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八百五十七章 孙传庭被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这个自行解决,也不是让地方政府征税了。

    征税的权力,只属于中央税部,地方政府要插手,那是要抄家灭族的。

    不过人家地方政府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啊,税不行,那就收费啊!

    然而收费这种东西其实也收不了多少,因为税部那边盯着呢,你要是敢弄乱七八糟的东西,人家税部分分钟就踏平地方衙门。

    最后没办法,地方政府就是开始准备借钱了!

    最近松江府那边就是开创了大乾王朝的先河,为了扩建通商港口的码头,松江府衙门通过一番操作,直接把上海码头以及附近的仓库、地皮打包,成立了嫡属于松江府的上海码头公司,然后以上海港码头公司的后续盈利作为还款方案,以上海码头公司的部分地皮、码头作为抵押,向王室银行申请贷款!

    王室银行作为一家政策性的银行,当地的上海王室银行分行的行长们政治敏感性非常的强,觉得松江府的这种操作方式存在着政治风险,所以是拒绝了!

    但是人家松江府不死心啊,转脚就是找上了民营的‘广丰银行’,这家广丰银行,实际上乃是广州那边的诸多海商等实力大商家,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民营银行,实力嘛,虽然不弱,但是和王室银行相比自然是没法比的。

    然而让这群掉钱眼里的商人,派人来很认真的考察了上海码头公司的资产,认为这是极为优质的资产,然后还真答应了贷款!

    不过即便是答应了贷款,但是松江府那边的官员也是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操作方式是否可行,这要是落得一个把国家资产贱卖给商人的罪名,那么当地官员可就得完蛋了,所以他们很谨慎的写了一封奏折,请求楚行批准他们的计划,而是没有私底下直接就签了合同

    当楚行知道这事后,也是觉得很无语,这些地方官员们捞钱的方式还真是无师自通,不分中外,不分古今啊,这一手操作,怎么看都怎么像是后世人的手段。

    但是楚行却是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让内阁方面严加审核,同时也是让内阁方面拿出一个地方政府筹办国营企业的管理办法来。

    总不能说下面随便什么地方政府想要成立企业了,就成立企业了,也不能说企业想要怎么搞就怎么搞了,这要是有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把整个州府给卖了怎么办?

    而崇祯七年的春节过完后,第一场内阁会议,就是商讨这个国营企业管理办法!

    工部、税部、商部甚至吏部等等部分都是有参与。

    最后在会议上,他们是最终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国营企业管理方案。

    首先,在内阁成立国企部这个全新的机构,这个机构将会统一管理所有的国营企业以及其他的国营资产,不管是原来的工部企业,又或者是礼部的王室出版社等等。

    上述各企业的主要少数负责人,应当是官员,由国资部推荐,吏部任免的方式落实,而普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等,则是效仿以往的工部企业,面向社会招聘,其经营方式,遵照市场经济原则。

    所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样正常缴纳税收,盈利部分企业留下部分扩张、经营所需的资金,剩下部分直接上缴国库。

    为了确保国库的收入,税部方面将会直接派遣税务官员常驻各国营企业监管账务。

    这个全新的机构,几乎是直接把工部给拆分了,而这样一来,原来的工部几乎就是有名无实了。

    为了补偿,同时也是为了调整,国企部将会以原来的工部主要机构为基础成立,工部尚书、右侍郎等大部分工部官员都会直接调任国企部。

    而工部被剥离了直属企业后,只剩下原来的修建各地基础设施,权势一落千丈,但也算是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工部了。

    同时对于地方筹办国营企业的行为,则是准许省办企业、府/州办企业,其所有权应当归属当地的国资部门,其他管理办法类同中央直属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一样正常营业、缴纳、盈利则是直接上缴当地财政。

    不过筹办这两类的国营企业的时候,需要得到国资部的批准。

    原则上,只允许筹办民营企业不愿意涉足,或者是无法涉足,事关国家命脉的企业,而普通类,会普通民营企业形成竞争的企业种类,虽然没有明确的禁令,但是一般是不会通过审核的。

    松江府的官员们苦苦等待了许久后,发现自己筹备了许久的上海码头公司终于是得到了许可,成为了大乾王朝的第一家府属国营企业,然后和广丰银行的正式签订了的贷款合同,借款十万两银子用以扩建港口相关设施。

    大年初六,通过大乾朝报,大乾王朝向全天下正式宣布了国企部的成立以及颁发了新的国营企业的管理颁发。

    而这也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各地的地方也是能够办国营企业了,虽然说办理国营企业不一定赚钱,有时候还可能亏钱,但是一个大型国营企业在当地,对官员们而言盈利其实都不重要,他们更看重的是这种大型国营企业所带来的税收以及尝试着想要突围,但是这个时候,程副业的作坊却是和李大虎不同,李大虎为了减轻伤亡,降低敌军的顽抗之心,当时的选择是让主动让出了一个口子让明军逃跑

    但是程副业却是直接把安庆城给堵死了。

    当一股近万人的明军突围而出的时候,第五混成团直接就是把他们给挡了下来!

