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140章 秦去疾的第二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里头关系到了钢铁冶炼技术,也关系到加工问题。

    大乾的枪管生产,和当代的其他国家都不一样,其他国家往往是先把铁锻打为铁皮,然后卷成空心铁棍,再继续精加工,最后变成一支枪管。

    然而大乾王朝这边生产的枪管,都是直接钢水浇铸出粗胚,然后直接在机械上,拉出一根空心钢管来再进行精加工,属于一次成型,简单高效质量还好。

    另外还尝试过直接实在钢管里钻孔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成本比较高,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的采用,反正现在这样拉管搞出来的枪管质量也不错,他们也就懒的搞更加复制的钻孔工艺了。

    导致长身管的火炮,一般用钻孔的工艺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也是和当代其他国家目前的生产方式不一样,其他国家生产火炮,普遍是用铸造的方式。

    但是大乾王朝生产的各类加农炮,是先铸造实心粗胚,然后进行钻孔,不过这种工艺因为成本高,所以只应用于长身管炮管上。

    而短身管的散弹炮,往往直接铸造出空心钢管,然后进行精加工,更加简单省事。

    大乾的枪炮生产,因为大量采用机械设备,而且用原料普遍都是目前最先进的钢铁,所以生产出来的枪炮看上去听单薄的,但是质量非常好,威力也大。

    而这种方式,是很难在那些手工作坊里复制起来的。

    蒙古人这些年也没闲着,派遣了诸多探子深入到大乾境内收集各类资料,甚至连小学到中学的各类教材以及各类的科普书籍其实都是找到了,这些书籍一般市面上都有的买,秘密收集不是难事。

    难就难在,就算是有了这些简单的科普资料,他们也很难搞出来,因为中学阶段以及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书籍,普遍都是基础以及理论层面的,而更加高深的知识,一般只有大学里才有。

    至于各类先进技术,更是把控在王室理工学院以及各大企业手里头,那是他们的吃饭家伙,别说泄露给异族了,就算是国内的其他企业也是藏着掖着的。

    蒙古人虽然找到了一些书,但是却没有能够看得懂这些书的人,而真正掌握技术的人就更没有了。

    所以虽然是尝试着仿制,但是却是无法成功,顶多就是手工打造几根枪管和短身管的炮管而已。

    没有技术,没有设备,他们搞不了工业生产,甚至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工匠,他们连手工生产都困难。

    如今,蒙古人从吐蕃人那里找到了一批工匠,这才算是开始真正的尝试进行手工生产枪炮。

    只有机械大规模生产,不好意思,这种生产模式对于他们而言,就跟外星人的技术一样,根本无法效仿。

    不过好说好歹,也是能够手工生产了,数量不多,那就省着用,总比没有好不是。

    手里头握着足以装备上万人的乾械,还开始小规模生产火绳枪和短身管火炮后,林丹汗觉得自己的底气就更足了。

    于是乎,在乾元四年春的时候,林丹汗就是正式决定,准备西征,先把中亚的广大草原给占了再说。

    林丹汗如今是被西边的中亚草原乃至东欧平原给吸引了,那里还有心思和那些讨人厌的南乾蛮子打生打死了,甚至在西北地区,他都是没有心思驻防太多的兵力,不过为了防备南乾蛮子杀出嘉峪关来,他还是把吐蕃人给保留了下来,没有灭他们的国。

    他是想着,让吐蕃人当一当挡箭牌,免的那些该死的南乾蛮子杀出嘉峪关来,阻碍到他的西征大计!

    跑到西域的林丹汗,有着自己的谋划,而在金陵城的楚行,同样也是有着他的计划,不过他的计划和蒙古人没关系。

    既然蒙古人跑到了西域,而且从情报上来说,蒙古人还打算继续西征,那么大乾自然也是懒得搭理他们了,反正只要不来祸害大乾的西北边境,大乾才懒得管这些蒙古人去祸害谁呢

    如今的大乾王朝也是忙着,一方面是要把河套地区和丰州川地区彻底纳入大乾的统治,另外一方面要展开东北扫荡作战计划。

    为此,大乾王朝已经是正式成立了河套府以及丰州府,河套府的范围,乃是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嫡属于陕西省管辖。

    而丰州府,目前的辖区则是大同府以北,阴山以南,东边是河北,该府嫡属于山西省管辖。

    目前上述地区的蒙古人已经是跑光了,而移民到此地的大乾子民太少了,加起来也不足十万人,而且还都是第九兵团的军人以及跟着军人北上的屯垦民兵以及其家眷为主。

    人口太少,那是无法彻底掌控这两个区域的。

    而在这两个府的北边,还有大量的乱七八糟的游牧民族,虽然大乾王朝一直都是大言不惭的说,更北边的地区,也都是属于大乾王朝的领土,但这会毕竟是没有实际控制,所以也还没有设置什么行政机构。

    为了防止北边各种乱七八糟的游牧民族,以及蒙古人遗留在北边的残部,还有东边的蒙古左翼等部落趁机而入,进入河套、丰州两地,大乾王朝也是准备在上述两府大力开发。务,要么是大都督府副使的头衔,爵位是侯爵起步,公爵的也有好几个,但是这就是全部了,继续领兵那是不太可能的了。

    如果他们领兵造反,这大乾陆军里还真找不出几个能够和他们相抗衡的将领来!

