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 第222章 沐家兄弟(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瞻基说完此话,却等了半天都没有听到朱棣的回应。

    “坏了,难道是这要求太过分,惹恼了皇爷爷?”朱瞻基心中不由忐忑起来,有些惴惴不安的看向自己的爷爷和奶奶。

    下一秒,映入眼帘的是因为朱棣和徐皇后有些惊讶的面容。

    “皇爷爷?皇祖母?”朱瞻基小心翼翼的问出一句。

    “哦。。。哦。。瞻基啊,你说的这个什么。。。什么农学院,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朱棣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问朱瞻基道。

    “禀皇爷爷,农学院即是专门研究各类作物、树木、花卉种植和养护的通识,还有牲畜家禽、鱼鳖虾蟹的饲养、陪护等等手段的地方。”朱瞻基想了想,尽量用简单的语言给农学院下了一个定义。

    “哦。。。这个好,这个不错。孙儿,你说说,为什么要设置此等地方?”朱棣一下就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接着便问起了缘由。

    朱瞻基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皇爷爷,您还记得,太祖皇爷爷为什么要起兵反抗暴元吗?”

    朱棣捋了捋胡须,正色答道:“朕当然记得,太祖年幼之时,家中贫无片瓦,夜无存粮。至正年间,遇到灾荒,民不聊生,朕的爷爷、奶奶、几个伯伯、叔叔都因为饥寒离世,先皇无奈,只得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后来为了活下去,才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反抗暴元,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吃了无数的苦头,这才创下了我大明万世基业。”

    朱瞻基又问道:“那皇爷爷还记得皇祖爷爷的毕生梦想吗?”

    朱棣想了想,又说到:“先皇在世之时,有一次对我们诸位兄弟说到,他老人家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我大明子民,都能够吃饱穿暖,家家有余粮,户户升炊烟,过上没有饥寒,没有祸乱的安稳太平日子。”

    朱瞻基这才笑着说:“孙儿所说的农学院,便是实现皇祖爷爷宏愿的办法。”

    “哦?怎么说?”朱棣来了兴趣,索性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认真的听了起来。

    朱瞻基胸有成竹的娓娓道来:“皇爷爷,您和皇祖爷爷出生乱世,深知子民稼穑之难。没有一个明君,会不想让自己的子民能吃上饱饭的。而有了这农学院,便可以研究如何顺应农时,如何积肥熟地,如何嫁接硕果,如何饲喂家畜,如何选优育种,如何养育水产。到时候,我大明庄稼产量节节攀升,牲畜家禽肉食可以取之不尽,江河湖海所出皆为食粮,山林硕果四季可食,桑蚕丝绸数不胜数。到了那时,还会有人食不果腹吗?还会有人忍饥挨饿吗?”

    朱棣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大明江山处处五谷丰登,物阜民丰的场景。

    “瞻基,你说的,真的可以这样吗?”

    朱瞻基笃定的答道:“那是自然,从小您就教导我们,要爱惜民力,劝课农桑,粮食田土乃是国之根本,民心所系,不可不察,孙儿可一刻也不敢忘记。孙儿每日苦思,如何才是固本兴农之举,何以才能让百姓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才借此机会,斗胆向皇爷爷进谏,望能够为皇爷爷分忧。”

    “哈哈,好,好。你说的不错,朕心甚慰。朕还真的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能够想的如此深远,有如此济世安民之计。朕明日便将此事提交内阁,着他们几个拟个章程出来,全国征召行家里手,先弄出些有用的手段来,发到各地布政使司去试,待到真出了成效,便让全国都去推行!”朱棣抚掌大笑道。

    “皇爷爷,孙儿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朱瞻基见朱棣兴致盎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想着趁热打铁,一并说与自己爷爷听。

