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一百二十章 接管军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全军缩回比亚威斯克休整之后,斐迪南没有放弃对其它地区的侦查行动,军队中的游骑不停的在比亚威斯克附近地区进行活动。

    就在斐迪南军队抵达比亚威斯后,哥尼斯堡的莫拉克已经接到了斐迪南军队活动的情报,针对斐迪南军队动向,莫拉克在思考之后决定主动出击。

    在热扎维夫带回四千哥萨克骑兵之后,莫拉克手上的军队达到了一万一千余人,而克莱曼与俄国人的接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尽管克莱曼军队回援哥尼斯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莫拉克相信在自己攻打比亚威斯克的时候,斐迪南是不肯能有援军出现的,因为王室援军的路程还比较远。

    事实也确是如此,整个普鲁士的正规军在去除王室卫队之外,只有十万人,而威廉派去北美地区的军队就有两万人,剩下的八万人军队驻守普鲁士各地

    在波西米亚地区有三万人,在西里西亚地区有二万人,东普鲁士地区有一万五千人,西普鲁士地区有五千人,还有一万多的军队驻守在普鲁士全国各地。

    眼下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的军队已经集中到了东普鲁士地区,而其它地区也有反对王室的贵族在活动,这样王室所能做的就是从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抽调军队。

    但是这两个地区一个是刚刚占领不久,王室的统治还没有深入人心,而另外一个地区又是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受外国势力影响较大,所以即便是抽调也不会抽调出太多的军队。

    这样算一算的话,能够用于平定东普鲁士地区叛乱的军队不会超过三万人,当然这些是在王室没有大规模征召士兵的情况下,如果把王室逼急了,王室还能征召出数以万计的征召兵。

    但是眼下可是春耕的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忙着耕种庄稼,要是这个时候征召士兵,那么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莫拉克相信那位小国王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那位小国王不顾人民的怨声载道,否则是绝对不会征召士兵的,而只要自己能够消灭斐迪南的这支军队,那么接下来的战争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就会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

    实际上莫拉克所想的是一点都没错,威廉确实没有在现在这个时候征召士兵的想法,一个原因就是如莫拉克所想的一样,大规模征召士兵无疑是在杀鸡取卵,当然并不是说普鲁士承受不了这种损失,而是这样做会让威廉在国内的声望急速的下降。

    有时鲁士通过战争手段抢夺过来的,那里的人民对普鲁士的统治依然存在反感,而且奥地利对两次战争中失去的这两块地区耿耿于怀,尽管普鲁士与奥地利已经就战争达成了备忘录,但是威廉相信只要有机会那位约瑟夫二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和自己翻脸小】

    【说】

    因此,普鲁士必须派遣一支使团前往维也纳试探奥地利的态度,如果奥地利能够给予普鲁士正面的回应的话,那么威廉不仅可以解放一大批的战力更可以在国际上迫使俄国人做出让步。

    那些俄国人难道真的一位威廉不知道莫拉克的事情背后有俄国人的影子吗?那么多的哥萨克军队真当威廉是傻子啊。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威廉还是让各地的官员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征召一批士兵,威廉给官员的要求很简单,在不影响今年田地收成的基础上尽量的征召一些士兵。

    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接下来就要看东普鲁士打得怎么样了,威廉担忧的想道。

    事实证明军事部的效率还是不错的,在亨利命令各地提供帮助之后,西里西亚前线的一万五千驻军很快的就从西里西亚来到了西普鲁士,原计划这些军队将会和斐迪南的军队而后由斐迪南担任最高指挥官,但是现在斐迪南已经率先前往东普鲁士了,为了不影响计划,亨利在西普鲁士正式接管了这支军队。

    而由勃兰登堡开过来的八千军队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抵达,因此在宣告全军由自己担任最高指挥官之后,亨利亲王率领一万五千军队向东普鲁士进军了。

    尽管亨利对斐迪南私自行动非常的不满,但是眼下东普鲁士的情况已经是如火如荼了,亨利相信凭借着斐迪南的七千人是奈何不了莫拉克的,莫拉克本身就算得上是一位名将,更何况莫拉克在东普鲁士属于本场作战,他有什么底牌,谁都不知道。

    万一斐迪南在莫拉克的手上吃了亏,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王国的利益!所以自己必须率领军队尽快与斐迪南会合,这样想完之后亨利下定了进军的决心。

    亨利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普鲁士呢,其实很简单,亨利亲王作为军事部的主官,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原本威廉是准备由斐迪南统帅平叛军队进行平叛,但是全局必须处在亨利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样看起来好像是有两个主将,其实不然,亨利起到的更多的作用还是辅助与监视,辅助斐迪南军队的后勤辎重,监视斐迪南是否有异常等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