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三百一十六章 知识强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楚行之所以可以大张旗鼓的扩张,还要感谢四位大善人。

    这四位大善人分别是首善武之文,此外便是扬威、孙元化、叶文豪。

    正是这四大善人孜孜不倦的围剿救民军,才给救民军提供了充足的兵员。

    要知道,这么多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真的让救民军去民间筛选也是需要时间的,结果武之文他们,直接抓壮丁,就都给抓过来了。

    根据负责管理俘虏的李宗为统计,经过他们孵化,他们起码可以从俘虏之中,挑选出一万余人来,哪怕是有话一番之后,他也有信心,拉出一支六千人左右的优质兵员队伍。

    至于剩下的俘虏,则因为各种原因,送到工厂,亦或是治安军、乡勇。

    毕竟不是谁都愿意打仗,也不是谁都适合打仗。

    挑选出来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武之文募集的士兵,以及孙元化支持的士兵,此外便是狼兵,这些人都经过了长久的训练,不能白白浪费了。

    所以楚行预估,在不久的未来,救民军的兵力应该会在四万到五万之间。

    要长期维系一支总兵员将近五万人的部队,说实话凭借青州府自己家肯定是不够的,不仅仅是钱粮的问题,甚至兵员的问题,都得不到保证。

    虽然整个青州府的人口不少,但是这么多士兵,会让民间丧失掉大量的劳动力。而起楚行早就有所打算,那就是武之文征召的青壮和一些年老的卫所士兵,是要送回乡里的。

    如今青州府是他的了,他可不能看着人家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连个耕田的人都没有,那是造孽。

    要知道,青州府这两年连绵不断的大战,朝廷其实没什么具体损失,真正损失的是那些战死了青壮的家庭。

    因为成年壮劳力的丧失,会连累一大家子,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最后活活死在乡里。

    这便是为何,诗人总是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楚行虽然如今已经练就了铁石心肠,但是也不会看着那么多百姓受苦受难。

    毕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他还是知道,什么叫做民心似海的。

    而且,强扭的瓜也不是特别甜。

    救民军到目前主体还是募兵,不是每个贫寒子弟都愿意来当兵的,而不是每个人来当兵救民军都要的。

    之前的救民军之所以能够维持这么大的规模,那是把辖区内的村镇给搜刮了一干二净,而且很多救民军士兵也不都是招募而来的,他们一部分本来就是土匪,有一部分则是明军俘虏。

    如今救民军虽然占据了青州府,但是实际上的控制范围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想要一下子搞这么大规模的扩军,其难度其实并不小。

    为了解决兵员问题,楚行再一次加大了招募新兵的条件,提高了安家费的数额,同时也是筹备着给士兵提高薪资。

    为此,楚行是让兵部那边根据如今的物价以及大乾王国自身的财力,制定一个军队的薪饷制度,楚行给的指导意见就是:宁可本王苦一苦,但是绝对不能苦了士兵。

    此外,救民军还要保证其根本优势,来咱们救民军不是有钱拿那么简单,咱们还管饭,能吃饱,家里还分你几亩地。

    让一个士兵敞开了吃,这每个月的花费就不小,如果把伙食都折算为银子的话,那么救民军的士兵薪饷是绝度要高于明军的募兵许多许多。

    更不要说还有田地免费发放呢!

    但是户部那边苦着脸对楚行说,哪怕是现行的模式,咱们的财政体系都濒临崩盘了,再加码,咱们大乾王朝很有可能会撑不住的小】

    【说】

    而且,赛八仙也隐晦的提出,救民军养一个士兵的成本,都快赶上大明四五个了,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才是一万多人,大家的日子就已经过不下去了,真的扩充到四五万,这日子绝对没发过下去了。

    楚行思索了许久,最后还是打消了涨薪的念头,没办法,眼下根本不是苦一苦自己的事儿。

    早些年,大家都在山沟沟里,老弱妇孺省下两口饭,士兵就能吃饱。现在可不行了。

    那可是数万大军的口粮。

    除非自己跟崇祯皇帝过得一样舒服,有庞大的后宫需要养活。

    当然,他也强调,不论怎么缺钱,士兵的饷小旗、总旗这两个最基层,同时需求量也是最大的军官。

    虽然说大都督府那边每天都在招募读书人从军担任军官,讲武堂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但是依旧是无法短时间内满足救民军的庞大军官需求。

