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302章 统一有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北美洲的潜力,在大乾对北美洲的掌控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贸然的在当地建设铁路,将会迅速刺激当地的工业发展。

    而北美洲的各种丰富资源,可是非常适合发展工业的。

    铁路是要建的,当地的工业也是要发展的,只不过不是现在。

    按照楚行的计划,至少也要在当地的本土化完成以后,才会进行工业发展的,就和北海省那边一样。

    另外,因为距离实在过远,远距离的通讯问题也需要解决。

    怎么解决,自然是电报!

    大同六年十一月,金陵城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是却已经是寒气袭人。

    前些时候天文台送来一份报告,说是最近十几年来,气温是逐步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是楚行却是知道这是小冰河时期的影响。

    不过楚行对此也是不太担心,大乾的各项基础水利设施已经是比较完善了,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为支撑,区区小冰河时期的气温降低影响不了大乾的稳定。

    披上外套的楚行,带着不少朝廷重臣前往了王室理工学院准备视察电报项目的演示。

    不少重臣接到通知后,对文件上什么电报还搞不懂是什么玩意呢,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重要,竟然引起陛下的亲临视察,而且还带上一大票的军政要员。

    这主要还是电报项目的研发,一直都是处于低调状态,并只对楚行报告,朝臣们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电报项目。

    偶尔听到,也是搞不懂这电报是干嘛用的。

    但是别人不清楚,但是楚行却是清楚的很。

    当大乾研发了高压蒸汽机,继而运用到工厂、火车和轮船上,解决了工业生产以及交通问题后,制约大乾全球化发展的技术难点只剩下一点了,那就是通讯。

    想要统治一个庞大的国家,快速通讯是不可或缺的,纵然现在可以依靠火车和轮船,其公文传输速度已经是比以前快了好几倍,但是这依旧远远不够。

    楚行要的是即时通讯!

    当欧洲或者美洲发生了什么事,他希望金陵城方面第一时间能够获知,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时通过通报向全球范围内的大乾军事力量传递命令。

    比如说美洲,假如以后发展起来了,当地发生什么叛乱的话,有了电报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然后调集部队前往镇压。

    如果没有电报的话,本土方面知道都是好几个月以后了,再做出反应并传递到北美洲,又是几个月,这一来一往,光光是用于通讯的时间就的大半年。

    这么长时间,黄瓜菜都凉了!

    但是如果有了电报,那么一切都不一样了。

    昨天他接到王室理工学院的报告,说是他们的电报项目已经是取得了初步成功,并获得了成功通讯试验后,楚行就是迫不及待的在今天带着大量人马亲自前往视察了。

    而对于陛下的视察,就连主持电报项目的王室理工学院物理系,主攻电磁方面的何盛忠教授、大乾子爵都是有些忐忑的。

    因为在五年前陛下让他召集人手研发电报系统的时候就已经是承诺过,只要他把电报系统搞出来,就封他一个伯爵,就近封地。

    正是因为这份承诺,这五年来他几乎天天带着手底下的数十名学生废寝忘食的搞电报。

    而昨天的第一次测试中,他的电报项目终于是成功了。

    当报告上去后,陛下立即就是表示,要亲自观看电报演示。

    现在,陛下来了!

    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的校区位于金陵城老城区,在皇宫的西北方向,该校区南部,就是工部衙门,左右两侧,也是京畿衙门机构。

    也就是说,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的校区,其实是位于金陵城里最内层,周围都是京畿衙门,再远一些就是皇宫。

    从地理位置上也是能够看得出来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的重要性。

    要知道哪怕是国子监大学和金陵大学这两所大学,虽然一开始的老校区还是在城内,但是也已经是陆续搬迁到了西城区。

    这是因为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从来都不是一所纯粹的高等院校,这从里面的学生全都是有品级的就可以看到的出来。

    楚行对该校的定义,其实就是一所超大型的官方研发机构,里面的师生们其实就是科研人员。

    倾国之力打造的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通过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超级天才,再加上雄厚的研发资金支持,目前该校已经是拥有了总数千人的师资研发团队。

    这一千多人里,有大约八十多人获得了正教授的称号,两百多人获得了副教授的称号,剩下的大几百人则是研究生。

    这三百多名正副教授,再加上将近千名研究生,一共组成了大乾王朝最为顶级的科研力量。

    为了培养这一千多人,大乾王朝可谓是下了大力气的,给予最丰厚的待遇,同时也是给予最大的期待。

    而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也是没有辜负楚行的期待,他们领头成功研发了蒸汽机、各种机械设备、开创了现代医学,至于物理和化学、材料等基础学

