

    方正化刚刚离开,一名内侍就走进来,垂首禀报道:“皇爷,户部郭部堂请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