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 第234章 抽丝剥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趁着宦官去朱高燧府邸传旨的当口,朱棣询问张玉和顾佐道:“诸位爱卿,对这事儿可有什么想法?”

    顾佐刚想张口,手却被张玉在下面拽了一下,他马上反应了过来,以最快的速度放弃了这个念头。

    “臣子妄言皇帝家事,大罗金仙来了也得翘辫子!”顾佐想到自己刚才的行为,吓得冷汗都流了下来。

    张玉已经是老油条了,把和朱棣之间的分寸拿捏的很好:“臣认为,此事涉及皇子,还需慎重,三皇子来之前,臣等不宜妄言,待三皇子将此事原本说清,陛下自有圣裁。”

    朱棣笑了笑,他当然明白张玉的这种场面话意味着什么,自己刚才也算是病急乱投医,竟然问起了臣子关于皇子相关的事情,这种事情,作为臣子,谁敢多言?

    朱棣只得将头又转向了朱瞻基,换了个语气问道:“瞻基,你还有什么发现,说来听听。”

    朱瞻基此刻正埋头将所有来自云南、四川和其他押送建文帝路线所经过行省的奏章逐一挑拣出来,准备从这其中搜寻一下蛛丝马迹。

    听到自己皇爷爷的问题,朱瞻基只得应道:“皇爷爷,孙儿现在还没有头绪,但孙儿已将三叔他们需要经过的省份的奏折挑选了出来。孙儿觉得,许是从地方官的奏报上面找出什么线索来。”

    朱棣想了一会儿,忽然恍然大悟:“瞻基,你是说,去看行省上报的循文?”

    朱瞻基点点头:“皇爷爷圣明,太祖爷有旨意,凡藩王、皇子过境,地方官不但要去叩迎,而且还要把这见面的情形写成循文,加急送到京城,以备天子掌握藩王皇子们的行踪。孙儿觉得,可以从这里入手。”

    朱棣大喜,朝着下面的奉御们一挥手:“来人,都去帮皇长孙整理奏疏。凡是皇长孙挑出来的,都按照他说的去放好,等朕来看!”

    有了宦官们的加入,朱瞻基的工作量明显减轻,不一会儿就将相关的奏折整理了个七七八八。

    就在朱棣准备和朱瞻基一同研究这些奏折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变故。

    去朱高燧家传旨的小宦官连滚带爬的回到了乾清宫,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不已的消息。

    “陛下,三皇子他。。。”

    朱棣心知不妙,连忙催促道:“他怎么了,快说!”

    那小宦官稳了一下呼吸,又惊慌失措的报道:“三皇子他。。。他昨夜出了府邸没有回来,现在已经不知去向!”

    朱棣被这个消息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怎么会不知去向?你们问清楚了没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那小宦官战战兢兢的说道:“启禀陛下,奴婢到三爷府上的时候,正碰上他府里老管家在训斥下人。奴婢上前表明了来意,从那老奴口中才知道三爷昨儿晚上说要去秦淮河边走走,就带了两个家丁出去。今儿早上三爷没回来,派人去寻,才发现两个家丁死在了河边的一艘蒿子船上,三爷却不知去向了!”

    “真是混账,那些奴才怎么胆敢让老三这般肆意妄为?”朱棣气的大骂起来。但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兵士被杀,老三出逃,建文造假,这三件事同一天发生,显然不是偶然,更像是有人设了个局,从中谋利益。

    想到这里,朱棣随即便恢复了平静,对顾佐下旨道:“传旨三班和守备衙门,京城即刻戒严,关闭城门大索,一定要找到三皇子,把他给朕全须全尾的带回来。”

    又转头对张玉说道:“世美,你去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传朕的圣旨,让五城兵马司和十八卫日夜戒备,有了异常可以临机处置。”

    二人行礼答道:“谨遵陛下圣旨!”随后便退了出去办差。

    朱棣又对郑和说道:“去把纪纲给朕叫来,都什么时候了,锦衣卫居然还没有传来消息,怕是又犯了老毛病,懈怠起来了。”

    这时,一直在埋头研究奏折的朱瞻基忽然抬起头来,轻轻的舒了口气说道:“找到了。”

    朱棣连忙赶到朱瞻基身旁,连声问道:“大孙儿,你找到什么了?是你三叔他们的行踪吗?”

    朱瞻基轻轻的点了点头:“禀皇爷爷,正是三叔他们的行程。”

    “快些拿与朕看。”

    朱瞻基拿出了挑出来的几份奏折双手递给朱棣,说道:“皇爷爷请看,这份是云南布政使司的,落款是二月初十,和三叔奏折上写的分毫不差。”

    “嗯,确实是。”朱棣也看到了落款,点点头让朱瞻基继续说。

    朱瞻基又拿出来了五份奏折,用手指着说:“这几份都是沿途地方官写上来的,和咱们算出来的基本没什么差别,三叔他们用了十天左右,到了四川境内。”

    “四川山高路陡,老三他们走的慢点,也是正常。”朱棣大概算了一下,也没发现什么端倪。

    “皇爷爷说的极是,孙儿也是这般想的。但是孙儿发现,到了四川境内,三叔他们行路的速度,却是有些加快了,不到七日,他们竟已经到了泸州府。”朱瞻基拿着另外的两份奏折说道。

    朱棣拿过几份奏折,在地图上进行着核算,确实也发现了疑点。进入四川境内,朱高燧的行进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平日里十天的路程他们不到七天就走完了,平均下来,每日要行路一百六十多里。

    “瞻基,你继续说。”朱棣的眉头明显的皱了起来。这突然加快的脚步,代表着什么?是被人追杀?还是着急回京?还是。。。因为收到了什么消息?见到了什么人?

    朱瞻基停了停,又拿出了最后两份奏折:“皇爷爷,这一份是重庆府报来的,三叔他们在二月二十九日,到达了重庆府,修整了一天时间,于三月初一一早便离开了。”

    “然后”,朱瞻基打开了手中最后一份奏折。

    “五天之后,夔州府上报,三叔他们一行人,到了境内。但奇怪的是,整整五天时间,三叔他们都没有任何音讯,而在这之后的第五天,夷陵府才又出现了奏报。而这中间的时间,各地方都没有见到过三叔,这便有些奇怪了。”

    “五天。。。”朱棣口中念着这个数字,转身又去图上找寻着什么。半晌,朱棣才将目光锁定在图上的一个点上。

    那里写着三个字:“瞿塘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