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清山变 > 第152节 奸狡手段(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52节奸狡手段

    五月中,肃顺为惠祥的阿玛求官,给皇帝当场驳了,肃顺故意捣蛋,编了一套瞎话哄骗惠祥,惠祥信以为真,只当着过不了几天就会有新命下发,谁知道从五月中一直等到六月底,仍旧没有回复,他不以为肃顺是在骗自己,只担心其中又有什么岔头,便找到了肃顺府上,向他询问。

    下人来报的时候,肃顺刚刚从宗人府回来。皇上下旨,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到端华一支,说起来是很小的事情,做起来却无比繁琐。

    宗人府的玉牒有着非常严格的管理流程,先要将玉牒请出来:肃顺还是第一次瞻仰作为宗室家谱的玉牒,红绫封面,蓝绫包角,一翻开是分朱墨两色??现存用朱,已殁施墨

    找到道光三十年所记录的一本,找到自己爵名之下,是三等辅国将军肃顺,名下写着‘两子’,长子叫徽善,次子叫承善??就是要过继给端华的孩子。在承善名字的下面,记载着出生年月日和生母,媵妾刘氏,内务府护军营马兵刘奎之女的字样。

    因为要过继给端华,便要整页抽换,除了肃顺和奕?之外,另有宗人府差役在旁看着,由一个汉人府丞取出一张空白的,印有朱红格的空白玉牒,把孩子的名字,生母姓名,出生年月,等等资料一概填齐,又在后面特别注明一句:“奉旨将承善过继于四房。”端华大排行行四。

    一切准备停当,又将这一页填好的玉牒加入端华一支的玉牒,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今日到场主持其事的,三个人倒有一对儿半都是不会读书的,奕?本来想掉几句文,向端华庆贺一番,想了半天,怎么也想不出来合适的说话,只好嘿嘿一笑,向端华拱拱手;“王爷,承善这孩子我见过,年少聪颖,要不然,皇上也不会让肃六儿割爱不是?你们兄弟两个亲上加亲,可算是大大的美事啊。”

    端华笑着拱拱手,“多承王爷贵言。”他说:“这都是皇上天恩浩荡。奴才本来算过命,说我命里有两子,上一年载?自招罪衍,我还想,是不是算命的不准?今天看来,是应在这件事上了。”

    “正好”奕?忽然高兴起来,“不如就在下月十一吧,在王爷府里摆上三天的堂会,一来给王爷祝寿,二来,趁机热闹热闹之余,也好叩谢天恩?”

    端华和肃顺目瞪口呆,‘叩谢天恩’是何等重大之事,在奕?的口中居然屈居‘其二’?可见其人荒诞不经,一至于斯要是给皇上听见了,不知道又会挨一番怎样的排头哩

    当下诺诺应承下来,约定到时候一定下帖子请他过府一叙,众人这才拱手而别。

    端华心中另外有事,找了个由头,随着弟弟一同到他府上,落坐之后,倒像是伯颜讷谟祜那般的很有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有什么话不好出口一样。

    肃顺看出来了,呲牙一乐:“大哥,是不是为了五爷的话犯愁?”

    “不瞒兄弟,载?这个畜生,真真是恨死我了”端华也真是有恼火的事情,载?被祸之惨,宗室少见,除了仍旧给端华保留了一个王爷的空名头之外,其他府里的一切,都给朝廷抄没一空。

    经过查抄,历朝历代皇帝赏赐给郑王府的珍玩器物被重新登录在册、交还大内的时候,皇帝亲临验过之后认为,历年赏赍之物,均已残破不堪,可见郑亲王全无人心,于先皇赏赐之物毫不重视,最后的处置是,以嘉庆朝为期,之前的因为时间过于久远,难免失却本来模样,嘉庆朝以后的恩赏之物,让郑亲王分五年之期,如数退赔

    这种御用之物的造价从来不菲,内务府更加的有意落井下石,把所有物品罗列了一张清单,只是退赔的银子,就要有一百七十万余两之多

    这么多的钱端华如何赔得起?而且他人在宗人府内,每年一万八千两的俸米银子除了要维持一家用度,还要给那些平日里根本看不上眼的差役们上下打点,根本就入不敷出,幸好有肃顺在一旁帮衬一二,才得以勉强度日。

    这一次奕?所说,本是无心之语,不过身为奴才的,蒙皇上如此天恩,旗下人家的规矩又大,每逢这样的喜事,自来也是要大大的热闹一番。想及自己担着个王爷的虚名,却连每一桌三碟六碗的鱼情也不好概而论之。皇上的脾气谁也摸不透,也可能早上起来脾气还好好的呢,过了一会儿就变坏了;又有那种刚才还龙颜震怒,突然之间化作光风霁月??这样是事情,谁说得准呢?”

