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160章 狗少也有犯错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象买办一样在魏党和保皇党之间来回穿梭了几天,魏忠贤和张嫣的交易终于在张大少爷的撮合下达成——性格刚烈的张嫣打落牙齿和血吞,含着眼泪接受了魏忠贤开出的三个苛刻条件。魏忠贤大喜之余,终于开始想方设法的在客巴巴面前活动,劝说老情人接受,而客巴巴在收了张嫣一对夜明珠与一对昆冈玉(和田玉)玉佩后,终于也是吐出了口风,“小蹄子,生就让她生吧,以后再敢和姑奶奶做对,她就算生出来,姑奶奶也要让她的小崽子塞回她的肚子里!”

    答应归答应,客巴巴也不是吃素的,她听从儿子侯国兴的建议,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把她的一个本家侄女塞进宫里,册封淑妃!张大少爷把这个要求转递给张惟贤和朱纯臣等人后,几个铁杆保皇党差点没把鼻子给气歪了,不管张大少爷怎么劝说,说什么都不肯答应,甚至在张大少爷被逼急了扬言撒手不管,担心女儿和外孙安全的张国纪才加入张大少爷阵容,可张惟贤和朱纯臣还是咬着牙齿不肯答应。最后向来喜欢在躲着背后阴人的张大少爷实在没办法了,这才向张惟贤和朱纯臣说了实话——侯国兴向客巴巴提的提议,其实是张大少爷买通了侯国兴的狐朋狗友,拐弯抹角给客巴巴出的馊主意!至于原因么,张大少爷没说,让张惟贤和朱纯臣等人自己去猜。

    “你想挑起魏忠贤和客巴巴内讧?”张惟贤眼睛一亮,第一个醒悟过来。张大少爷则把脸一沉,义正言辞的说道:“张国公,你怎么把我想得这么坏呢?九千岁是我亲爹,奉圣夫人是我干娘,我这个做儿子纵然再怎么不孝,也不可能干出挑拨父母不和这种天理不容的事情吧?我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自对亲爹干娘的一片孝心——亲爹的侄孙女进宫当了贵妃,享受荣华富贵,难道亲娘的本家侄女就不能进宫当一个淑妃?也享受享受荣华富贵?张国公你竟然误会我是想挑起亲爹干娘不和,简直太让我伤心了。”

    “滚你的蛋!你小子在我面前还装?”素来儒雅严肃的张惟贤难得开口骂人,脸上却不见怒色,尽是笑容。朱纯臣和张国纪两人也这才醒悟过来,大笑着向张大少爷拱手行礼,“探花郎,高!果然是高!估计要不了多久,皇宫里就要有好戏看了!”

    很可惜,张大少爷注定是没福气欣赏好戏了,魏忠贤和张惟贤秘密见面,互相口头承诺正式达成交易后,张大少爷就得准备着返回蓟州了。在临走之前,张大少爷原本希望能和张嫣见上一面,亲自向张嫣询问一些机密大事,不曾想通过张国纪把消息带给张嫣后,张嫣却一口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且让张国纪带给张大少爷一句原话——叫张大少爷不要胡思乱想,张大少爷对大明的功劳和忠心,张嫣永远都不会忘记!

    面对张嫣这个模棱两可的答复,张大少爷简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可张大少爷又没胆子闯进坤宁宫去当面质问张嫣,无奈之下,张大少爷退而求其次,向张惟贤提出希望能见梅清韵一面。不曾想梅清韵拒绝得更干脆,直接让张惟贤告诉张大少爷,叫张大少爷把她忘掉,以后也不要再见面了。张大少爷再次傻眼,实在搞不懂自己到底是在那里得罪了梅清韵,但是张大少爷的行程安排得太紧,没时间去和梅清韵过多纠缠,只得打算下次回来再想办法收拾这个炸毛的小丫头。

    九月初三上午,张大少爷离开京城返回蓟州,临行前,张大少爷到皇宫向魏忠贤辞行,在承天门前等了个小半个时辰,魏忠贤从宫里出来。父子二人见面,张大少爷磕头行礼,祝愿魏忠贤长命百岁,多福多寿,魏忠贤也嘱咐张大少爷多多保重身体,不要为了公事累坏了身体。互相客套完了,张大少爷刚要告辞,魏忠贤却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说道:“对了,猴崽子,你来得正好。咱家差点都忘了。今年六月你去胶州征兵,是不是写了一道奏章,为前任陕西道御史高鸿图说情,希望咱家能宽恕高鸿图?”