    此战,持续了大约三天,而三天后,大乾陆军的军旗也终于是飘荡在了城内的知府衙门上以及各地城门楼上。

    而此战出来常规的杀伤、俘虏了众多明军外,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收获,那就是他们意外俘虏了孙传庭!

    之所以说是意外,这是因为这孙传庭根本不是大乾陆军的将士们自己抓住的,而是一伙明军溃兵们为了投降邀功,直接把孙传庭绑了送了过来。

    根据那些投降明军溃兵的说法,那就是城破之际,孙传庭曾经下令过突围,但是突围失败后,下令各部队进行死守,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但是不是每只军队都有勇气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尤其是当已经没有获胜希望,而且对面的敌人也是善待战俘的时候,所以很多明军根本就没有和孙传庭想象的那样顽抗到底,而是选择了投降。

    孙传庭在城内率领残部节节抵抗,手中的残兵从近万人剩下数千人,最后只剩下数百人,然而即便是这样,他还是不死心!

    当又死伤了近百人,孙传庭身边的残兵只剩下不足五百人的时候,剩下的另外几个将领不想死,所以带着亲兵杀进了孙传庭的营帐,来了一场小型的兵变!

    然后就是绑了孙传庭到第二兵团阵前投降!

    一生戎马的孙传庭,最后竟然是被部下背叛,然后送到敌人手下,这不得不说,也算是一个讽刺了。

    但是你也不能怪那些部下呢,双方交战之处,城内守军有四万余人,然破城之际,城内的守军至少已经是死伤了五千以上,破城第一天,城内的守军就不足两万了。

    在突围失败后,孙传庭下达死守的命令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只剩下近万人,后面的两天里他们打到只剩下几百人,然而即便是这样,孙传庭也坚持继续抵抗。

    实际上,能够在苦战三天后,还跟着孙传庭身边作战,到最后才发起兵变的他们,相对于其他明军而言,已经是好很多了,过去三天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明军被迫,或者是主动向第二兵团投降。

    四万多明军,死伤的大约一万多人,有几千人溃散不知道跑哪去了,而剩下的超过两万五千人,清一色选择了投降,嗯,包括了阵前起义。

    这并不是说他们战斗力太差,或者战斗意志太差,相对于原来的传统明军卫所兵而言,他们已经是好太多了,奈何他们对上的是大乾陆军,而且攻城的大乾陆军采用的方式几乎是他们无法抵抗的。

    炮轰、爆破,这种方式并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更何况,进攻安庆城的大乾陆军也不算,足足三万人呢。

    之前第三兵团进攻广东的时候,总兵力也就六万人不到,然而城内的明军超过十万人,当时的兵力差距更大。

    所以安庆城的陷落,是必然的,城内明军的死伤和投降也是必然的!

    看着被绑住,而且还在嘴巴里塞住了舌头,防止他咬舌自尽的孙传庭,程副业也是感想良多。

    两人也算是老对手的,程副业担任新成立的第三兵团兵团长,率军杀入福建的时候,就是和孙传庭的火枪军作战,当时火枪军几乎是被第三兵团一路撵着溃逃到浙江中南部的。

    然后双方又在浙江中南部打了好几个月,最后以孙传庭率领近万人残部夺路而逃,一路狂奔会安庆为结局。

    而最近几个月,程副业担任第二兵团兵团长,又是和孙传庭对上了。

    这两个各自为主的将领率领各自的部队进行厮杀,中部战役从十二月份发动,到如今的一月中旬结束,整整持续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最后以安庆城失陷,四万守军全军覆没,孙传庭被俘为结局。

    虽然说击败了对手,让对方成为了战俘,不过程副业却是没有和对待其他明军将领俘虏一样抱以鄙视的态度,相反,他还挺同情这个人的。

    在局势这么坏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作战,说实话挺不容易的,如果是自己处于他的环境里,估计早就完蛋了。

    毕竟严格上来说,程副业自己和孙传庭是不一样,程副业很清楚,自己就是一个纯粹的职业将领,只率领打仗,其他的不管。

    然而这个孙传庭呢,还得操心军费,还得操心军械的制造,还得操心军粮够不够,还得操心募兵,操心新兵训练,总之这个人是以一击之力支撑着数万火枪军的生存、作战。

    但是孙传庭却是一个将领,很多事情本来不应该他来操心的,就和自己一样,程副业从来不操心作战指挥之外的事。

    吩咐手下把孙传庭带走,并严加看押,避免他寻机自杀后,程副业叹了口气!

    如此将才落在伪明那边,犹如鲜花插在牛粪上!

    可惜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