    惠祥无奈,只好顺着他的话问道,“那,什么人知道皇上这会儿的心情是好是坏呢?”

    “这就要问皇上身边的人了。”肃顺眨眨眼,一副为人筹谋,不遗余力的样子:“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名叫六福,世子可知道?”

    “我知道,怎么了?”

    “诶若是问旁人,无异问道于盲,只有问六福。才能知晓其中。”

    “那,就请肃大人代为询问吧?等到哪一天皇上的心情好了,就请大人从旁建言一二吧?”

    肃顺和端华目瞪口呆,不知道惠祥是真傻还是装蒜。其实这也怪不得惠祥,自来只有他坐在家中,等着旁人给他送来三节两寿的银子,哪有他向外花钱的机会?这样的话说来振振有词,竟像是应当责份的一般

    端华在一边干咳了一声,接过了话题,“世子,若说能够帮得上公爷的,我和我这个兄弟没有不肯尽力的,只是,太监大多爱财……”

    惠祥呆了片刻,终于给这句话点醒了:“啊我明白了。不知道要多少话费,可供打点之用?”

    肃顺一笑,“也不用很多,三数。”

    “三千两?”

    肃顺给端华使了个眼色,制止他将欲出口的话,笑着摇摇头,“世子说笑了。区区三千两之数,便是肃顺代为孝敬公爷,又有何不可?”

    “哦,这样说来的话,是三万两?”

    “世子啊,不瞒你说,这三万两能不能成事,还要看人家肯不肯赏收呢”

    惠祥不以为然,“笑话一介阉奴,大爷给他银子花,还有什么赏收不赏收的?”

    肃顺心中冷笑,好小子就冲你这句话,我要是不让你倒霉,我就不是郑亲王之后“当然,公爷世子给他们赏赐,那是他不知道修了几辈子修来的。”话锋一转,他又说,“不过,世子,宫中这些奴才,本性最是贪酷,而且,常在皇上身边服侍,有些话,还得靠他们进言,所以,也不好得罪过甚啊。”

    一番话说得适得其反,惠祥起身告辞:“不就是三万两银子吗?改日我让府里的下人给你送过府来,到时候,我听你的信儿。”

    肃顺和端华向外送了几步,转身又回到堂上,端华还不解其故,一个劲的埋怨:“老六,刚才你不是说二十万两的吗,怎么改成三万两了?这凭空少了这么多……”

    “大哥,你慌什么?看惠祥一副败家子的德行,二十万,嘿二十万就够了吗?”

    “老六,你是说?”

    “大哥就擎好儿吧”

    过了两天,肃顺找了个由头进宫,和皇上就宗人府修玉牒的差事随便的奏答了几句,临走的时候,给皇上身边伺候着的六福使了个眼色,这才碰头出来。

    六福知道肃顺有话想和自己说,找了个空闲,吩咐下面的小太监用心伺候,自己到敬事房取了准许出宫的牌票??他是皇上身前得用的太监,权势极大,谁也不敢招惹??昂然而出,到了肃顺的府上。

    六福在这一年中,从肃顺这里可没有少拿好处。这有两个原因,一则是肃顺有意拉拢,经常有孝敬送上,虽然用人正事上六福不敢进言??皇帝在此事上规矩极大,但凡有人敢于在自己面前说一些不当说的话,就立刻传慎刑司,拉下去活活打死

    不过在旁边说一点无关紧要的话,总还是不打紧的,诸如肃大人最近又进了什么新鲜物什,讨后宫几位主子娘娘高兴啦,肃顺在外面又传出什么好玩的趣闻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日子久了,皇帝的耳朵中灌满了肃顺踏实肯干,有任事之能的传言,也就顾忌不到传话者的初衷为何,信而有征了。

    二来,自从皇太后驾崩,肃顺以帮办皇太后梓宫还京之事复起以来,皇帝叠加提拔,除了内务府大臣的职衔以外,又兼有兵部侍郎、御前大臣,宗人府左宗正等杂七杂八的各项差事。而每一次朝命下达,都是由六福到他府上去传旨的。

    皇帝知道,太监大多爱财,每一次去传旨,少不得几十、上百两的赏赐银子,这样的事情他想管也管不来,只好由他去了。

    bk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