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九百章 林丹汗想和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蒙古想和谈

    这年头想要建立一条完善的航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船只航行要补给,而且基本上也是不能进入大洋深处航行,那样太危险,除了探索航线的冒险家,基本没人这么干。

    所以就要在沿途的航线上,建立足够的补给站,吕宋岛上商馆、爪哇岛西部万丹的商馆,都是这么一个定位,至少在前期是如此,以后嘛,会不会发展为殖民地,那得以后再看,不过根据世界殖民历史来看,基本都会走上殖民地的套路。

    而要建立商站,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的船只去贸易,不少土著国家其实是欢迎的,但是你要占据人家一片土地,然后在上头修建堡垒要塞,驻扎武装人员,人家就不乐意了。

    之前葡萄牙人就想这么干,结果被大乾王朝干趴下了!

    在万丹补充了大量补给后,同时也是简单的修护了一番船只后,这支两家公司组成的船队,再一次起航。

    但是起航之后,这支船队却是一分为二,大乾西洋公司里的一艘新型商船锦源号脱离船队!

    邓新华告诉格雷斯,锦源号将会搭载在爪哇岛上收购的香料以及其他货物,先一步返回吕宋岛,格雷斯自然是没意见,反正又不是他的船,这大乾西洋公司的船爱去哪去哪,关他屁事。

    而实际上,就连邓新华也是不知道锦源号要去那里!

    船队分开后,船队里的七艘船只开始穿越巽他海峡,准备进入印度洋,而锦源号,则是开始向西航行!

    而此时,虽然船上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大乾西洋公司的雇员,但实际上里头全部都是军情司的人!

    他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先向西航行,到爪哇岛的东部后,就是转道南下,去寻找陛下口中的澳洲!

    因为前路未知,根本就没有其他航海家探索过爪哇岛以南的大海里到底有什么,所以锦源号上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

    首先,人员并不多,只有一百多人,但是船上并没有和其他商船以上,搭载了众多用来贸易的货物,除了极少数零碎的东西外,剩下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补给。

    不仅仅是生活类的补给,甚至就连备用的帆布和绳索,他们都是带了平日航海所用的数倍之多,就是为了防止一路南下长时间没有遇到陆地,或者是遭遇风暴之类的。

    锦源号探索新世界去了,而邓新华的船队却是持续前进,朝着欧洲继续航行。

    于此同时,在金陵城,楚行也是开始重新把重心放在军事上,因为大都督府那边准备的湖广战役也是差不多,预计会在十一月份发动。

    不过就在楚行忙着准备湖广战役的时候,北边草原上的蒙古却是来人了!

    斯塔利作为林丹汗的心腹,这么多年来为了边镇互市一事,和明王朝频繁打交道,而且也是深入中原多次,幽州更是间隔几年就会去上一次。大风小说

    此人可以说是蒙古人里名副其实的中原通,一口汉话流利的很。

    然而即便是斯塔利这个中原通了,但是也是没有来过繁华的江南,他之前来过最南边的地方,也就是河南了。

    江南,这对于很多草原人而言,这就是一个只在存在于先辈们口口相传的地方!

    草原上的先辈们在三百多年前,就是曾经入主过中原,占据了繁华无比的江南,开创了他们的历史新高度,并成功的给中原子民制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习俗:摔头胎。

    当年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无时不刻的激励着草原上的后来者,不管瓦剌还是蒙古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草原部落,基本上每一个都是做着有朝一日杀入边镇,占据繁华中原的梦想!

    当然了,能够实现这个梦想的,除了元朝外,那么就没有了,顶多就是偶尔占据北方的部分地区!

    但是无一例外,最后都是会被中原王朝给干掉,重新赶回草原啃草!

    而当他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看到了繁华无比的中原大地后,才是知道,为什么先辈们对中原,对江南念念不忘!

    这地方,实在是好地方啊,华北这么大一片平原,都种上牧草放牧的话,能够养活多少马匹牛羊啊!

    但这只是在山东,在江北地区的感受而已,而当他抵达淮安府,经过扬州城,一路来到长江,并乘坐大乾水师的船只沿江而上,抵达金陵的时候。

    他已经是找不出来任何的形容词来形容江南的繁华了!

    京杭大运河那边,所看到的众多内河运输船只,就已经是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惊了,而当他在长江看到络绎不绝的船只往来,尤其是在金陵码头,看到沿江码头上一排排高大的船只时,他的内心里是绝望的!

    因为光看这些船只,就是知道长江航道上的繁忙,而这种繁忙代表了什么他很清楚,那是工商业的高度繁荣!

    而这背后又代表了什么?

    代表着江南的繁华,代表着大乾王朝可以从中收取无数的税收。

    怪不得他听到传闻说,大乾王朝一年的军费支出可以达到数千万两银子,以前他还以为是大乾王朝的夸张之语,擅自决定,而是回报了林丹汗后才做出的决定,最后林丹汗考虑后作出答复,可以再让多几个边镇城池,但是不能全部都白白的送出去了,必须换回足够的利益,什么利益,自然是互市啊!

