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清山变 > 第105节 成祥办差(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05节成祥办差(2)

    行礼之后,沈桂芬态度很和蔼,道了乏,请他落座,又命人将本省织造的隆文叫来,把经过说明,隆文早已经得到朝廷的谕旨,知晓事情的经过,承办两万件小棉袄不是问题,相反的,他希望能够把这四万件的棉袄全数拿过来,交由自己的衙门来做,才是最好。这其中有一个缘由——。

    皇帝登基之后,为恩赏自己的舅舅文端,降了一道旨意,命其以苏州织造,轮管淮盐,但为人君父者,不好开口,便由载铨奏陈,上了一份条陈。皇帝点头,但觉得若是只赏给舅舅,未免留人口实,于是御笔轻摇,也赏了隆文这份差事——隆文是满洲正红旗下,他和咸丰二年崩于热河行宫的康慈皇太后有姻亲,因为这样的一层关系,皇帝故念旧情,让他在织造衙门的位子上一坐十年,可称是难得的恩遇了。

    诏旨颁下,隆文和文端上表谢恩,又奏请皇帝批准,将两淮盐差的余银之中,拨出贰拾壹万两分解两处织造衙门,每处每年各得十万五千两,原本应该向藩库支领的这笔款子,自然也就省下了。

    咸丰四年之后,皇帝降旨,以国用日蹙,民生凋敝为由,开始裁减应制缎匹,供应既然减少,衙门中的办事经费自然也要减少,而两淮盐运御史衙门,仍旧是按照原数照解,其中对方差额,由织造衙门转缴。咸丰七年之前,已经料理清楚,但这四年多的时间,又积下了十五六万的亏空,内务府已经派人催了两年了。

    隆文计无所出,苦恼极了!咸丰十一年的年底,看朝廷在关外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认为皇帝的心情一定很不错,于是上了一份密折,内中说,“……因历年应酬众多,家累不少,致将存剩银两借用,今晓夜思维,无术归还。”唯有,“伏求终始天恩,再赏浒墅关差十年,在正额钱粮之外,愿进银五万两,”此外,每年再拨补亏空三万两千多银子,十年可以补完。

    这份折子皇帝没有驳,但也没有准,留中不发,可见皇帝尚在考虑。便是在这个时候,朝廷命两处衙门办理小棉袄的旨意到省,给隆文看到了一线生机。

    隆文倒未必是想只凭着这几万件小棉袄就能够将亏空填补上,不过若是能够差事办得漂亮,龙心大悦之下,准了自己所请,岂不是胜过如今这样,给内务府的人三天一份公文的追比不休?因此,他几次拜会沈桂芬,求得对方的同意,这一次见成祥的时候,把话题拿了出来。

    成祥没有想到隆文会有这样一问,迟疑了一下他说,“这,恐怕不妥吧?”他说,“不是小侄敢于驳了二位老父执所说,只不过,小侄出京之前,皇上交代得清楚明白,棉袄交两处衙门共同办理,若说只给一家,”他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下去。但言外之意却是很清楚的:将来事情发作开来,这份欺君之罪,谁能当得起?【1】

    【6】

    【6】

    【小】

    【说】

    沈桂芬和隆文自然明白,不过既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自是有所准备,“请你放心,我绝不能让贤父子从中难为。老夫所想的,乃是让利不让名的办法。表面上,还是又令尊承办,暗地将江苏的款子转过来,东西在这里办好,然后再送回江苏,在那里装船北上。不过,也不能全部拿过来,江苏那边自己也要办一部分,才能遮人耳目。”隆文解释了几句,随即说道,“不过,承祖老大人那里,还要请成小兄多多美言几句啊!”

    成祥计算了一番,心中很不以为然,他倒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总之能够将棉袄如数运抵关外军前,自己的功劳就是跑不掉的,但阿玛善奎那个人,怕是不好说话。善奎为人庸碌,但有一节好处,于朝廷交派下来的差事,从来都非常用心,而且新官履任,本想好好报效皇上的恩典,如今来上这么一出,不知道老人家心里会怎么想呢?

    沈桂芬和隆文看他沉吟不语,心中各自思忖,在沈桂芬看来,成祥仗着肃顺的势力,数年间做到内务府主事郎中的高位,实际上也不过皇上面前的弄臣而已,心中实在是不大瞧得起他的,眼见自己和隆文多方恳求,兀自不肯松口,不免行于颜色。枯坐在一边,拿起下人递过来的水烟,吧嗒吧嗒的吸了起来。

    在隆文来说,则是另一份光景,他和所有的旗人一样,都是没有读过很多书的,但识人之明,比诸沈桂芬这样的道学君子,却不知道强了多少,他知道,成祥小小年纪,能够做到如此高位,若不是有趁火打劫的功夫,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及至的,这一会儿的沉吟不语,自然是有所干求。想到这里,他先开口说道,“成小兄是第一次到这江浙之地来吧?”

    “啊,是。”成祥说道。

    “江浙之风,比诸京中,另有不同,贤契初到贵地,不可不做一番观赏。这样吧,由老夫做东,请贤契游览一番,如何?”

