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 第192章 磷光和僧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祖孙二人惊讶的看着纸条。此刻,原本的纸条从中间皱起,分成了三层。

    “这。。。这纸竟然是用三层纸压成的。”朱瞻基惊讶的说道。

    突然,朱棣指着朱瞻基的手指,高声呼喊道:“瞻基,你的手!”

    “嗯?我的手?”朱瞻基被朱棣一嗓子从思考中叫醒,连忙看向自己的指尖。此刻,正有一股股的烟雾从那里升起。

    “怎么回事儿?我的手着火了?”朱瞻基惊诧的看着自己的手指,但又感觉不到任何灼烧的疼痛。他把手指分开,手指上的烟就慢慢飘散了,并没有和想象中一样,燃烧起来。

    朱瞻基心中一动,又试探性的搓了搓自己的手指,果然那股神奇的“烟雾”又升腾了起来。

    “皇长孙殿下,快,奴婢打水来了,快把手放在水里!”郑和尖细的嗓音传了过来。

    朱瞻基一回头,看见郑和正捧着一铜盆的水快步跑向自己。朱瞻基心中一阵感动,在这关键的时刻,能够反应过来要救他的,除了自己的皇爷爷,便是这个忠义的太监。

    “郑公公,不碍事,先别过来。”朱瞻基朗声道,随即抬手示意郑和停步。

    郑和疑惑的停住了脚步,但仍然抱着水盆警惕的看着朱瞻基。

    “郑公公,帮我一个忙,快去寻些厚实的布匹,要至少一丈宽的,大概十丈左右长,能把我和皇爷爷遮挡起来的。”朱瞻基此时却并不紧张,而是神情自若的给郑和下达了任务。

    “这。。。皇长孙殿下,您确定无恙吗?”郑和有些放心不下。

    “放心吧,郑公公,我这边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您速去速回。”朱瞻基又催促道。

    郑和看向朱棣,后者也点了点头,示意他尽快行动。

    “瞻基,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朱棣问道。

    “皇爷爷,孙儿手上的烟尘并非是烧着了,而是因为这纸上,粘有一些白磷。”朱瞻基小心的把纸条放在桌子上,这才回头回话。

    “白磷?什么是白磷?”朱棣好奇的问道。

    “额。。。”朱瞻基一时语塞,他虽然博览群书,但也不知道如何解释白磷这种物质。

    “皇爷爷,这白磷就是一种东西,白色的很像蜡,摸起来软软的,稍微热一点便会燃烧,然后烧起来以后火焰的颜色是蓝绿色的。。。”朱瞻基只能试图一点一点的解释给朱棣听。

    “瞻基,你说的,这不就是磷火吗?我还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兽身上掉下来的鳞片呢。”朱棣听了朱瞻基的描述,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以前我们打仗的时候,会把战死的兵士和战马一同掩埋,时间长了,有时候地面上就会有你说的这东西,太阳一晒,很容易就着了,有时候天气热了,晚上也着,着起来冒绿光。有些老兵便说,那是战死的弟兄们回来了,是你说的这东西吧?”

    朱瞻基惊喜道:“皇爷爷果然见多识广,孙儿所说的正是这种东西。”

    朱棣得意的笑笑:“看来你皇爷爷还不傻,还是见过世面的。可你让郑和去拿厚布做甚?”

    突然,朱棣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望着朱瞻基吃惊的说:“难道是。。。”

    朱瞻基胸有成竹的对着朱棣一笑:“皇爷爷和孙儿想到一起去了,一会儿布匹来了便可以见分晓了。”

    就在这时,郑和已经将厚布拿到了乾清宫。朱瞻基见到布匹,便让郑和带着几个小宦官用布匹搭建起了一个密不透光的暗室,将自己和朱棣围在了中间。

    黑暗中,朱瞻基拿出了那张夹层纸片。

    果然,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忽然出现了一丝绿色的微光,正是来自于那张纸片。在黑暗中,白磷会和空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淡淡的绿光,这是朱瞻基高中时就学过的化学知识。

    纸片上慢慢浮现出几个字来。

    “吾等跟随二爷起事”

    朱瞻基心中狂跳,这句话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他不可思议的看了下身边的朱棣,虽然看不清朱棣的脸,但他知道,自己爷爷此刻心中的震惊不亚于自己。因为他能明显的感受到,皇爷爷抓着自己胳膊的手明显的用力紧握了一下!

    “皇。。。皇爷爷,这。。。”朱瞻基已经不知道如何开口

    “别慌,现在还不能下定论。此事万不可声张。”趁着厚布还未撤下,朱棣在朱瞻基耳边悄声说道,那张纸条也被他紧紧的攥在了手里。

    “孙儿明白。”朱瞻基坚定的点了点头。他熟读历史,怎么会不知道密信牵扯到皇子意味着什么。

    日落之后,朱瞻基满怀心事的离开了乾清宫。宝座之上,朱棣显得也是忧心忡忡,乾清宫大殿内的灯笼散射出明亮的光芒,照在了他的脸上。朱棣却没有任何表情和动作,仿佛和宝座融为一体。

    郑和悄悄的走到了朱棣身边,悄声说道:“陛下,纪指挥使求见。”

    “快宣。”朱棣的眼中瞬间精光四射。

    “皇上口谕,宣锦衣卫都指挥使司指挥使纪纲觐见!”

    纪纲跟随在郑和身后,亦步亦趋的走上殿来。

    “臣,纪纲,参见吾皇万岁,陛下圣躬金安。”纪纲瓮声瓮气的声音在大殿中回想。

    “朕安。纪纲,你可是有了消息。”朱棣的脸上同时显现出两种表情,一是期待,一是担忧,这两种表情同时出现在他故作镇静的脸上,让他的表情显得有些生硬和古怪。

    纪纲抬起头来,压低声音说:“回禀陛下,那沙弥已然招供,这封密信要送到。。。”他突然停了下来,扫视了一眼殿内的宦官和宫女。

    朱棣挥了挥手,屏退了除郑和之外所有的宦官和宫女,然后示意纪纲走上前来。

    纪纲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朱棣身边,贴近朱棣的耳朵悄声说:“那沙弥说,他原不是庆寿寺的僧人。而是个走街的货郎,名唤张狗儿。十天前,有个老头在万寿寺附近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让他去庆寿寺找方丈假意出家。待剃度之后,便有一个寺中僧人来找他,给他了一件新僧衣,让他穿着这件僧衣,一路化缘到京城,把这件僧衣送到了地方,再原路返回,便可以去万寿寺中再去找那僧人,再领十两金子的报酬。”

    “这衣服要送到京城何处?”朱棣追问道。

    纪纲似乎早就知道朱棣要问这句话,连忙又压低了一些声音,缓缓说道:“那僧人说,这衣服要送到高阳郡王府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