    “哦?好孙儿还有话要说。速速说来,皇爷爷什么都能依你。”朱棣乐不可支,连忙摆摆手,示意朱瞻基把话说完。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皇爷爷,为彰表我大明皇家重农爱民之意,孙儿斗胆提议,每年头次大朝廷议,均议的是助农安邦之策。每年头道圣旨,均为惠民之策,兴农之政。让万千百姓得知,我大明皇室,以民为重,以农为本,所思所做,皆为民生。如此,则万民皆知,皇爷爷福泽深重,以天下为先,德被万物,光耀四方。”

    朱瞻基说完之后,又是深吸一口气,等待着朱棣的回应。

    朱棣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情,半晌才神色严厉的问出一句话来:“是谁教你说的这些话?是姚广孝,还是张玉?亦或是朱能?莫不是他们心中有话,不敢来见朕,借你这小娃娃的口来旁敲侧击?”

    朱瞻基心中一惊,心说为何皇爷爷听了此话,却是如此神色凝重?莫非这其中有哪些话语,触了皇爷爷的逆鳞?

    但既然已经将此话说了出来,朱瞻基也已然释怀,自己提的既然是国计民生之事,只要利国利民,便不怕皇爷爷愠怒。心中大公,便全然无畏。

    他抬起头来,直视自己爷爷的眼睛,坦然道:“禀皇爷爷,以上肺腑之言,皆为孙儿读书所思所想,没有半点旁人之言。孙儿只是想要为大明百姓做一点好事,请皇爷爷明鉴,若是觉得孙儿说的不对,孙儿请皇爷爷治罪。”说罢便是主动跪了下去。

    听了朱瞻基的慷慨之言,朱棣和徐皇后对视一眼,这才放下心来,伸手将朱瞻基扶起。

    朱瞻基疑惑的看着眼前笑吟吟的爷爷和奶奶,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徐皇后笑着开了口:“瞻基啊,别怪你皇爷爷谨慎。你还小,你皇爷爷也是怕有些人别有用心,借你的身份旁敲侧击,左右朝政。这下便好了,这都是我们瞻基天资聪慧,自成一家之言,陛下,您放心了吧?”

    朱棣笑呵呵的说:“放心了,放心了。朕只是试探一番。朕也知道,朕这好孙子所言,这朝堂之上,便没有几人能说的出来!朕这孙子天下难找,哈哈哈。。。”

    朱瞻基有些无语,闹了半天,自己的爷爷不是觉得自己说的不好,而是生怕有人利用自己和爷爷亲近,传出一些信息来误导爷爷,左右朝政。看来自己的爷爷心中,还是接受了自己的这些建议的。

    朱棣笑毕,又是抓着朱瞻基的手问道:“公事说完了?那好孙儿自己的事情呢?”

    朱瞻基疑惑道:“孙儿没什么私事啊?”

    朱棣惊讶道:“瞻基,难道你立了如此大功,却不想为自己求些什么奖励吗?”

    朱瞻基这才恍然大悟,只好实话实说:“皇爷爷,孙儿觉得自己为您,为大明做些什么都是恰如其分,唯有尽力而已,真的没有想过为自己求些什么。若是皇爷爷真的要赏。。。”

    “你说,要什么爷爷都给你。”朱棣脸上带着笑意盯着朱瞻基,想要看看他最想要的是什么。

    朱瞻基的目光扫过桌面,突然说道:“那便把这桌上的两只鸭腿赏给孙儿吧,孙儿从进门便喜欢的紧,一直想吃哩。”

    朱棣愣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朱瞻基的意思,不禁抬头大笑道:“我的乖孙儿,好,好,爷爷都给你。爷爷今后把这鸭腿都留给你好不好,哈哈哈。”

    朱瞻基见把爷爷逗乐了,便忙不迭的去撕那考的油汪汪的两只鸭腿,从进门到现在,水米没沾牙,他是真的饿了。

    就在他大嚼特嚼鸭腿的时候,朱棣却突然停下了筷子说:“瞻基啊,等会儿用完膳,朕想让你见几个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