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八百九十五章 大乾永不日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对于江南武器公司的这种做法,其实上头也都是保持默认,甚至是支持态度的,因为如今的大乾王朝,迫切的需要在长江流域建立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供应大军所需,总不能和以往那样,全都是要靠着海船运来啊。

    江南武器公司是一个缩影,广州造船厂也是同样如此,所以国企部的企业,赚钱的不少,亏钱的更多,但是潍县一九渔业公司却是不同。

    人家天生利润就高,因为这年头的咸鱼其实是非常特殊的商品!

    为什么,因为里头有着食盐啊!

    之前的一九渔业公司,人家是自己搞了个小型的沿海盐场,自产自用!

    这卖的是咸鱼,但实际上也算得上顺带买盐的。

    偏偏以前的一九渔业公司是军方的,和外界没关系,也没法管。

    而现在不一样了,改制后,大乾盐业公司一点都是不顾及同为国企部下属企业的情意,直接就是告了上去,然后把一九渔业公司的盐场给收回了。

    但是还是放开了一个小口子,那就是允许一九渔业公司以生产用盐的方式,以低于民间食盐的价格购买大量食盐用于生产。

    这对于一九渔业公司而言,虽然少了一大块的利润,但是利润依旧丰厚!

    毕竟人家已经是把规模做大了,一九牌咸鱼罐头,在如今的华夏大地,那可是知名品牌,而且价格不菲,在内陆地区的话,即便是达官贵人们想要吃上海鱼,基本上也只能吃一九牌咸鱼罐头。

    利润依旧丰厚的一九渔业公司,营业额高,利润也高,这上缴的税收自然也高,按照目前一九渔业公司的规模,一年上缴十几万两银子税收,那是一点都没问题。

    然而问题来了,现在的潍县一共才多少人啊,往年的税收连几万两银子都不到,如今一个一九渔业公司每年就能够上缴十几万税收,这不是财神爷是什么?

    这可是十几万税收的,更不要说一九渔业公司还会直接、间接的带动地方上的就业,乃是带动整个潍县的经济发展。

    这要是趁机把潍县的经济盘活了,再搞多几家工厂的话,对于他赵德龙而言,那就是巨大的政绩,升官那是分分钟的事。

    如今的大乾王朝,虽然还没有喊出什么经济挂帅的口号,但是对于地方官员们而言,民生经济依旧是非常的重要,做好了就是一大政绩。

    目前大乾王朝,对地方官员,尤其是县令,知州、知府这三个级别的地方一把手,要求可是相当高的,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持地方稳定!

    这一点和历代王朝差不多,谁的地盘上如果民不聊生,闹出什么乱子来,地方官员可是要完蛋的

    再次,则是教化,何为教化?四个字来形容:忠君教育!

    具体就是培养士绅以及普通民众们对朝廷的认同感,对万古圣君的忠诚!

    当然了,还有什么孝道、文风昌盛之类的细节。

    而稳定和教化再过来,那就是民生了!

    民生,说白了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不管是发展农业也好,发展工业也好,总是就是要让民众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让百姓们稳定生活。

    人们活得下去,乃至生活的更好了,自然不会有事没事就进山当土匪,玩造反,毕竟能好好的活着,谁也不愿意去冒险造反啊。

    因此,发展民生经济,其实也是有维持地方稳定的作用!

    而其中一个提议让赵德龙很感兴趣,那就是效仿那些商贸大城市,在咱们潍县也搞一个工业区?

    搞工业区?这个想法不得不说,很大胆!

    谁都知道工业区好,但是真正敢搞的,或者说能够搞起来的却是没多少城市!

    目前搞工业区,搞的最好的自然就是五大通商港口了,然后还有其他次一级,但是有工商基础等各种优势的城市。

    比较大型的工业区,其实没多少,也就那么十几个而已,全都是在大城市里。

    而中小型的就多了,因为大乾王朝对工业区这种东西,基本上是保持鼓励态度,地上上有实力,有信心,甚至都不用经过申报,你自己就可以搞了。

    当然了,你想要获得上级财政的补贴就别指望了。

    但是,从来都没有单纯的某个县自己搞工业区的,基本上都是府级衙门主导,甚至省/道级衙门主导的。

    哪怕是上海县这个通商港口,虽然上海工业区就在上海县城的城郊,但是这个工业区可不是上海县的县令带和一票上海县的地方官员搞的,甚至都不是松江府、江南道的衙门负责的,那是内阁那边直接主导建立的。

    巨额的投资超过半数都是中央财政出的钱,江南道财政负责了剩下的一部分,松江府财政又负责了一部分,上海县财政地方衙门的一把手们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只不过每个地方走的路子可能不一样,土地肥沃的,搞开荒,搞农业;有矿产资源的搞矿山;有交通资源的搞贸易,各种条件都更加优越的,直接搞工业!

