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清山变 > 第27节 山东大案(6)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7节山东大案(6)

    这样的问题是刘文明事先没有想到的,闻言大大的愣住了:一品衣是他别出心裁所创,把铁条用铁链穿连在一起,放到火上去烧,烧红了之后,像一件马甲一般的给人犯穿在身上,胸前背后给火炙烤得吱吱冒烟——这样的酷刑之下,何求不得

    崔荆南不容他多想,再一次用力一拍醒木,大声喝道:“说!”

    刘文明还没有怎么样,项进却做贼心虚,吓了一大跳,几乎离座而起。

    说便说。刘文明答说:“回大人的话,莱芜县本是三省交界之地,往来流民众多。非严刑峻法不能保持地方,肃清,小人奉命制作这样的刑具,本是用来对付四方的强盗的。”

    “既然是这样,那你是奉了哪一位大人的命令?可是项大人吗?”

    “不是,不是!”项进先沉不住气了:“我不曾下过这样的命令。”

    “是十四年前的顾老爷,官讳是一个洁字。”

    “你说是顾洁顾老爷命你研发此物,也算是死无对证。我只来问你,这十四年中,有多少人死在这一品衣酷刑之下?”崔荆南说话的声音高昂了起来:“朝廷设置刑法,本是迫不得已之举,听讼折狱,总要期以刑期无刑。三木之下尚且‘何求不得’?更别说你设置这样的酷刑?不知道有多少清白之人,落在你的手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便是这私设刑具一条,你就犯了朝廷律法!”

    崔荆南对刘文明怒目而视,一派义正词严:“你交卸了差事,回家听参!”

    一句话出口,堂下欢声雷动!刘文明这才有点变了颜色,不过比起项进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他倒还算是沉得住气。

    这边崔荆南又说道:“刘文明,你要知道,本官这是对你很客气的了。你心里要明白。”这是在警告刘文明,不要妄图钻营门路,希冀脱罪。

    刘文明冷笑几声,转身走下公堂,自去交卸差事,回府而去。

    等他走出去,崔荆南冷眼旁观,围观的百姓个个面带笑容,便知道自己这一着已经大为收效,心里盘算,等过上几天,百姓告刘文明的状子越来越多,再一堂了断。现在嘛,不妨再处理几个案子,也好让百姓看看自己明利爽快,铁面无私的颜色。

    说来也很奇怪,上午的几个案子问下来,只感觉身体不负重负,连坐在公案后面,都觉得坚持不住,而下午,时间更长,问的案子更多,却丝毫没有困倦之意。

    崔荆南心中得意,拿起状子看了看,还不等看仔细,只听堂外有口角之声,两个人互相揪扯着分开人群,进到堂中——一个衣冠楚楚的生员,还有一个衣衫破烂,倒像是个要饭的乞丐。

    有个皂隶拦在前面:“喂,你这个秀才来做什么?”

    “来请大人评评理。”

    “就是告状喽?可有准备状子?”

    “事发突然,不曾准备。”

    皂隶还要再问,崔荆南在堂上发话了:“带他们上来。”

    两人到了堂前,那个衣衫褴褛的似乎是被告,。来啊!”

    “喳。”两旁的皂隶又是好笑又是好玩,把马六扶起来,让他坐在椅子上,又强按着孙称跪在地上,给马六碰了十记响头。碰完了头,县衙内外欢声雷动!

    磕罢起身,崔荆南沉下脸来,对他说道:“看你今日的行径,可知你平时是乡里定然是那等仗着一袭青衫,两榜力气,横行无忌。又只为旁人斗你不过,越发的无所顾忌。照这样下去的话,总有你身败名裂的一天!我今天杀杀你的气焰凶势,其实也是成全你。须知顽铁易折,百炼方能成钢。从今以后但愿你能够洗心革面,好好读书用功,本官下一次再到莱芜,还要访查你的行迹,若是有所改变,自有你大用之处,若是怙恶不悛,你当我真的不能革了你的功名吗?”

    一番话说得孙称感中生愧,愧中生悟,惭愧的跪了下来:“大人,孙称知错了。今天是我自取其辱,蒙大人教诲,今后必当改过。项大人做个见证。请大人将来访查,看孙称可有辜负大人之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能够有这样一番心意,我想,正是朝廷所需的人才。只要你切实上进,将来大用之期不远。”

    堂下听审的百姓先是为孙称受辱大感痛快,此时见一番羞辱之后,竟然能够改变孙称的气质,无不心中感动。堂上堂下一片肃然无哗,在沉默中表达了对这位年轻的道员大人的无上敬意。

    堂下的百姓看崔荆南审了一天的案子,无不心中惊喜:这才是明镜高悬!不但知道他清正廉明,而且处事极有手段,有为百姓伸冤的能力——这也正是崔荆南要留给莱芜百姓的印象——否则,他们就不敢畅所欲言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情况就有点不同了:一大早就有百姓成群而来,到县衙来递状子,崔荆南派孟翔和崔勇在签押房的门口设下一张大案,找了几个县中的书办担任收录登记的工作。

    告状的百姓有穷有富,人手一状,排起长长的队伍,依次递进,到了中午时分,收齐状子,孟翔亲自送了进去。

    项进食不知味的和崔荆南用过了午饭,两个人有一搭无一搭的在闲谈。他在门口看到告状和看热闹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便一直在提心吊胆,等到看孟翔捧着一摞状纸进来,越发心惊,椅子便如同是长了刺一般,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大人,已经收齐了状纸。”

    “一共多少件?”

    “一百三十三件。”

    崔荆南故意一皱眉,看着项进说:“看起来,莱芜县百姓好讼成风啊?”

    项进赶忙随声附和:“是啊。”他也皱着眉头,说:“本县刁民甚多,如昨日大人审案便可见一斑,平抑讼风,唯有不准他们的状子。”

    “喔。”崔荆南慢吞吞的说:“这就是贵县平时听讼的宗旨吗?”

    项进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忙答道:“不是,不是!只有无理取闹的状子,本县才掷回不准的。”

    “那就是了。来看看这一百余件案子,有多少是无理取闹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