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清山变 > 第19节 为大臣者(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9节

    为大臣者(1)

    到了第二天他才知道,原来,肃顺经由那个饭庄的伙计知会,不敢再大索全城,但心中究竟放心不下:皇上在江宁城中人地两生,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可怎么得了?

    认真的想了想他可能去的所在,给肃顺想到了。原来,昨天他出去安排行程,本就有到秦淮河边探幽访美,他知道皇上喜欢热闹,脱离了自己的扈从,也一定是到那里去了,带着额里汗几个到河边寻找,果然,听见他熟悉的天津口音。

    一开始的时候,肃顺还想着就在暗中派人保护,但后来看到他居然要登船闯关,等到入了船舱,内中情形不明,心中大急,这才跑了出来。

    皇帝听他奏答一番,满意的点点头,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事情:“对了,朕前日在行辕之中散步,听墙外似乎有尼庵中做晚课的声音,你可知道?”

    “这,奴才知道。”肃顺碰头答说:“和行辕一墙之隔,本是前明万历朝大学士王锡爵的赐邸,多年以下,早已经不知道更换过多少主人,此番皇上驻跸在瞻园行辕,奴才本来有意将宅子腾空,后来想想,皇上爱民如子,忧民之伤,又怎么愿意奴才做此等惊扰太过的举动呢?当下派人多番巡视,不过却并未让其腾空府邸了。”

    “嗯,这件事你做得对。便如同当年朕到天津去,胡林翼所作的那般,若是为朕一人,使百姓不得安生,朕心也大为不忍。”

    “皇上圣明。”肃顺碰头答说:“不过,据奴才所知,这一家人生恐府中有杂乱之声,惊扰了圣驾,故而都主动避让到城外去了。”

    “不会啊。朕前天才听到他府中的家庵中有诵经之声的呢!怎么会都到城外去了呢?”

    肃顺疑惑的摇摇头,“这个,奴才不知。”他装出一副很恼怒的样子,说:“太狡猾了,居然敢哄骗官府!请皇上放心,奴才下去之后,即刻传召江宁府衙、并上元县,派人到这间府邸里去,把那几个留下来的尼姑,统统赶走。”

    “算了,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等俗人,还是不要惊扰的好。”

    肃顺一边含含糊糊的应承着,一边大动脑筋,怎么样让皇上对这几个尼姑提起兴趣来呢?若是直接挑明了说,只怕圣心不喜,若是不说,桂良和自己多方准备,岂不是落到了空处?

    正在琢磨间,六福从寝宫外进来:“皇上,两江治下的各省官员,已经等候在外了。”

    皇帝点点头,拿起朝冠戴在头上:“走,见一见他们。肃顺,你在想什么呢?”

    “哦,奴才走神了。”肃顺赶忙起身,弯着腰,踩着碎步,跟了上来。

    进到本来是瞻园王府中的银安殿改成的朝堂,皇帝升座:“传吧。”

    六福打起门帘,军机处为首、桂良、黄宗汉、王植、蒋文庆、灵桂、王有龄、向荣、还有十余位各省各路的道台,跪满一地:“臣等,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朕这一次到江宁来,本来是想昨天就召见两江治下的列位臣工的,不过延后了一天,改为先召见郑若增、曹德政等人,尔等可知,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吗?”

    桂良碰头答说:“皇上天纵之君。智深若海,奴才不敢悬揣圣意。”

    “你们这些人啊,品流不同,不可概而论之。便如桂良、灵桂吧,都是朕的奴才;黄宗汉、王植之流呢?都是饱读圣贤之书,心中常常记挂君父。故而朕不要说是晚召见几天,就是此番南巡,朕一个也不见,料想尔等也必不会心存腹诽的,是不是?”大风小说

    “皇上圣明。臣等幼承庭训,忠君爱父,乃是臣子本意,焉敢有腹诽之念?”