    反正几千年来,北方草原人都是非常依赖边镇身上的互市的,因为如果没有互市,他们就无法得到铁器,无法得到茶叶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用品。

    毕竟他们这些游牧民族,除了马匹牛羊,其他的什么都缺!

    对于大乾王朝来说,这顶多就是边镇上的一些军事小冲突,反正现在大乾王朝已经占据了北方,从当地残留的明军手里接过了几乎大部分长城防线,依托幽州、宣府、大同等重要的城市以及其他众多的边防关隘,想要打出去很困难,但是守住还是比较容易的。

    所以说是继续打也没事,当练兵!

    不打,也没事,反正也打不出去!

    至于说互市贸易,这倒也是大乾王朝所需要的,因为大乾王朝急缺马匹!

    但是问题来了,人家蒙古人就算是答应了互市,这马匹也是不敢敞开了供应啊,顶多就是给一小部分。

    因为谁都知道,大乾王朝如果从蒙古手里得到了大量的马匹,下一件事肯定就是北上草原打蒙古人了。

    所以现在大乾王朝这边淡定的很,既然你们让出了几个边镇城池,而且也答应了后续把边镇的城池交出来,那么答应互市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马匹却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还必须多,不然也没有什么意义

    然后蒙古人就是提要求了,他们希望得到枪炮,尤其是大炮!

    开玩笑,这东西死活不能给!

    所以双方的谈判就是僵持了下来,最后斯塔利提出,希望到金陵觐见大乾国主,并且提出,他携带了一封林丹汗的密信,希望当面交给大乾国主,并且信誓旦旦的说,到时候大乾国主肯定会对此感兴趣的!

    事情回报到楚行这边来后,楚行也就准了,他倒是想要看看林丹汗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如此,才有了斯塔利南下江南一事!

    金陵城,王家别院里,楚行正在御书房里和几个值班大臣们开着小会,而众人所说的内容正是应当如何和蒙古人商谈停战互市一事。

    “依照臣的看法,这些蒙古人对于停战互市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胡烨如此道:“根据外务部的同僚们说,他们当初在幽州城进行谈判的时候,外务部的同僚们还没有怎么逼迫,他们自己就是让出来了几座边镇城池了。

    而且看他们的做法,估计我们逼迫一二,他们既有可能把剩下的七八座边镇城池全都交出来都是有可能的,既然他们的意愿如此强烈,不妨接触一二,说不准能够拿到意料不到的好处!”

    此时,一旁的李岩中将开口道:“边镇城池一事,倒是无法说明他们是真的不顾一切想要停战议和,我们陆军方面的看法是,他们更有可能是明明知道守不住这些边镇城池,索性就故作大方,主动让出来是好!”

    说到这里,李岩中将停顿了下,然后用着充满自信的语气道:“如果不是湖广战役拖住了我们大量的资源,要不然的话,北方的诸多边镇早就夺回来了,只要有充足的补给,给我们陆军半年,不,三个月,就能够把北方长城防线的边镇城池全部夺回来!”

    “我们缺乏骑兵,这出关作战倒是不太好说,但是想要攻克并夺回这些关内的边镇城池,那是轻而易举的。别说是我们了,就算是前明军队去了,一样也能够夺回来,这蒙古人里头都是骑兵,野战能力不错,但是城池攻防战嘛,那就差远了,如果不是当时前明把他们主动放进关来,甚至都默许蒙古人占据这些边镇,这些蒙古人都还没办法进入长城呢!”

    “时机成熟了,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夺回来,这里头左右也不过是差一年半载的时间而已!”

    李岩中将一番充满自信的话,也算是奠定了陆军方面对此的基调,那就是陆军方面不认为蒙古人出让这些城池具备什么实际价值。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这点时间,就出让大乾重大利益,那么帝国就是要吃亏了!

    而大乾吃亏,陆军绝不同意!

    帝国的疆域,那是万古圣君带着陆军打下来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枚大乾通宝,都沾着陆军将士的血液!

    不过李岩中将此时却是话头一转,然后道:“当然了,如果他们能够开放马匹供应的话,给他们一点小甜头也是可以的!”

    此时,李岩中将基本上已经是代表陆军提出了陆军方面的看法和意见,那就是原则上,大乾是不能吃亏的,但是蒙古人如果犯傻了,敢对大乾提供大量马匹的话,那么陆军第一个同意!

    只要有了足够的马匹,准备个两三年,陆军方面就具备了北征草原的能力,到时候,一纸协议书也不过是废纸而已,陆军方面相信陛下会非常乐于看见陆军杀上草原,为大乾开阔疆域的!

    简单来说,陆军只要马匹,没有马匹的话,陆军就反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