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八百八十四章 弘光自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这北平城,绝对无法阻挡我大乾王师的进攻!

    我大乾王师战无不胜,自东镇庙起事以来,大小数百战,未尝一败,前有长沙衡阳,后有广州安庆,不久前还有安平大战,我大乾王师皆是攻无不克,此时在城外的王师大军,乃是我大乾王师之核心主力部队第三兵团,其麾下第五步兵师更是我大乾王师第一王牌部队。

    第三兵团上下拥有大小火炮数百门,兵力五万余!

    全军上下上到将军,下到普通士兵,全都是作战多年的老将,战斗综合素质在我大乾王师内,乃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顶尖的!

    第三兵团统帅,乃是我大乾名将李大虎将军,他的威名相比不用我多说,你们也应该知道吧!

    有如此王师在,这北平城能够挡得住我大乾的脚步?

    开玩笑!”

    说这话的时候,王朝阳是充满了自信,最后的开玩笑这三个字,说着的时候,更是带着讥笑!

    说罢后,他略微停顿了会后继续道:“第二,混乱之中发生意外,这一点我王某人倒是无法给予什么承诺,但是,这北平城如今可是你们的北平城,可不是紫禁城里的那位的,如果你们连北平城都无法掌控了,甚至发生混乱导致自己送掉了性命,那么我大乾要尔等何用?即便是我们自己攻城,那左右也不过是多费几天时间,多浪费一些炮弹的事!”

    “第三,至于言而无信,这一点张前辈你也大可放心,投诚我大乾的明军将士数以百万计,投诚我大乾的明军官员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但是,我大乾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亏待投诚将士、官员的先例!

    如今我大乾之陆军中将,大都督府副使钱进大人,可就是一名明军降将,还有我大乾陆军骑兵将领吴三桂将军,同样是降将出身。

    如今我大乾王朝里的官员里有着大量的前明降官,而前明时代的士子,秀才、举人更是数不胜数。

    在对待真诚投诚我大乾的前明官员上,我大乾可以很肯定的说,从来都没有亏待过!”

    王朝阳如此说着,而一旁的张缙彦也是在思索着,他并不是在思索王朝阳话里的真假,因为他很清楚,他说的都是真话。

    为了削弱明王朝将士和官员们的抵抗之心,大乾王朝历来都是对真诚投诚的明王朝官员、将士们采取优待措施,出尔反尔的事更是一次都没干过。

    而这一点,其实也是越来越多的明军以及官员们选择投诚的重要原因,同样也是张缙彦心动,并和王朝阳进行深谈的原因。

    如果说大乾王朝有着坑杀战俘,对待明王朝降官出尔反尔的先例,那么今天,他就不会和王朝阳进行这一次的谈判了。

    张缙彦思索了后道:“假如,张某是说假如,张某真的说服了其他同僚献城投诚,那么张某以及那些同僚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职务?”

    这可是谈判,而不是过家家,在选择投降之前,他自然是需要知道大乾王朝那边开出了什么价码。

    此时王朝阳道:“来之前,万古圣君曾对王某颁下口谕,说大军进攻北平城的话,也许会造成数百将士死伤,圣君于心不忍,希望王某能够力劝城内诸位大人们能够献城归降!”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然后道:“也就是说,你们如果选择投诚,那么就可以挽救我们大乾数百将士的性命!”

    听到这里,张缙彦有些恼怒了,自己说服百官出降,只值数百普通士卒的性命?

    此时王朝阳却是假装没有看到张缙彦的恼怒,继续道:“如此的话,高了不敢说,但是倘若张前辈率领百官投诚的话,那么待遇应该不会低于从三品,具体职务,还需要我主圣裁!而其他的投诚官员,也是视其功劳大小,逐一论功行赏!

    我大乾王朝历来赏罚分明,只要立下了功劳,那么好处断然是少不了的!”

    听到这话,张缙彦却是不太满意,从三品?

    这可不是他的目标,他可是明王朝的次辅,更何况带领百官投诚,可是要担当不少的风险,城内的官员们,可不是每一个都是投降派,还有不少人是想要抵抗到底的。

    他本来是想着,自己做成了的话,纵然是无法进入大乾的值房,或者是成为一部尚书,但是一部侍郎是最少的了。

    但是没有想到,只是一个从三品,而且听这意思,估计还有可能随便拿虚职就把自己给打发了。

    他沉思了许久,迟迟都是没有做出回答!

    他在考虑得失,他在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王朝阳也不着急,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他!

    但是张缙彦考虑的时间有些太久了,足足两刻钟都是没有做出回答,当即王朝阳道:“张前辈,如今距离天亮可就不到两个时辰了!”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明天一大早,城外的大军就会发起猛攻,到时候如果张缙彦还无法率领百官投诚的话,那么一切可都彻底完蛋了。

    而且张缙彦就算是想要投诚,那也得带上百官,只有他自己的话,大乾王朝可不带他玩,而联络说服其他的官员,控制城内的军队,都是需要时间的。

    两个时辰,已经是很紧张了!【1】

    【6】

    【6】

    【小】

    【说】

    此时,张缙彦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道:“好,张某答应了,张某将会率领百官投诚绝对无法阻挡第三兵团的进攻的!

