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清山变 > 第132节 文士雅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32节文士雅集

    轿子抬到朱府,递过拜帖进去,朱希淳亲自迎了出来:“二弟,别来无恙啊?”

    翁同?恭恭敬敬的跪下去磕头行礼:“给大哥请安。”

    “起来,起来。”朱希淳一把拉住了他,“今儿你来得可巧了,花园中的牡丹花盛放,老人家说,若论及诗词之功,我们这哥儿几个,没有及得上你的,可巧你就到了。快,和我进来吧。”

    “老伯身体还好吗?”

    “好,好。就是牙齿有几颗松动了。”朱希淳笑呵呵的拉着翁同?向里面走:“这一次老人家看见你来了,心情愉悦之下,又会喝上几杯,只怕我娘又要不高兴了。哈哈”

    翁同?知道,朱希淳的母亲娘家姓高,是朱士彦的第四房姨太太,老爷子正妻早亡,其他的三房姨太太年纪老迈,家中只有这个当年的‘侍儿’主持中馈,行事之间不让须眉,把一家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就正如朱士彦当年所能够感觉到的一样,高氏见识不凡,十几年下来,将内外照顾得通顺无比,周围人提起朱府四姨奶奶,没有不挑大拇指的。

    朱士彦性喜花卉,更喜菊与牡丹,在府中花园中特别移植了几株善本,其中有一株的从西安购进的黄牡丹,更是这杭州城中极少见的珍品。每每到了花开季节,云蒸霞蔚,一大巨观。

    朱士彦每到花期,都会下帖子广邀士绅名宿,城中府道各级官员,过府赏花饮酒??每一年也只有这个时候,高氏姨太太才肯允准丈夫小酌几杯,平常的时候,都是严厉禁止下人携酒进府的。

    到了花园之中,果然,花开得正在灿烂,园子里高朋满座,其中有杭州知府、浙江巡抚,一省藩司等人,不过都着便装而来。他先给朱士彦磕头请安,然后和旁的众人拱拱手,就要自去一边坐下。

    不过翁同?少年英才,又是天子近人,这一次难得在朱府相会,旁人都不好、不敢以小辈视之,彼此推让了一番,终于还是让杨文定做了主位,翁同?在一边相陪。大风小说

    这等赏花之会,又是文人雅集,不好多谈政务,只能说一些诗词文章,“叔平。”朱希淳举杯相属:“今天你不但不可无诗,而且还得是好诗,先干一杯,润润诗肠。”

    翁同?坐在主桌,难免心下惴惴,苦笑着点点头说,“我是后生晚辈,此番本已经是僭妄太过,又谈什么好诗?”

    “叔平世兄所言,老夫不敢苟同。”杨文定微笑着摇头说道:“翁世兄大才轰雷贯耳,更且为皇上捡拔身旁,以布衣入值,令天下读书人殷羡不已,怎么说僭妄之词?若说才力不堪,不是说皇上倒无有识人之明了吗?”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翁同?矜持的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朱希淳看出来他略有不喜之意旁打圆场道:“来,叔平,你诗才若海,腹笥极宽,这等诗文之会,又岂可有曳白之心?”

    翁同?想了想,既然杨文定说话中有轻视之意,今天倒不好不显一显真颜色了。当下他说:“既然这样,那,学生就抛砖引玉,请众位方家斧正。”

    一句话出口,众人的目光都聚拢过来,翁同?端起一杯酒入喉,吟出两句:“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一开头就用对仗,可又押了十一真的韵,这也可算是变体,一定是好的。”邻座的一个人将他的这两句诗念了几遍,露出欣赏的笑容:“第一句你用‘子见南子’的故事,形容花的雍容富贵,也还罢了;第二句写叶子,竟然用‘鄂君在越’的典故,亏你是怎么想来的?”

