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149章 招兵地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S:第一更送到,今日两更——第二更努力争取更正文,来不及的话就更外章。求月底月票。)

    “探花郎啊,我不去啊,我说什么都不去了啊。”陆万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着张大少爷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道:“探花郎,我舍不得离开你啊,你还是带我去蓟门吧,你叫我当牛做马都行,只要你别让我离开你!如果实在不行,你就让我在京城当一个穷京官吧,我宁愿每个月抱着七石粮食的禄米苦巴巴过日子——这辈子也不想再去辽东了啊!”

    “陆年兄,你听我说完再哭也不迟吧?”张大少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弯下身去想把陆万龄搀起来。可陆万龄拼命挣扎,说什么都不起来,还嚎啕大哭着说道:“探花郎,你如果一定要让我去辽东,我就跪死在你面前,说什么都不起来!我宁愿跪死在你家里,也不肯再去辽东了,建奴如果在战场抓到我,那可怎么办啊——?!”

    “我就叫你听我说完嘛。”张大少爷无奈,只得拍着陆万龄的头顶说道:“你放心,这次我不是叫你上前线,是打算让你去山海关,辅佐我的岳父熊廷弼熊大人,替他出谋划策,抵挡那些明枪和暗箭,解决他所不能解决的麻烦。只是让你去动脑子,不是让你去拼命,明白不?”

    “真的?”陆万龄总算止住哭泣。张大少爷点头,笑道:“陆年兄,这你可就不好够意思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你怎么还这么不相信我?放心,决不骗你,只要你把我的岳父大人辅佐好,等到我把新军训练完了,重回辽东的时候,就把你要回来。等有机会,我再保举你做兵部武选司的主事,怎么样?”

    “兵部武选司?是不是那个京官四大肥差之一的兵部武选司?”陆万龄眼睛大亮。张大少爷微笑点头,表示无错,陆万龄这才一跃而起,拱手作揖的说道:“多谢探花郎提拔,多谢探花郎,下官这就回去安排,收拾行李,明天就随着熊大人出发去山海关!”

    “去吧,把东西收拾好晚上再来找我,我还有一些事要给你交代。”张大少爷笑着挥手驱赶。陆万龄千恩万谢的拜谢而去,旁边头一天已经和张大少爷正式拜堂成亲的熊瑚却嘟起了小嘴,向张大少爷埋怨道:“相公,你可真会异想天开,派这么一个窝囊废去辅佐我父亲,能有什么用?就他这德行,去了还不如不去小说

    “娘子,这个道理你就不懂了,垃圾其实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张大少爷搂过爱妻,在她脸是轻轻一吻,微笑着解释道:“不错,陆万龄的人品是烂了点,贪财怕死又喜欢拍马屁,还几乎没什么骨气胆量,别人只要随便一吓,他就能尿裤裆。可他也有拿手的本领,比如象察言观色、溜须拍马、背后捅刀子、给人下绊子——这些都是你父亲我的岳父最欠缺的。我让他去辅佐你的父亲,不仅可以弥补你父亲脾气过于暴躁刚直的缺点,必要时还可以及时把消息送给我,让我亲自为岳父大人解决棘手问题,这个差事,我手下比较可靠的人里面,也就他最适合了。”

    “既然他胆小又没骨气,那要是他背叛了你和我父亲,怎么办?”熊瑚担心的问道。张大少爷一笑,答道:“放心,这小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升官发财捞银子,这些我都能给他,可你父亲在辽东的敌人却办不到,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哼,难怪你和他一见投缘,果然都是一丘之貉。”熊瑚这才放下心来,娇嗔着打了两下,就势依偎进了张大少爷的怀里,闭着大眼睛任由张大少爷亲吻。过了许久后,熊瑚又柔声问道:“相公,我父亲明天出发去辽东上任,你什么时候出发去上任?”

    “后天,六月初一。”张大少爷低声答道。熊瑚的娇躯一震,情绪低落的问道:“不能再等几天吗?我们五月二十八才刚成亲,你六月初一就要……。”

    “娘子,我也舍不得在这时候离开你啊,可时间实在太紧了。”张大少爷歉意的在爱妻红唇轻轻上一吻,低声说道:“我已经向朝廷请旨,先到山东去招募四千新兵再去蓟门上任,必须在六月底以前完成,时间太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还有,山东今年第一批种植的红薯也到了收获季节了,宋应星还在山东等着我去检查红薯收成,如果效果好,我们还得商量怎么在北方扩大和推广种植,还有商量试种玉米和土豆,这些都是事关国运的大事……。”

