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822章 选贤举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清剿浙江海域的海盗,也是目前大乾水师第一舰队的主要任务,这个地方的海盗实在是多如牛毛,有大海盗团伙,但是更多的还是中小海盗,严重的影响了浙江海域的海上安全。

    而这对于打算继扬州、苏州后,准备把泉州、宁波、松江三地也开港通商的大乾王朝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在海贸中尝到了甜头的大乾王朝,哪怕是现在楚行不去推动,但是水师和内阁的官员们,也是会极力的推动海贸的发展。

    水师要的是影响力,继而要争夺更多的军费扩大水师的舰队,而内阁要的通过海贸带动的工商业发展以及关税收入,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钱。

    大乾开放海贸,谁最高兴啊,自然是合法商人,但是对于一些以往依靠走私垄断海贸的海商而言,这可就大大不妙了。

    但是谁都可以出海做生意了,他们还怎么赚钱啊!

    所以很多人都是纷纷化身海盗或者是支持海盗,试图打击开港通商。

    而那些海盗们近期也是受到了庞大的压力,大乾水师持续的清剿让他们损失惨重,所以双方也是一拍即合,搞起了什么联合,所以近期浙江甚至福建沿海的海域,都是不怎么太平。

    但是对此,水师方面却是乐于见到的,因为他们抱团行动的话大乾水师是巴不得,这样就直接找上他们的老巢,然后数十艘战舰一摆,数百门舰炮一轰,再牛逼的海盗团伙也得完蛋!

    所以海盗虽然现在横行一时,但是假以时日,水师还是有信心把他们给灭掉的。

    之前的明军水师都能把这些海盗按在地上磨蹭,没道理击败了明军水师的大乾水师就不行啊!

    但是现在麻烦的就是,这些海盗们虽然说联合了起来,但是依旧和以往一样各干各的,根本不给大乾水师直接逮住主力胖揍一顿的机会,所以现在的大乾水师也只能是见招拆招,通过加强日常巡逻,逐步清理沿海可供海盗藏身的岛屿来逐步剿灭海盗力量。

    不过浙江和福建沿海的沿海不太平,但是依旧没能阻挡大乾王朝在泉州、宁波、松江开港通商的决心。

    扬州,王宫,楚行正在例行的会议上,和众位大臣们商讨最后的开港通商的方案。

    “苏州和扬州开港通商两年多来,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海贸,我们获得的大量的关税,同时还获得了大量出口各种商品的机会,而这些商品的出口,不仅仅可以为从事工商业的商人获得利润,更是可以养活数量众多的民众,同时我们也是获得了大量难得的战略性物资!”

    赛八仙接着道:“所以开港通商一事,需要扩大规模,而泉州作为通商港口,可以就近出口福建的茶叶,在宁波和松江开港通商,则是可以就近出口大量的资瓷、丝绸等产品,而不管是茶叶还是瓷器、丝绸,都是我们华夏的传统出口商品,在海贸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不过也是有人提出了意见,那就是在宁波、泉州、松江开港通商的话,周边海域海盗猖獗,恐怕海船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啊。

    不过此时水师中将何汝斌也是开口了:“海上安全一事,我们水师已经是做过探讨,鉴于目前浙江、福建两省海域海盗活动猖獗,我们水师已经决定每间隔半个月都会派遣战舰从岱山岛、松江港对向出发护航舰队,届时商船可以组成商船队随同我水师护航舰队一起行动!”

    “此外我水师还打算在浙江、福建两省海域进行日常巡逻,并对舟山海域进行逐步的清剿!”

    “不过同时,我们水师也是希望,内阁方面能够给予配合,希望严加排查沿海各地,根据我们之前的抓获的大量海盗来看,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沿海各省,尤其以沿海的各村镇为主!”

    “如今是普遍存在着大量海盗在陆地上为民甚至是体面的士绅,但是出了海就是海盗!”何汝斌道:“要清剿海盗,必须是军事和政治同时着手!”【1】

    【6】

    【6】

    【小】

    【说】

    此时赛八仙道:“这个问题不大,我们内阁目前已经是在沿海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排查了,一旦发现有人从事海盗活动,一律严惩,预计年后,排查行动就会在福建、浙江两省沿海区域展开!”

    坐在王座上的楚行,和往常一样坐在上面,只是静静听着,不怎么说话,等他们讨论的差不多了,楚行才是道:“三地开港通商一事,不宜拖得太久,争取在去金陵之前确定下来吧,具体的章程可效仿扬州、苏州两地的章程!”

    赛八仙当即道:“臣遵旨!”

    通商一事说到现在,其实基本都已经是确定了下来了,后续就是进行最后的完善,然后就可以正式颁行了,所以讨论完毕后,诸人又是说起了其他事。

    而能够拿到楚行面前来讨论的事,一般都不是小事。

    而对于大乾王朝来说,近期的事虽然不少,但是真正的大事只有一件,那就是迁都。

    如今整个扬州上下,同时包括金陵城那边,都是在为迁都做着大量的准备工作。

    即便是王室内部,也是在为迁都做着准备,楚冯氏早已经是派遣了几个心腹大妈带着一大群的嬷嬷、宫女前往金陵城,她们抵达金陵城后,会先把原魏国公府、现王家别院先整理出来,总不能说让王室一大家子去到了金陵城后才开始匆忙整理不是。

    一片忙绿之中,十二月份匆匆而过!