    比如陈先?,这个人用兵狡猾如狐,常人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思维。

    当年明军被他耍的团团转,如果有一天他领兵造反,楚行估计也得提心吊胆的,如果派秦去疾这样的将领和陈先?对打,恐怕秦去疾全军覆灭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败的呢

    所以,楚行觉得,李大虎、陈先?这些猛人,还是呆在金陵城里种花养鸟更好一些,顶多就是和李大虎一样,参政议政,从将领变成一个政客。

    至于带兵打仗,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变化,比如说灭国危机之类的,他们是别指望能够带兵打仗了。

    其实楚行本来也是不打算搞什么东北征夷司令部的,但是东北那边的状况比较复杂,没办法,只能是临时搞一把。

    更何况,楚行也是准备借此机会,来整合目前大乾王朝陆军的指挥体系,如今大乾的军就有十七个了,理论上每一个军都复杂一个方向,但是出现协同作战的时候却是更加麻烦。

    而后续随着大乾在南洋、在西域等地区拥兵,势必会出现更大范围的防区,因此在兵团级部队之上,建立更高级别的指挥机构,也是一种必然。

    让军,变成真正的野战军,让更高一级的司令部来取代如今的兵团级别指挥部的职能,这是必然的发展。

    此外,这样还能够安排更多的上将级别的将领。

    当上将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会分摊现有十几个现役上将将领的威望和权势。

    也就是说,上将多了后,这上将也就不值钱了,李大虎和陈先?之流的影响力也就会持续下降。

    虽然以后楚行可能会把元帅的军衔也授予出去,不过肯定是楚行能够彻底分化军队现有几个将领的影响力之后的事。

    到那个时候,元帅军衔,也应该会是一种纯荣誉性质的军衔,顶多就是在将领临近退役的时候授予出去,当成是一种荣誉军衔。

    秦去疾成为了东北征夷司令,也是没有耽误,交接了工作后就是做成了船只直奔辽东而去,他要去接管他的十万大军,并展开东北战役。

    陆军第一海上运输师的快速通讯船上,秦去疾站在甲板上,一边手抚着一尊九斤舰炮,一边要遥望着前方的港口。

    如今他的座舰,已经是在海上奔波了许久,终于是即将抵达盖州,从盖州下船之后,他就会直接奔赴辽东省省城沈阳城。

    该城以前就是辽东地区的战略重镇,不仅仅是军事要塞,也是重要的屯垦区域,大乾收复了辽东地区后,同样也是以此地为在辽东的统治中心,并把辽东省的省城设立在此地,同时从关内地区大量移民到沈阳。

    去沈阳的一路上,秦去疾始终是想着该怎么样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要彻底的征服东北地区,如果单纯的军事征服,那其实很简单,十万大军横扫之下,不管是察哈尔还是朵颜三卫又或者是其他乱七八糟的部落,都是抵挡不住的。

    问题在于,军事征服之后,怎么彻底的肃清当地的蛮夷,给即将大规模到来的移民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

    为此,秦去疾是准备了两条路!

    一方面是纯粹的军事打击,大军北上进行横扫,对敌军的军事力量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而另外一边,则是让后头的预备师跟上,继续进行肃清作战任务。

    要不然的话,大军北上,虽然击败了蛮夷的主力部队,但是这些蛮夷逃散开来后,依旧会严重威胁到大乾的统治,而移民抵达后,也只能是龟缩在有军队驻防的城池要塞,而不能到广阔的原野建立村庄并屯垦。

    他必须确保跟在大军后头进行移民屯垦的移民们的安全,因此虽然前期的军事打击任何很重,但其实更加重要的是后期的肃清任务。

    留下任何一个蛮夷,随时都能威胁到手无寸铁移民们的安全!

    毕竟,屯垦的移民们,虽然有民兵,也装备了火绳枪和刀剑,但是毕竟没有燧发枪没有大炮,遇上蛮夷的弓箭刀剑,危险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肃清任务必须果断而坚决!

    在抵达沈阳城的第一天里,秦去疾在召见几个预计肩负后方肃清任务的预备师师长们,是这么说的:“肃清任务必须果断而坚决,本官不希望有任何一个移民受到蛮夷的侵扰!”

    “秦国公放心,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秦去疾也是大乾王朝里,少数几个公爵之一,虽然他被封为公爵的时候,不少人对此都颇有微词微词,但是谁让他资历实在是老,大乾陆军最早的步兵旅旅长以及师长呢。

    对于下属们的回答,秦去疾还是蛮夷的!

    后续的肃清任务虽然更重要,但是事情过于繁琐,而且也不是他的主要任务,作为统帅,他的任务是带领主力部队,击溃诸多蛮族的军事力量,肃清任务,他也就只能是交给下属去办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