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六百六十章 加强团野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副业在?m山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其部也损失惨重。

    后其嫡系部队,经过整编,缩编为一个加强团,大约在两千人左右,大都府为程副业的部队,奏请称号,意图编为猛虎团。

    毕竟程副业以弱旅对抗朱大典的铁骑,不论是战术,还是执行力都颇为亮眼。

    大都府在经过研判之后,一致认为当破格重赏,这也是大乾国主楚行认可的。

    不过却被程副业拒绝了,程副业觉得如果只是一个团的称号,没有什么意义,他希望他的嫡系兵马,有朝一日能扩编为旅或者师,再获得称号。

    大乾国主楚行,对于对于程副业的想法非常赞赏,自然允诺了程副业的想法,并许诺:只要程副业以及其嫡系兵马,在战场上获取足够的军功,其部下的加强团,就可以晋升为旅,并获取称号。

    当然这也意味着,程副业获取了旅长,晋升为将军的门票。

    而程副业手下的将士,也势必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晋升空间以及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此时,程副业的加强团,在前线指挥官的指挥下,陆续展开,兵马开始布置在标准不过的横阵,团属火炮也都就位,散兵在阵列前游弋,就静静地侯着那嘈杂的人群涌来。

    程副业对于战场,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并未使用大乾一贯的军阵阵型,而是因地制宜,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实力。

    望台之上,红娘子手里拿着千里眼,仔细瞧着眼前的情况。

    下意识地捏紧了拳头,她还是第一次亲见这般大规模的野战,眼见程副业那薄薄队形,就要迎上当面的汹涌浪潮,她甚至都想下令其他预备队赶紧填上去。

    这也是白莲教之前造反时候的惯用战术,靠人山人海为战。

    可这一次,她没有下达任何指令,因为论打仗,她真的很外行。

    当初为何见到楚行的拉胯军队的时候,红娘子毫不犹豫的选择让手下投降?

    为何红娘子一直支模与造反,却又从未成功过?

    实在是红娘子自己的军事指挥实力,真的是一般般。

    先前李岩在追求她时,苦劝无果,吃了很多苦头,可到如今红娘子入了大乾,再也没有人惯着她了。

    因为大乾一路风风雨雨的走过来,早就成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军队。

    如果一道不专业的命令,轻易发不出去,那简直是笑话。

    别看红娘子不仅武艺精湛,火枪也玩得很转,还懂细到哨目的基础科目,甚至在战场上,她也是那种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狠人。

    但更高层次的战术指挥,那都是楚行带着参谋司一步步从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即便有教材,不从基层指挥官做起,也是两眼茫然。

    为何很长一段时间内,刘青山、孙玉秀等人不得不沉寂下去,真的是因为大乾救民军在飞速变革,他们这些老人的知识储备和战场指挥能力已经不足以应对了。

    而陈二牛即便是不如人意,楚行也不得不重用,一是欣赏,觉得他有上升空间,二来真的是手下无人可用,矮子里拔将军罢了

    当然,有的人选择退位让贤,而有的人在趁机了一段时间之后,重新起飞,让不得不让楚行敬佩。

    而红娘子也是极其努力的一个人。

    为了有机会上战场,红娘子还曾跑到讲武堂专门去学习,还去参谋司去实习了一段时间,但是没有用。

    专业性她照样跟不上。

    所以,在野战之中,这种真刀实枪指挥战斗的权利,红娘子是没有的。

    楚行和李岩早就交代过她,也交代过李承先,红娘子就只能作打不打的决定,怎么打,她只能提意见,无权干涉具体指挥。

    明军的浪潮在半里外嘎然而止,开始汇聚整队。

    “没想到啊,大明的精锐被咱们揍了快一圈了,竟然还能在西华,遇到这么有本事的队伍。”

    观战的万为钢无比感慨,话里也带着一丝不忍。

    “罗虎参谋长不愧是经历过血战,又是大王亲睐的人才,对于西华的定义很清楚,说西华的民勇在一定程度上,跟官兵差不多,可是他没跟咱们说一说,这西华的民勇,是哪一类的官兵啊。”

    “确实如此,西华的乡勇真的有些特殊,胆气豪壮如狼兵,脑子却很灵活,打仗懂得计较细节,他们不仅在整队,还在考虑火炮的布置。”

    实习的观摩团两位年轻军官一边儿嘟囔着,一边儿仔细观察着战场。

    “对方兵马可不少,咱们这点人跟他们打,是不是有点太托大了。”

    赵希年忧心忡忡,还不时朝身后望去,不知道他是要找磐石旅旅长李承先提意见,还是在端详退路。

    “这可是猛虎团,想什么呢,?m山战场,敢硬怼榆林铁骑,刚死马科的狠人级别的部队,程副业更是猛地不行的人物,怎么会吃这个亏。”

    薛再兴倒是信心满满。

    “官兵?民勇都是官兵那一套,我就放心了。”

    程缓拉近。

    这时候选锋和散兵的战斗再无意义,双方都各自归阵,草地上弃下的近百具尸体,成为这一处血肉漩涡的奠基。

    “现在就逼攻,会不会太早?”