    “哪有这样的道理?”成祥立刻说道,“长者为尊,还是由小侄……”

    “等日后老夫到了京中,自然由贤契做东,到了这浙江嘛,贤契就效法前贤东坡先生,说一声‘吾从众’吧。”女子,做佛门弟子打扮,久而久之,一些尼庵也开始了生张熟魏的皮肉生涯。一直到嘉庆朝,四海升平,百业俱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在江南之地愈演愈烈,直到今日

    成祥等他说完,开口问道,“那,敢问老伯,若是小侄要去上一遭,可否?”

    “怎么不可以?当然是可以的。”

    “那,若是小侄想携佛门女子北上,庵中可能准许?”

    “北上?贤契是说,回京吗?”隆文做出一副疑惑的神情,“这,怕是不妥。庵中虽多有各省名士往来其间,但还从来没有过携之出省的呢!”他又问道,“怎么,贤契可有心选一才貌两全者,带回京中,做***添香之用?”

    “不瞒老伯,此番小侄南下,军服一事是皇上交办的,还有一件事,是肃大人交办的。”

    “哦?怎么?肃大人也有娱老之求了吗?”

    成祥很不喜欢隆文这种打蛇随棍上的说话语调,冷冷的瞟了他一眼,缓缓摇头,“不是的。肃大人诚然是有所求,却非是为自家所需,而是为了主子爷。”

    “主子……”隆文大大的吃了一惊,迟疑了片刻,双手抱拳,虚虚一拱,“可是为……这位主子爷?”

    “天下间哪儿还有第二个主子?”

    “是,是,是。是老夫问得糊涂了。”隆文眼睛转了转,心中暗喜。皇帝年少风流,他是知道的,想不到今天能够从成祥口中问出这件事来?若是此事办得妥妥当当,成祥当记首功,而自己,亦当能够蒙君父赏识了吧?一念至此,隆文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想个什么办法,让皇上满意!

    因为存下了这样的心思,隆文再出门去的时候,神情比来的时候就全然是两样了,凭借他在此地的关系和人脉,找到适宜的人选,交成祥送到行宫,简获圣心,料想不在话下!向外走了几步,又站住了脚步,“不对,给皇上献美,总要知道万岁爷的喜好啊?”想到这里,又转了回去。

    问明细情,隆文回转府中,把自己府中的两名清客找了来,一个叫刘开生,一个叫何奇士,又命人把那个有着九品职衔的老吴找来,几个人共同商议。隆文不敢说是为皇上选美,只说是京中贵人,听闻南地多有佳丽,意图选上几个,以为充盈府门之用。而且专门要佛门女弟,问三个人的意见。

    “此事啊,嘉兴湖边倒是有不少尼庵,但还从来不曾听说过有可以带出省籍的呢!”刘开生问道,“东翁,若不是那么亲近的,不如推了吧?这样的事情,事倍而功半,不是那么好做的。”

    隆文苦笑不答,很显然是不大满意。那个叫何奇士的也说,“若是不行的话,不如从秦淮河边,找几个乐户女子,剃去头发……”

    “哦!这可不行。”隆文赶忙说道,“这位主儿眼界高得很,而且阅人多矣,一旦事发,就是极大的祸事了。”

    连着献二策,都给居停大人驳了,刘、何两个沉吟不语,还是老吴,眼前一亮,“大人,小的倒有个办法。”

    “是什么?”

    “不如请活观音帮忙?”

    “哪一个活观音?”

    “雨玉庵的释天明,大人不是也见过的吗?”

    隆文想了想,眼前浮现起一张宜喜宜嗔的俏脸,心中想着,口中问道,“她……我记得她住持的庵中,倒是有不少各省佳丽,不过,若真是看中了,不知道她肯不肯割爱啊?”

    “这等人家,所图的不过量珠之资,只要京中的哪位贵人肯于花钱,还怕她不肯放手吗?”

    隆文闻言,更加无奈的苦笑起来。

    **************************************************

    隆文把和两位清客所议,以及老吴所献的办法如实和成祥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本来呢,此事由老夫代劳也没有不可以,但虑及主子的脾性、喜好,还是要请贤契亲至——总要贤契看过满意之后,方好挑选。”

    “老伯这话就说错了。小侄也只是为主子爷办差,如何说让我满意?”成祥看隆文神色发紧,又似笑非笑的说道,“不过嘛,正如同前几日和老父执所言的那样,第一要人才端整;第二要品貌风流;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定要未曾梳拢过的处子——这一层一定要切切实实的做到,否则,将来出了岔子,隆大人,莫怪小侄言之不预啊。”

    “是,是。这是最最要紧的。”

    成祥很老派的提点了他几句,转而问道,“那,几时到雨玉庵去啊?”

    “全看贤契。只要你有时间,随时都可以、。”

    “那,”成祥离座而起,“择日不如撞日,就是明天吧。办好了这u件差事,我也好早早回行在,到主子爷面前复旨。”说完,他忽然又追了一句,“对了,隆大人,此事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吧?”

    “没有。老夫保证,绝对没有第三人知晓。我府中的清客问及,我也只是说,是京中某位贵人所求。”

    “那就好。”成祥微微一笑,“此事办得好,主子爷高兴,老父执就是富贵逼人来啦!到时候,可不要忘记小侄的功劳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