    就算是扬州这座因为盐商而繁华,但是又因为迁都和盐商的衰落而迅速没落的城市,也是在寻找着自己的经济转型之路,搞贸易,搞内河运输等等。

    时间进入崇祯七年秋天后,随着北伐的成功,虽然说西南以及辽东、西北三大地区都还没有拿下,各地依旧还有总数二三十万的明军和救民军作战着,但是整体上而言,战争却已经不是大乾腹地的主旋律了,发展才是主旋律。

    楚行自己的工作状态的变化,就是能够深刻的体现这一点,这段时间他忙的事,基本都是各种内政事务,而军事方面的事务却是比较少了。

    不过,虽然军事上的事虽然忙的少,但不代表也没有了!

    九月下旬,楚行就是正式召开了御前水师战略发展会议,这一次的会议议题非常的明确,那就是讨论并确定大乾水师未来三年乃至五年内的发展规划。

    如今大乾王朝已经是统治了大部分的沿海地区,只有辽东半岛地区还没有纳入掌控之中了,但是那个地方的明军水师力量基本为零,水师凭借现在的实力那是绝对的来去自由。

    因此,大乾水师未来的发展,已经不是出于考虑统一战争的需求,而是要考虑到后续维护国家海疆、保护海外利益的需求了。

    所以会议上,楚行就是对大乾水师提出了明确的需求:“未来三年内,水师的主要任务目标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有足够能力维护大乾海疆以及维护海外利益的远洋水师,同时修建多个大型的水师专用港口,补充后勤船只,强化水师的持续作战能力!”

    同时楚行还强调,水师在发展过程中,不单单要追求一定的数量,更要追求质量和性能。

    需要发展并应用各种新式技术,尤其是蒸汽机的作用,楚行在会议是大谈特谈蒸汽机在未来的应用方向,要水师方面要高度重视蒸汽机技术的发展,加大对蒸汽机技术的扶持力度。

    同时还提出,水师的舰炮技术还是在走老路子,需要创新,需要应用新技术!

    谁说舰炮就一定要前装的?后装也是可以的啊!

    谁说舰炮就一定要在两三百米的距离内开火的,完全可以在五百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开火啊,什么,远距离精度不够,那就解决精度问题啊,设计出新的瞄准方式啊,搞个火控系统啊,想一想,办法总是有的。

    哪怕是一时半会实现不了,但是有了方向,只有加大投资,相信技术人员会给水师一个满意的回报的小】

    【说】

    整个会议里,楚行很罕见的没有进行沉默,而是长篇大论,从战略说到技术,楚行恨不得是手把手的教他们水师应该怎么搞。

    而且还连教带骂,让他们别老是盯着国内沿海,哪怕是东亚海域也绝对不是大乾水师的局限,让他们要把眼光看远一点,再远一点。

    南洋有什么好看的,往西看,那里有印度洋,过了印度洋,翻过了非洲,那是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往北,那就是欧洲,继续向西,那就是南美洲。

    然后从本土往东,那片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早已经是被西班牙人证明了是可以穿越的,先不提北美洲的富饶,光光是太平洋那么大,里面肯定有不少岛屿啊,说不准就能够找到一个天然宝地呢。

    等水师走出去了,国内的商船队也才能够跟着走出去啊,海贸的利润大不大?傻子都知道大!

    但是没有水师保护,没有掌控各个海域的交通要道怎么发展海贸啊?

    现在连去一趟欧洲,去一趟印度洋都得偷偷摸摸的,这种情况下,水师应该怎么办?

    此时,一群水师的大佬们有些猜知道了要怎么回答,但是依旧跟小学生一样齐齐摇头,一脸崇拜的模样看着楚行!

    楚行直接指向了地图上的马六甲:“这里,大乾要想走出去,走的更远,大乾就必须掌控马六甲!”

    说这话的时候,实际上楚行已经是为水师制定了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那就是夺取马六甲,奠定大乾王朝走出南洋,向印度洋进军的基础!

    并以此展开更大规模的海外扩张以及贸易!

    会议的最后,楚行直接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墙上的巨幅世界地图上,一边指着东南亚地区、印度地区、非洲地区、北美和南美一边道:“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和这里,那都是大乾自古以来的领土,孤要把它们拿回来!”

    说着,楚行稍微停顿,然后环视在场诸人,一字一顿道:“孤要大乾永不日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