    这一年的春节,对于楚行来说依下,然后穿上了一套见客所用的锦袍。

    对着南边贩卖过来的小镜子仔细看了看,确认不会失礼后,这才缓步而出!

    不过这脚步还挺缓慢的,不过慢慢的却是不知不觉的就快了一些,这人还没走出这小院子呢,脚步就已经是近似小跑了!

    崇祯六年正月十四日,东陈村。

    赵进一大早就是起来了,在丫鬟们的伺候下穿衣用罢早餐后,这才是坐上了马车带着几个随从进城。

    今天的赵进穿着和以往的时候不太一样,不是便服,而是大乾王朝的官员们所常穿的儒服,外人也称之为官服,这一身官服乃是家中的几个老妈子连日赶制出来的,因为赵进这今天,要穿着它进城,前往礼部文选司参与选官。

    这种官方儒乃是以传统士子所穿的儒服为基础改制而来。

    大体样式和传统儒服相当,不过细节上有所区别,比如说缝边、纹路,而整体色调要更加的稳重一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乾王朝并没有强制规定官员们穿什么衣服,因为规定官员身份的,只有不同样式的金属胸章,比如正八品以下的铜制胸章,七品到四品的银制胸章,三品以上的金制胸章,而上面的花纹也是不尽相同。

    不过约定成俗的情况下,这几年,儒服已经是悄然成为了绝大部分官员们常用官服。

    而赵进现在身上虽然穿着和众多大乾官员们一样的儒服,却是没有佩戴着代表品级的胸章,如此也就代表着,他现在还不算是大乾的官员呢。

    进城的官道经过年前的整修后,变的宽大平整了许多,马车行走在上面又平稳又快,加上西陈村本来就在城郊,所以很快就是抵达城门,按照往日进城的惯例,这一次不用赵进吩咐,随从就是直接缴纳了银子,然后一行人直接从快速通道入城。

    进城后,马车直接前往吏部衙门,在随从们递上了一纸邀请函,报过性命后,赵进才是得以进入吏部衙门内,而他的随从们,自然是不能跟着一起进去的,而是去了一旁专供轿夫、车夫等人歇息落脚的偏房。

    进入了吏部衙门后,赵进就是发现这衙门里的人一个个都是脚步匆匆的,进出一些办公厢房的人都是快进快出,透过半开的门窗朝其中一间房子看了眼,看见里面的四五人都是埋首文案之中,一副忙碌景象。

    这楚乾的衙门,看起来和朱明的衙门不太一样啊。

    这地方他以前来过不少次,因为这里原来就是明王朝南京吏部的衙门,大乾王朝只是在门口换了个招牌,就是把这些当成了自家吏部衙门

    不过他也听说,如今金陵城内,虽然已经是各部门齐全,不过主事人大多都是侍郎,人手也是不多,各部尚书们以及更多的各部官员,现在都还在扬州呢。

    不过他也从大乾周刊里得知,圣驾不用多久就会启程来这金陵城,兴许这一两月后,这吏部衙门将会更加拥挤吧!

    在带路的一个科员的引导下,他进入了一间厢房等候,不过房内的人显然不止他一个人,在他之前,已经是有五人在此了。

    加上他的话,此地一共就是六人了。

    而这六人里,他还认得其中三人,都是和他一样的致仕官员,而另外两人虽然没见过,但是这一报姓名,却也是听说过,甚至如果往深里扒一趴关系的话,还能扯上同年、同窗、师兄弟之类的关系呢。

    但是来此地的人大多都是心事重重,每一个人都是和赵进那样是为了选官而来的,而且进入房中的时候,带路的人就已经是说过,左右隔壁都是办公室,而左边办公室的一位大人脾气可不怎么好,最忌讳大声喧哗。

    如果是寻常大人也就罢了,偏偏隔壁办公室办公的那位大人,可是吏部考评司的司长大人,正四品高官,这要是得罪了此人,以后大家为官的时候,人家随便给你故意刁难一下,这考评可就不那么好看了。

    所以众人都是很自觉的简单问候了两句,然后就是闭上了嘴巴坐了下来。

    等了一刻钟后,其中一人是被外头的一个科员进来叫走了,几分钟后,又有一人被叫走了。

    持续有人被叫走,而这个过程里,又是陆续来了几人。

    赵进看了看时间,再看看在自己前头进来的几人,估计不用多久就能够轮到自己,好在今天出门的早,要不然的话可就耽误时间了。

    果然,约莫一刻钟后,就是有人叫到赵进的名字了,当即赵进起身,略微整理了身上的衣服,然后才是迈步跟了上去。

    跟着带路的科员一路走,没有多久就是被带到一个办公室里,而里面还坐着三人,赵进此时自然是不会怠慢的,也是不敢摆三甲进士的架子,因为他已经是看到了前方三人的胸章,为首者赫然是个从三品的高官,而另外两个则是一个正四品、一个正五品。

    不用猜也知道,这几人应该是吏部的高官了。

    当即就是恭敬道:“后进赵进见过各位大人!”

    此时,坐在一侧的正四品官员开口了:“坐吧,时间紧张,我们开始吧!”

    然后上面的三人就是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就是开口问了,而问的问题大多都是以往赵进的仕途经历,赵进自然也是不会有丝毫的隐瞒,虽然他的仕途之路非常的短暂,但是却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弹劾周延儒而被罢官。

    这种事,放在士林里那也算是颇有名望的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