    畿就成为商部左侍郎,这还是让人有些意外的

    回京任职后,赵进很低调,这一年来基本没有冒头,不像是在地方任职的时候一样,三天两头就搞事。

    没办法,不低调不行,金陵城高官多着呢,他赵进虽然是商部左侍郎了,但是在金陵城也不算什么。

    至少,他现在连值房都没有进去呢。

    赵进在地方多年,眼界是够宽阔的,几千吨的巨舰他都看过众多,并且坦然置之,但是眼前的这个电报,他是真心看不懂。

    没办法,早年他读的是四书五经,后来虽然也看了些新学,但是也没看几年,后面一直从政,研究的都是如何升官的技巧,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了解什么最新的科学研究。

    而电学研究在大乾里,自然是属于最先进的研究了,目前除了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外,其他地方基本找不上什么像样的电学人才,也就是各所大学的教授们多少还知道一些。

    前两年说要建造七千吨巨舰广东号,并采用电推的方式来推动炮塔,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是设计出来了方案,但是最后发现,全国范围内愣是没能找到可以生产发电机、电动机的厂商。

    最后还是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的师生们亲自出马,带着一大票工人在实验室里手工捣鼓出来了一套样品出来,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才是让江南武器公司那边能够生产发动机和电动机。

    赵进不知道什么是电报很正常,其他人也是如此,而何盛忠教授也不在意,因为他知道,陛下是知道的。

    嗯,太子也是知道的。

    这个太子也是经常来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参观的。

    为何,因为拳头大才是老大!”

    如今这年头的拳头是什么?

    有人有炮!

    而这些都依赖什么?

    依赖于生产力。

    而怎么提高生产力。

    科学技术!

    虽然看似弯弯绕绕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年前楚行就跟他说过:大乾帝国皇室理工学院的价值超过百万大军!

    如此重要的地方,他自然是会经常过来看!

    这看得多了,再加上太子好歹也是读过王室青年军校,然后又是读了国子监大学的人,虽然他学的更多的都是历史经济政治这些鬼东西,对理科不甚精通,但是基础的东西还是知道的。

    而对于何盛忠而言,陛下和太子等少数几个人知道电报的重要性,这就已经足够了。

    解说了一番后,何盛忠就是亲自带着人开始操作起来,准备进行第一次电报收发测试!

    而楚行也是饶有兴趣的写下了几个字,让何盛忠发出去,充当第一次电报的实际测试。

    当何盛忠亲自发报的时候隔壁的一间房间里,几个人也是对着电报的收报机进行抄写着,然后翻译,紧接着拿着一纸电文送到了大厅里。

    楚行看了眼,正是自己写下的那几个字:“你好,世界!”

    当楚行看到手中的电文写着这四个字的时候,露出了微笑!

    整个过程看似平淡,似乎也只间隔了一堵墙而已,但是楚行却是知道,这个信号已经是在外头绕了十公里!

    而这一次的成功测试,也意味着后续大乾可以直接建设大规模的电报网络,不仅仅是十公里,而是上百甚至上千公里的电报线路。

    以后的信息传递,将会成为即时通讯!

    好吧,说是即时通讯有点过分了,毕竟电报的翻译和拍发也需要时间。

    但是对比以往依靠火车、轮船、马匹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是跨时代的进步!

    如果后续继续发展,能够铺设海底电缆的话,那么美洲那边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能够传递到大乾本土来。

    这对于大乾的全球统治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的。

    楚行把电文传递给太子,然后太子看过后又是给其他众人看,此时楚行道:“众位爱卿,觉得这电报如何?”

    能够身居大乾高层的就没一个是傻蛋,虽然很多人连电磁学都搞不懂是什么玩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看出来电报的重要性。

    已经年迈的李宗为当即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古有神仙之千里眼顺风耳,今有我大乾电报可瞬息万里,实乃大乾神器也!”

    “大乾有此神器,全球一统在望,万世可期!”

    说罢,他停顿了下,深呼了口气,然后用坚定无比的语气继续道:“这,都是陛下的功劳,没有陛下支持科学发展,就没有如此神器,大乾有陛下,天下黎民有陛下,实乃三生之幸!”

    李宗为说话的时候,其他的军政要员们很自觉的闭上了嘴巴,虽然大家都是吹捧的好手,但是能够和李宗为只要能够随时随地都能吹捧,而且吹捧起来如此不要脸的,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等李宗为说完后,其他人也是组织好了语言陆续跟上,说什么陛下你太牛逼了,电报这个东西都能够搞出来。

    就连何盛忠教授自己,虽然有着科学家的矜持,但是却也是说,没有陛下的指点和关怀,他们就算是再努力个百八十年的,也是搞不出来电报来的。

    他说的是一半事实一半吹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