    北平城是必定会拿下的,而他这一次北上,就是来接收他的战利品北平城的!

    不过去北平城之前,他还是准备在天津卫待一段时间,一方面是让随驾北上的虎贲军休整一二、另外也是等待着第三兵团传来攻克北平的消息。

    这一次,楚行可没有亲自指挥攻城的打算!

    能够让他亲自指挥的大战,也只能是安平战役这种事关生死的战略决战了,如果进攻北平城,虽然说也挺重要的,但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而且也没有什么难度,以李大虎的能力,第三兵团的实力,拿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天津城外的码头下船之后,楚行也是在众多将士的保护下,众多官员随从下进入了天津城。

    此地早年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城池,只不过朱棣定都北平后,此地就是成为了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同时此地也是成为了北平的门户。

    实际上在楚行看来,天津的地位要比北平更加重要一些!

    因为大乾王朝的首都是在金陵城,北平虽然是陪都,但是在以后在大乾王朝的体系里,应当会演变为一座比较纯粹的军事战略城市,作为北方各地边镇后方的一个战略支撑点而存在。

    但是,以后绝对不会成为一座大型的消费城市,更加不可能是政治中心,即便是经济中心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之前的御前北方战略文武战略会议上,万古圣君亲自提出了天津可以作为北方经济主要支撑点来发展!

    因为天津沿海、同时还是运河的重要节点、即便是去山海关,那也是比北平去山海关更加的方便,而且楚行还知道,天津有着一个唐山呢,那里有什么?有着容易开采,容易外运,而且品质还算不错的煤炭。

    有资源,有交通优势,发展经济自然是更加容易,总比北平除了无数张要漕粮供应粮食的嘴巴,剩下的要啥没啥要强得多。

    当北平的政治中心地位被金陵城抢走了,北方经济中心的位置被天津抢走了,至于文化中心,那就更算不上,江南随便一个县的文化也比北平强!

    所以后续北平所剩下的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作为一个北方战略支撑点而存在,成为天津乃至整个北方的防御屏障,同时作为北方长城各边镇的大后方!

    北平是北方各边镇的后方,那么天津就会是北平的大方后,并且还会是主要的国防资源供应中心!

    入城后,楚行对城内的街道建筑不敢兴趣,而是第一时间就是召见了内阁以及北直隶的相关官员,直接指示从北平府、河间分出一部分区域,成立天津府。

    随后,正式诏令改北直隶为河北省,并亲自确定天津为河北巡抚衙门驻地。

    改北直隶为河北省,这是因为北直隶,那是属于明王朝的北直隶,这个区域拥有不同寻常的政治含义,所以就和南直隶改设各道一样,通过改名称,乃至变动辖区,来降低前明的概念,重新建立起大乾王朝对于此地的新秩序。

    同时之所以没有把河北省治设立在北平城,而是改为天津府,一方面是处于扶持天津的考虑,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压制,淡化北平城的考虑。

    明王朝毕竟是在北平定都一百余年,城内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的前明分子残留,如果把北方统治的重心放在北平的话,估计是有些麻烦。

    现在的话,大乾王朝只需要不断的弱化北平城的政治、经济地位,同时在城内保持大量的驻军,把此地变成军事重镇的话,那么明王朝所带来的残留影响力就会不断的弱化。

    不过尽管以后北平城在大乾的版图上,地位会不断的下降,但是在这之前,楚行却还是要去看一看的。

    在天津待了两天后,楚行就是接到了来自第三兵团的快马报告,称第三兵团已经是顺利拿下北平城,楚行当即决定继续北上北平城!

    前进的路线依旧是沿着运河前进!

    这一路的北上,不管是楚行的北上路线,还是大军的进攻路线,都是沿着运河进行的,由此可以证明了京杭大运河对于目前华夏北方的重要性。

    在楚行看来,在铁路大规模普及,尤其是南北大动脉铁路建成之前,京杭大运河都是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哪怕是现在海运已经是正在快速发展,这依旧不会影响到京杭大运河的战略地位。

    此外,即便是连接南北的铁路建成了,但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是非常大的!

    所以楚行早已经是指示了工部方面,要维护好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大风小说

    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先是到了通州,然后再沿着通惠河继续前往北平城,整体路线和当初第三兵团的北上进军几乎是一摸一样的。

    圣驾北上的时候,不仅仅是带了大量的官员,虎贲军也是一同前往,同时还有大都督府后勤部安排的众多后勤补给。

    将士们一部分坐船,一部分在岸边上走,而运河里的大量船舶,则是搭载了各种各样的物资,因为都是来往运河的小船,载重量普遍不大,所以为了满足庞大的运输需求,这船只的数量也是格外的多。

    然而这一路北上,也是使得了楚行更加坚定了定都南方的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