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268章 工业革命的气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上海那边高楼林立,而且工厂高度集中不太一样,广州这边的城区,看不见太多的高楼大厦,至少不会看见一排排七八层高的高楼。

    而且其工厂也是比较分散。

    这和广州早期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早期的广州虽然有商贸区,也有广州工业区,但是早期广州的官员们并没有一股脑的把所有工厂都是放在了工业区里头。

    所以看似出现了东一块西一块的工业区的场面。

    但是这样也有好处,首先就是不会和上海那边一样,出现什么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人家广州在好多地方都是建立了工业区,不仅仅是广州府城番禺地区,连佛山,顺德,乃至其他地方都是有,现在连虎门也是有,连带着还带动了惠州府那边也的发展,不存在什么工业用地供应不足的问题,

    不过这种几乎扁平化的发展模式,其他地方也学不来,因为这是建立在高度密集的铁路网以及公共马车网路上的。

    在还没有火车之前,人家广州这边就已经是搞了一条佛山到广州贸易区的铁路了,比上海那边搞市区的轨道马车早多了。

    当时没有火车怎么运行?

    用马车啊!

    人家广州可是全国范围内最早大规模应用轨道马车的城市,一开始只是在商贸区里里的码头、港口区里应用,然后迅速扩展到城区,甚至成为城际交通的主力。

    在火车实用之前,人家广东就已经是建起来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轨道马车交通网络!

    等到火车可使用后,广东铁路网的建设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围绕着珠三角地区,密密麻麻的都是铁路,不仅仅是广州府城和佛山这些工业重镇,人家连普通小镇都是通火车或者是轨道马车的。

    如果说铁路网(包含火车和轨道马车)只是连接各大工业区和主要的城区线路,那么他们的普通公共马车网路基本是延伸到了城区乃至城郊的每一个角落,别说镇了,就算是城郊的小村子都能坐上公共马车。

    而且火车班次以及公共马车非常的密集,很多人都是住在郊区,然后乘坐火车再换乘轨道马车或者是普通公共马车去上班的。

    尤其是那些士绅们,都是住在乡下的豪宅里,然后通过火车、轨道马车、普通马车往来乡下和城区。

    密集的公共交通网络,也是造就了珠三角这边非常特殊的扁平化发展。

    所以抵达广州后,楚行并没有在广州工业区里看到太大规模的厂区,只能算是中等,远远不如上海北岸开发区的庞大和震撼。

    但是他却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失望,因为他知道,类似这样的工业区,整个广州府至少有十几个,工业人口达到了八十多万人……

    这可是相当恐怖的事!

    除了上海特设县,就没那个城市的工业人口比广州还多了。

    这年头,如果说上海是第一大工业城市,那么广州就是毫无疑问的第二!

    不过呢,工业区的规模和工业人口并不代表着工业产值,因为广州这边的工业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附加值并不算太高,而上海那边则是什么工业都有,重工业和轻工业齐头前进,因为有重工业所以工业附加值要是更高,而且是高得多。

    因此,当代的广州不管是工商业产值还是税收方面,比上海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广州这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准要低。

    基建方面,广州和上海是各有千秋,上海那边几乎铺满了整个城市的水泥路以及大量的高楼让人一看上去就知道是个繁华大都市。

    但是广州这边的话,高楼不多,人家的公共交通网络吊打全球。

    生活水准嘛,大家都是工业城市,半斤八两的,中产和有钱人不算,只说普通人,嗯,都不咋地,一个个都是挣扎在温饱线上,距离一天三餐都是白米饭或者白面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简单视察了广州第一工业区后,楚行没有停下步伐,而是密集的开始了他的视察。

    不得不说,这广州的工业区太分散对于楚行的视察而言,有些麻烦,不像是上海那边,往往在一个工业区里就能完成一天的行程,这里,往往是一天要走好几个工业区

    但是这也是让楚行领略到了广州这边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

    去哪都能坐火车或者轨道公共马车又或者是普通公共马车……

    不管是从广州去香港,还是从贸易区到其他工业去,乃至到附近的普通小镇,都能坐上火车或者轨道马车抵达。

    普通的公共马车就更多了,出门买个菜,哪怕只是几百米的路,都能坐上公共马车去。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车费还便宜的很,因为客运量非常大,摊薄了成本,而且地方每年还拿出资金来补贴,所以乘坐火车或者马车的费用非常的低廉,起步价只有一分钱。

    而按照如今的大乾货币法律,一元等于十角等于一千分,而目前的平均工人工资大体上就是一点五元到两元之间。

    一分钱的起步价,大体上和后世的公交车也差不多了。

    这些年之五十以上的大吨位船只的建造工作,至于三千吨以上的船只,目前更是只有这里才能够建造。

    因为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其他造船厂都还没有三千吨以上的大型造船船坞,江南造船厂投入建设的五千吨乃至八千吨的造船船坞,如今都还在施工呢,其中的一号五千吨船坞,最早也要今年六月份完工投入使用,等到明年,八千吨的船坞才会投入使用。