    万为钢在短训班里最为用心,见眼下加强团的动向不合操典,有些诧异。

    操典明确要求,在宽阔战场列阵而战,须等候对方主动进入攻击范围。

    “得看具体情况,操典是考虑了敌军骑兵的存在,要以不变应敌军之变,可现在这西华民勇没什么骑兵,北面又临江河,此时还坐等敌军来攻,就显得太被动了。”

    立刻有人搭话道,万为钢点头,其他人也都恍然,看来这战场拿捏,还真是有大学问。

    接着的讨论声就被杂乱的枪声淹没,西华兵的第二招出手了,火铳弓箭伺候。

    晚明时期,正是冷兵器向热兵器转换的时代。

    火绳枪和火炮的普遍应用,让古时的军阵再没了效用,冷热兵种的结合,都围绕着怎么发扬冷热混杂而生的复杂火力层次这个问题作文章。

    明军在大乾手底下不断吃亏之后,也开始革新,并逐步学会了大乾早起的作战套路。

    并开始使用叠阵。

    大的叠阵,炮在前,火铳弓箭在后,肉搏最后,依次推进。小的叠阵则是火铳三、四或者五叠,轮转而放。

    为什么程副业心里有底,万为钢料敌必败,而且还会败得很惨,就因为这套冷热结合的作战体系是勉强凑合起来的,而且火炮不坚,火铳不精,每个层次都是单独为战。西华兵虽有万人,但被分割为冷热两个体系,同时跟加强团对战的,不过三四千人。

    眼下相距百步,西华兵的三四千火铳手和弓手拼命开火,这就是卫所的传统作战方法。

    在这开阔战场,枪弹弓箭的主要作用不是杀伤敌军,而是给当面敌军制造压力,迫其队形散乱,士气低沉,然后再以肉搏兵或者骑兵正侧冲击。

    救民军从山东打到南直隶,打到北直隶,打到湖广,打到河南,遇到的明军卫所,全是这套战法,已经熟得闭眼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不是明军作战僵化,而是明军这冷热结合的作战体系,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照这样的原则发挥战力。

    加强团继续前压,西华民勇的火铳威力也强过官兵火铳,推进到六七十步时,竟然已经出现零星伤亡,基本都是被枪弹打伤了没有防护的臂腿。

    眼见距离勉强够了,程副业下令止步,一千多人就在这七八千人的大潮前方停住。

    加强团第一轮排枪轰出,密集爆响将战场气氛推向新的高点。西华兵当面阵线顿时成了一条血线,万为钢跟着“观战团”的学友们一同耸肩,没什么好看的了,胜负已分。

    第一轮排枪就像是机械的控制把手,启动之后,就循着自己的节奏,机械地发出沉闷的密集轰响。

    当面的西华兵被这排枪轰着,火炮还不断从半空射落开花弹,火铳手和弓手再坚持射了几轮,终于顶不住如此的血火重压,纷纷溃乱。

    跟在后面的肉搏兵被骨干和卫所军将驱策着,还想出前一搏,却被火铳手和弓手冲乱,只有千人左右突出了阵势,朝加强团那薄薄防线撞来。

    肉搏兵冒着枪弹,冲击上了中间两翼,迎接他们的是如林刺刀,左右两翼开始前移,要准备继续抽打溃乱的敌军。

    一切都那么套路化,西华兵没有骑兵,更让整场战斗失去了变化,万为钢、薛再兴、赵希年看到的是加强团目中无“敌”,如操演一般的行动

    可他们却看得目眩神迷,心中都道,这真是一把嗜血而犀利的刀,杀人毫无花巧,但要掌握这把刀,他们觉得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望台上,红娘子一身汗已经出得通透,她是第一次亲见敌我双方的套路,就觉得其间过程跌宕起伏,心情也从紧张到兴奋转换了好几次,看得西华兵大队正在溃退,冲到中间两翼的肉搏兵也在刺刀阵前撞得头破血流,正被缓缓前进的刺刀阵推得人潮崩裂,红娘子心头无比舒畅。

    “提醒一下李承先,前军该动了!”

    她不愿作看客,下了这么一道命令,这不算越权,前营在东南方向待命,就等西华兵大队溃退后抄侧面进击,要将这股万人队聚歼在云溪岸边。

    李承先也是个急性子,不必红娘子吩咐,就该已经开始调度,但红娘子总得发一声话,由此心中才能笃定,这一战终究是她在掌着形势……

    望远镜里看去,前营的行军队列正急急插向后方,红娘子兴奋地握拳低呼:“胜了!”

    一声呼完,她忽然觉得胸口憋闷,还没及掩口,一股翻腾就涌上喉管。

    “呕……”

    像是之前在陈州踩上死人头的感觉又降临了,而且还更为强烈,红娘子一边干呕一边想,该是在这高处受风着凉了吧,可自己的身体怎么会这般不堪?

    以后还要领军,这可不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