    “这就是了。”皇帝继续说道:“而郑若增、罗九、曹德政之流就不同了,彼等人出身草莽,虽是往来之际,全以义字为立身之本,然于朕躬,想来不会有尔等这般的忠阃。此是其一;铁路大工,关系千秋诞不经的齐东野语为颟顸办差的借口——做得很是不错啊。”

    “臣只是尽人臣的本分而已。”

    “本分?怎么,拆毁苏州所属各地的淫祠,也是你松江道的本分吗?”皇帝心情非常好,语带调笑的说道。说的是彭玉麟当年刚刚履任松江道时候的一次壮举。

    ************************

    说起彭玉麟,着实是值得敬佩和同情的一员,他是湖南衡阳人,却出生在安徽安庆。他的父亲彭鸣九,在原籍受族人欺侮,只身流浪江南,以卖字为生,积了几个钱,捐了个佐杂官儿,选补为安徽怀宁三桥镇的巡检,后来调任合肥。巡检管捕盗贼,彭鸣九当差极其勤奋,深得县大老爷的赏识,把女儿许了给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就是彭玉麟。

    彭玉麟从小住在安庆城内黄家山的外婆家。不久王大老爷死在任上,他是绍兴人,因为身后萧条,眷属无力还乡,便流落在安庆。王大老爷有个儿子,就是彭玉麟的舅舅,由于是绍兴人的缘故,便在安徽游幕。

    彭玉麟的外祖母,有个养女,年龄跟彭玉麟相仿佛,名为姨母,实际上是青梅竹马的伴侣。他这位名义上的姨母,小字竹宾,性好梅花,跟彭玉麟‘窗下厮磨’、‘灯前笑语’,早已‘生许相依’,无奈名分有关,彼此都不敢吐露心事,所以‘一道花墙万古愁’。

    在彭玉麟十七岁那年,祖母病故,彭鸣九报了丁忧,携眷过洞庭湖回衡阳。不久,彭鸣九也一病而亡。彭玉麟以长子的身分,负起一家的生计,做过当铺的伙计,又在营里当司书,境遇极其艰苦。到了十二年以后,也就是道光二十三年,他的在安徽游幕的舅舅也死了,没有儿子,又穷得无以为生,彭玉麟接到消息,悉索敝赋地凑了一笔盘费,派他的弟弟到安庆,把他那位年将九旬的外祖母和已近三十,贫而未字的竹宾姨母,接到衡阳。当时他有四首七绝哭舅舅,说是‘阿姨未字阿婆老,忍使流离在异乡’,这也就是所谓‘皖水分襟十二年,潇湘重聚晚晴天’的由来。可是在彭玉麟已是‘还君明珠双泪垂’,因为早已娶妻生子了。

    彭玉麟的妻子姓邹,这位邹氏夫人,除却忠厚老实以外,一无可取,朴拙不善家务,难得婆婆的欢心。至于彭玉麟虽是寒士,但诗酒清狂,颇有名士派头,娶妻如此,闺房之中,自无乐趣可言,所以生下一个儿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上有了交代,夫妻便不同房。

    到咸丰初年,彭玉麟的母亲一死,更是从此连面都不见。而那位姨氏,不愧取义岁寒三友的‘竹宾’其名,玉骨姗姗,清如梅萼,绣余吟咏,亦颇楚楚可观。如果跟彭玉麟相配,也可说是神仙眷属,怎奈血统无涉,名分所关,一关名分,便关名教,这是个解不开的结,真正‘乾坤无地可埋愁’!

    过了两年,九十岁的老外婆,死在衡阳,竹宾姨氏也随即出嫁,不料嫁后即死——死于难产。从此彭玉麟只以画梅抒写怀抱,和泪泼墨,一往情深,那些迷离恍惚的诗句,到底是写纸上梅花,还是梦中竹宾,有时连他自己都不分明。

    不到两年的时间,松江道下属各地,给他整治得河清海晏,人心向善,污糟之气,一扫而空。而他最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事,就是彻底捣毁了治下一些地方存有了数百年的淫祠。

    在苏州一带的地方,百姓好吃河豚,打马吊(就是麻将牌),还有一个就是敬奉五通神——尤其是以后者,最是伤风败俗,招引游蜂浪蝶的败行

    彭玉麟到任之后,开始走访,半个月时间下来,已经给他摸清了情况,吃河豚和打马吊还罢了,前者是以个人轻生而博口舌之欲,与人无尤、与人无害,马吊也还算能够接受,只有一个妇女入寺庙烧香,实在便是冶游——所谓伤风败俗,就是于此而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