    而香港鼎盛造船厂呢,已经是有了足足四座五千吨以上的船坞,能够建造最大吨位达到五千吨的巨舰。

    另外还有一座七千吨的船坞已经是完工,可惜的是虽然有了船坞,但是却是没有响应的七千吨巨舰的订单。

    他们的万吨船坞也已经是在施工当中,预计三年内就能够完工。

    三年后,香港鼎盛造船厂将会具备建造万吨巨舰的施工能力。

    之前狐搞的贵阳级战列舰不多不少,刚好是两千八百吨,而不是超过三千吨,也是因为目前除了香港造船厂外,国内的其他造船厂的最大船坞也就三千吨。

    为了加快造舰速度,再加上马六甲级战列舰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革命性的突破,建造马六甲战列舰就是一个应急措施,以维持舰队规莫主。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狐准备过几年玩一票大的,直接造七千吨巨舰!

    现在嘛,是能释省。

    所以综合考虑下,才会有两千八百吨的马六甲战列舰。

    楚行来到香港后,也是看到了正在施工当中的马六甲战列舰的四号舰,左右看了一圈就走了,这玩意实在是没啥特殊的,让楚行提不起兴趣。

    基本上就是江南级战列舰的放大版本,吨位更大了,火炮更多了,航速嘛稍有提升!

    但是也就这样了。

    而且在如今民用商船都是奔着两千多吨,各航运公司的旗舰都是四五千吨的时代里,这两千八百吨的马六甲战列舰说实话,看起来有些幸子气。

    倒是隔壁船坞已经是完工,准备交付的太平洋号客轮让楚行大感兴趣。

    这艘豪华客轮楚行可是影响深刻着呢,因为这船就是楚行自己下令让皇室产业科建造的,当时楚行的想法是让航运公司来承担一部分海上运输的职能。

    和平时期这些豪华客轮自然是商业运营,而到了战争时期,这些大吨位的客轮略微改装一二,立即就能够变身成为运兵船。

    这么一艘太平洋号客轮,战争时期估计能搭载一个混成营进行登陆作战。

    这个混成营将会包括一整个步兵营、至少一个炮兵队、一个辎重队等辅助兵力,人数约为一千五百人,五斤或九斤火炮六门以及相应的马匹、马车、弹药等等。

    如果只是单纯运输人员的话,这艘庞大的太平洋客轮,能够运输至少三千名士兵!

    之前大乾狐登陆马六甲以及后续的尤洋攻略里,登陆锡兰岛和南非等一系列战役里,几乎每一次都是动用了上百艘的各类运输舰。

    别说运输舰了,就算是那些军舰上也是塞满了人或者补给。

    那些船只都是几百吨的小船,运输量非常小,为了保证作战,也只能是动不动就是组织上百艘船只进行运输了。

    如果都是太平洋号客轮这样的大吨位运输船只,运输一整个步兵师登陆作战,二十艘足以!

    说实话,当看到太平洋号客轮的时候,楚行才是真正有了一种置身于工业时代的感觉!

    修长而庞大的船体,而且黑白相配的油漆再配上同样是白色的巨大风帆,让这艘太平洋号客轮看起来赏心悦目。

    而嗡之间的三座高松而巨大的烟囱,也是表明了这艘客轮的动力身份,这是一艘机帆动力的船只。

    巨大的风帆可以让该舰在路途中节省煤炭,以获得更远的航程以及经济性。

    同时该舰一千五百匹马力的动力机组,也是让该舰获得了在纯蒸汽动力下十二节的航速,如果采鳃帆并用,最高航速能够达到十七节。

    当然了,大部分情况下,主动力将会是风帆,同时蒸汽机将会小功率运行,给予辅助动力,让船只的平均航速保持在十二节以上。

    至于让蒸汽机全速运转,实际航行极少会使用用,因为真这么用了,耗煤量太大,船只的纯蒸汽机航程将会大大缩短小说

    仅仅是站在码头上,看着这艘修长优美的客轮,就是能够感受到工业革命时代的芬芳气息!

    登上了太平洋号客轮后,楚行对穿上的奢华装修不敢兴趣,尽管船上的奢华装修成本,占据了整艘船造舰成本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不过楚行依旧没啥兴趣。

    他感兴趣的还是船只本身!

    这艘船,可以说是目前大乾王朝里吨大的船只了。

    哪怕是之前海军最大的战舰河北号战舰,其吨位也不过三千八百吨而已,但是太平洋号客轮,足足有四千五百吨。

    而河北号战舰现在更是因为爆炸事故而被废弃,现在都拆着呢!

    至于在建的最新最大的战舰,更是只有两千八百吨的贵阳级战列舰。

    在吨位这一块上,可以说民用船只已经是走在了军舰前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