    翁同?刚才听朱希淳给自己介绍过,这是任职宁绍道的王有龄,不知道他是哪一科的进士,不过听他能够说出‘鄂君在越’的典故,可知也是饱学之士。听他能够识得自己诗文中的妙处,不由升起了知音之感。

    鄂君在越的典故出自刘向的《说苑》。这个典故中说的是有个人,人称鄂君,是楚国的公子,他的姐姐是越国的太后。有一次鄂君游越国,泛舟湖上,由于他是有名的美男子,所以被称为曳女的船娘争相爱慕,一面打浆一面做歌帝总是寓意深远的说什么‘美夷与英夷不同,秉性纯良,长思孝顺天朝,而与英法并非团结之党,或可输诚昵就’等语。

    他和崇实私下里聊天都说,今后皇上恐将以美夷为可拉拢、分化英人势力之国家,这一次听杨文定说,浙江省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居然把十二个美国人关在钱塘县的监狱中,便不提国际公法中相侔之处,可考量皇上圣心默定之策,恐为赵燕荪一朝莽愚断送无疑??这样的罪名,便是连杨文定怕也是担当不起的吧?

    心中胡乱想着,翁同?一个劲的眨眼,似乎在想一个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将此事暂时化解开来。

    坐在他身边的朱希淳留神到了他形容的古怪:“叔平,你怎么了?”

    翁同?霍然而起,“大哥,小弟有几句话想和大哥说。”

    朱希淳猜到翁同?有什么话不方便当着众人的面言说,告罪一声,拉着翁同?绕园中小径到了僻静处:“叔平,你想说什么?”

    “大哥,我有一桩事,不知道能不能和大哥说。”

    看他这般郑重其事,朱希淳也有点惊讶,不过他和翁同?是换帖兄弟,当年在一起的时候,彼此开玩笑惯了的,这时有意放松紧张气氛,笑着答说:“那还是不要说了,我肩膀窄,怕担不起来。”

    翁同?没说话,脸上的表情很凝重,似乎是在责怪他不该在这时候还和自己开玩笑。

    “好吧,叔平,是我说错了,”朱希淳自觉失礼的笑笑问道:“到底是什么事?”

    “杨大人刚才的话,大哥听见了吗?”

    “听见了。怎么了?”

    “这份折子不上便罢,一旦奏陈而上,他就算了惹下泼天大祸了”

    “怎么说?”

    “是这么回事……”

    听翁同?把话中利害剖析一遍,朱希淳半通不通的眨眨眼,他的精神都用在金石字画上,这种朝局波涛一来非本心所喜,二来也听不出其中隐情:“叔平,不如,你把这番话当着杨大人的面,再说一遍?”

    翁同?找朱希淳来,本就是避免自己直接和杨文定有所交流??皇帝最恨身边近人与外臣亲近勾结,一旦有所发觉,处置起来绝不留情??这是内外臣工所共见的,他希望能够通过朱希淳的嘴巴把自己的这番话转达给杨文定,也算是君子以怨报德。不想朱希淳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一个犹豫间,朱希淳误会他是默许了,说了句:“你在这里等一等。”转身奔席间而去了小】

    【说】

    过了一会儿,果然朱希淳请杨文定到了近前,两个人一面走一面谈,杨文定一开始还面带不愉,听朱希淳说着说着,脸色大变。等到了翁同?近前,老人一躬到底:“今日若不是翁世兄指点,老夫几乎铸成大错这番厚谊,来日定当有所图报”

    这样也好。翁同?心里暗暗想着,即使将来皇上知道了,自己也可以砌词说并不是自己和杨文定相通,而是经由朱希淳之口,传给他知道的。当下面色转为和缓的一笑:“大人过谦了。”他问道:“不知道大人接下来,该当如何行事呢?”

    “我想,总是先要将美国商人从监狱中放出来,嗯……不妥。”杨文定终究是久历宦海,一言出口就知道所谋大左,若是就这样不清不楚的将人放了出来,日后美国人回到上海,和旁人一五一十的说出去,中国方面不按国际公法办事,强行将美国人关押在监狱中,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自己遭殃

    他考虑了一会儿,心中打定了主意,堆起满脸的笑容,向翁同?和朱希淳拱拱手:“二位世兄,老夫突然想起来,府衙之中还有些公务要紧着处理,待我向老大人辞行,随即就要告辞了。”

    “喔,喔。”朱希淳点点头,随口答应着:“公事要紧,小侄也不敢强留大人。”

    杨文定再一次深深地望了翁同?一眼,转身走回到席间去了。

    翁同?和朱希淳站在花园小径之中,眼看着对面起了一阵骚动,待到两个人赶过去的时候,却见席间一片冷清,不但是杨文定,就连藩、臬二司,连同那个宁绍道王有龄,居然也已经向主家告辞而去了。

    bk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