    对此楚行是批示大都督府那边儿,让他们从优秀士官中选拔人才任命为基层军官,基层军官嘛,又不是非得要断文识字才可以的,再说了,就算是文盲但是也可以让他们当了军官后学习文化啊,刚好趁机恢复一下夜校和识字班。

    本来楚行都是打算在军队里开设扫盲班了,试图把军队里的识字率提升上去,提升上去自然不是为了让他们更能打仗,实际上是文盲还是读书识字,对于普通士兵而言区别不大,都是听命令行事的炮灰而已,但是这件事情一直没有办起来,因为救民军一直处于大战之中,读书人也十分稀缺。

    不过楚行一直有一项属于自己的后期计划,那就是等到部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后,要从内部大量培养基层军官。

    这年头的识字率太低,想要招募现成的读书人就读讲武堂,然后培养为军官,难度相当大,因为投靠大乾的读书人本来就少,而且大多都是奔着来当文官的,少有愿意从军的,招募读书人从军困难,还不如直接从士兵当中培养呢。大风小说

    此外,这些断文识字的士兵不仅仅可以成为潜在的军官,而且以后等他们退役之后,到了地方上就能够胜任众多基层政府的职务了。

    而这才是楚行一直想要在军中开设大规模的扫盲班的主要理由,

    这些军中退役的转业公务员,将会成为大乾王国最坚实的基层统治核心。

    只要这些退役军人还活着,那么大乾王国的统治根基都是坚实的,不用担心出现无法控制基层的事。

    所以大规模的扫盲班是必须开设的,不能再跟之前一样,靠着思想教官小打小闹。

    而且还是在全军范围内开始,每一个士兵都需要参加!

    如果只是为了培养军官的话,说实话他的扫盲班只针对刚提拔起来的不识字军官就行了,没有必要在全军施行。

    既然全军施行了,为的就是等以后这些军人退役转业后,回到地方上成为大乾王国的坚定支持者,并带动普通民众支持大乾王国。

    实际上,目前大乾王国就已经是利用退役退军维持基层统治了,村镇级别的官员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退役军人,之前为了建立镇、村级别的行政中心,救民军可是特意转业了众多现役军人去担任各镇的教官。

    不过在高级官员上就比较少了,因为那是文官的地盘,内阁那边筹办的三县衙门,高级官员的位置一共也没几个,内阁那边自己都嫌少呢,哪有多余的位置让给军方的转业军人了,因此目前军方的转业军人,一般是局限在镇、村这两个级别。

    断文识字的军人,不仅仅是未来救民军战斗力的保障,更是未来大乾王国对基层统治的核心支柱,因此楚行自然是不会怠慢的。

    既然已经给提干的文盲军官开设了扫盲班,楚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扫盲班的规模扩大化,反正一个老师教二三十个人也是教,五六十个人也是教。

    所以当部队开始招募新兵扩张,出现大量文盲军官的时候,救民军的扫盲班也是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扫盲班里的老师自然不是什么正规老师,甚至连读书人都算不上,他们都是军队里本身识字的一些人,有军官,有文书,偶尔也从内阁那边抽调几个人过去。

    不要求你掌握什么高深知识,只要你能够断文识字,能够给人启蒙就足够了。

    而扫盲班的规模也不再是和以前那样零散的,而是以部队编制为组织直接授课,这一讲课,那可都是半个队甚至一个百户所的规模。

    好在扫盲班教授的课程都很简单,就是简单的识字以及数学,此外看老师的个人能力,能力强的还会说一点天文地理的常识什么的,如果他自身都是个半吊子,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在扫盲班里教授太多了。

    但是这并不重要,这扫盲班只是最基础的识字和数学课程而已,如果后续想要继续学,还有一个讲武堂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