    “别说了。”熊瑚用小手捂住张大少爷的嘴,强作笑容道:“我的相公是做大事的真英雄,真豪杰,我这个妻子的,对你最大的支持应该是相夫教子,不是拉你后腿,你去吧,不用担心我。”说到这,熊瑚嫣然一笑,又补充道:“再说了,我现在也该知足了,昨天晚上我们拜堂的时候,我可在红布下面清楚的看见——堂外英话,就叫狗薯吧。”于是乎,张大少爷这只大飞蛾又是一翅膀扇下去,中国北方种植的红薯也多了一个大名——狗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既然你们光靠种红薯,今年就能吃饱饭了,那剩下的半年,你们又打算种什么?还有没有兴趣继续种少爷我从西洋带来的东西?”张大少爷又追问道。佃农纷纷答道:“少爷放心,你叫我们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我们相信少爷不会害我们。”还有人叫道:“少爷派来的宋先生已经说了,下半年他要让我们种花生、洋芋和玉米,我们收红薯的时候,已经在点玉米了。为了教我们种玉米,宋先生还特别从吕宋国请来了两个洋先生,一点一点的教我们。”

    “宋应星果然是实干家。”张大少爷满意点头,问道:“那宋先生现在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不?”

    “宋先生在老赵庄那边。”一个知情的佃农答道:“听说俺们山东的大官都来了,宋先生领着他们去看俺们临清种植的狗薯,想把狗薯带到山东其他的地方种植,听说他们还打算拿一石粮食换一百斤狗薯的种薯,带到山东的其他地方去种。宋先生叫我们别急着换,说是价格还能涨点。”

    “很好,马上老赵庄,希望登莱巡抚孙元化也来了。”张大少爷点头,先向张石头等人吩咐一句,又转向佃农人群笑道:“老乡们,你们都回去忙活吧,记住,你们的狗薯一定要留足来年的种子,多听宋先生的话,他教你们留种子,你们就怎么留!还有,给我也留几万斤种子,少爷我也拿粮食和你们换——两斤粮食,换你们一斤狗薯种子!”佃农们的欢呼声中,张大少爷一行全部上马,一个抱着一个红薯啃着,快马加鞭的继续赶往老赵庄。

    马不停蹄的赶到临清近郊的老赵庄,宋应星和张大少爷两个看家的亲舅舅果然正领着一大群官员在田地里考察佃农收获红薯。张大少爷快马冲到面前,立即认出这些官员中有不少熟人,什么漕运总督郭尚友、山东巡抚赵彦、布政使熊文灿、按察副使??、东昌知府华敦复、兖州知府孙朝肃和东昌推官解学龙……,官员多得名字叫都叫不过来。除此之外,登莱巡抚孙元化又赫然在列——很明显,他这是来解决小冰河期导致军屯粮食减产的问题了。

    “探花郎?!”临清知县陈显际第一个发现自己治下跑出去的朝廷大员归来。惊叫声中,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迎了过来,争先恐后的向张大少爷道喜,恭祝张大少爷荣升巡抚,半只脚踏进封疆之列。张大少爷跳下马一一还礼,好不容易客套完了,张大少爷二话不说就一把抓住登莱巡抚孙元化,向孙元化恳求道:“孙巡抚,和你商量一件事情,这次朝廷下旨,让我在山东招募士兵组建新军,我打算到你治下的一个县去招募,希望你能行个方便。”

    “到下官的治下招募兵员?”孙元化面露难色,答道:“张大人,不是我不好说话,可是我掌管的登莱水师也需要大量兵员和民夫,你如果打算从登州、莱州和威海这些地方招募兵员……,对登莱军队就有点影响了。”

    “放心,登州、莱州和威海这些地方的士兵,我一个不要!”张大少爷斩钉截铁的答道。孙元化一楞,又问道:“那张大人你打算从登莱的什么地方招募士兵?我的治下,也就这几个州县的人口多一点啊。”

    “胶州!”张大少爷沉声答道:“这一次征兵,山东其他州府县镇的士兵,我一个不要——全部要胶州兵!”

    “胶州?”孙元化满头的雾水,心说临清张狗少放着家乡兵不要,干嘛要盯上胶州兵?那地方又穷又偏僻,几百年都没打过仗了,更没有什么在卫所训练过的老兵种子,连上过战场的民夫都没有,招募再多士兵去也是一群新兵蛋子,根本顶不了什么用啊?不过也正是如此,孙元化很快就笑着说道:“如果是胶州的话,那没问题,那地方离登莱太远,就算征调民夫也征不到那里,我叫胶州知州方时化全力协助于你。”

    “既如此,那就多谢孙大人了。”张大少爷松了口气,赶紧行礼道谢。陪同张大少爷回山东的宋献策则满头雾水,找机会向张大少爷问道:“东家,你放着临清的家乡兵不要,怎么跑去胶州征兵?你难道没有想过,如果你在临清征兵,招募来的兵员肯定大部分是你家的佃农子弟,指挥更方便,用起来也更放心

    “宋师爷,你不懂,但将来你就会明白了。”张大少爷摇头,心说我总不能告诉你?几百年后,有一位前伟后毁的大人物就是用胶东兵横扫东北打赢辽沈战役,还有一支胶州子弟兵先打塔山拼命战,又打抗美援朝战吧?——至于我的家乡兵,当亲兵还差不多。(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