    魏忠贤不提,张大少爷还真的差点忘了这事,如今提起,张大少爷赶紧答道:“回亲爹,是有这事情,高鸿图弹劾陕西延安府税监李郎李公公勾结地方官府,假借开矿之名勒索百姓,敲诈地方富户,结果都察院核查并无此事,亲爹你就罢了他的官职,戴罪还乡待参。后来孩儿到了胶州后,高鸿图为孩儿提供了不少帮助,又捐助了一批粮食银钱助军,孩儿看着这个份上,还有念着一点山东老乡的香火之情,所以就写信请干爹原谅他这一次,给他一个机会重头再来。”说到这,张大少爷偷看一眼魏忠贤脸色,试探着问道:“怎么?亲爹你觉得孩儿这事做错了

    “没有,咱家没怪你。”魏忠贤摇摇头,沉声说道:“昨天晚上陕西巡抚胡廷宴送来急报,被高鸿图弹劾的延安府税监李郎,已经被人杀死了。”

    “被人杀了?凶手查到是谁没有?有没有捉拿归案?”张大少爷吓了一跳,心说我这个高老乡可真够倒霉的,这回只怕又得背上一个雇凶杀人的嫌疑了。还好,魏忠贤很快就说道:“陕西奏报,凶手是陕西延安府府谷县的一群农民,为首的两个叫王嘉胤和吴延贵,他们带着一群农民造反作乱,攻占了府谷县城,不光是杀害了李郎公公,还杀了府谷县令,陕西巡抚胡廷宴已经出兵三千平叛了。”

    “陕西农民起义?!”张大少爷打个寒战,马上就联想起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一帮猛人。想到这里,张大少爷赶紧说道:“亲爹,这事情可不能放纵,陕西那子,摇着头把银票塞还高鸿图,又说道:“你到了延安上任以后,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这些银子带到陕西去,说不定能解你一次大难。”

    见张大少爷执意不收,高鸿图也不好意思坚持,只得讪讪的收回银票,又说道:“探花郎,这次你可千万得帮我的忙,老哥我是御史出身,弹劾参人是拿手好戏,可是这安抚百姓和剿灭乱贼却是从来没干过。魏公公也说了,探花郎您是我大明难得的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叫我去陕西上任前先来蓟州请教平乱之策,还请探花郎千万不吝指点。”

    “老哥客气,我那算得上什么文武双全?”张大少爷难得说了一句大实话,又严肃说道:“不过如何剿灭府谷贼乱,小弟倒是有八个字送给老哥——首恶必办,赋税莫征。”

    “首恶必办?赋税莫征?请探花郎详细指点。”高鸿图虚心请教道。张大少爷答道:“首恶必办,意思是府谷贼乱几个带头人,象王嘉胤和吴延贵这些反贼,在朝廷大军的围剿下,不管他们是否降伏,都必须处死!千万不能死抱圣贤学说,给他们什么改过自新的机会,要杀一儆百,杀鸡儆猴!要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其他的反贼就会生出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心思,抱着侥幸心理再次聚众作乱,导致局势糜烂,不可收拾。所以一句话,带头的必须得杀,最好是用计骗得他们投降,再把首恶活剐!要让心怀叵测的宵小鼠辈心生胆怯,不敢生出二心!”【1】

    【6】

    【6】

    【小】

    【说】

    “杀俘?!”高鸿图打了一个寒战,心说怪不得有人在背后把我这个老乡叫做‘小白起’,果然是心狠手辣!张大少爷则接着说道:“第二条赋税莫征,意思是老兄你到了延安之后,千万不能追着百姓征税,你要知道,陕西连年干旱,老百姓都已经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还有什么银子钱粮交税交赋?朝廷又一时半会拿不出钱粮赈济,你还逼着百姓交税交粮,不是把百姓逼到反贼那边么?”

    “不收赋税?”高鸿图目瞪口呆,惊讶问道:“那我怎么向朝廷交代?”

    “高老兄,你是陕西道御史,在陕西呆了好几年,陕西这些年来有那一次是把赋税钱粮向朝廷交足了?朝廷又下旨责办过那一个交不足银子钱粮的县府官员?”张大少爷微笑着反问道:“你以为朝廷真不知道府谷贼乱的真正起因?连年干旱又从未赈灾,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的了,能不造反么?可朝廷又因为平定贵州苗乱和辽东建奴需要大批的钱粮,实在挤不出粮食银子赈济陕西,不得已,九千岁只好对陕西的税赋征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着法子的减少百姓负担,陕西连旱六年才一直都风平浪静。只是今年旱得实在太厉害,还闹起蝗虫,听说府谷一带连树皮草根都吃完了,贼乱才最终闹了起来。所以你到了延安府以后,只管放心大胆的免税免赋,安抚百姓,朝廷绝对不会追究你的责任的。”

    “那我何不如直接向朝廷请旨,请朝廷直接免了延安府今年的赋税,那不是更直接方便?”高鸿图疑惑问道。张大少爷也不客气,直接喝道:“老兄你傻啊?你敢向朝廷请这道旨,九千岁就能把你臭骂一顿,还非得逼着你征收赋税——延安府有贼乱就免税,那不是等于告诉其他州府,只要治地里有贼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向朝廷请求免税了么?你这个道御史还能不明白地方官员那些弯弯绕?到那时候,地方官府有意纵容,贼乱想不扩大都难!只有你自己变着法子免税,九千岁才会睁只眼闭只眼放你过去!”

    “多谢探花郎指点,愚兄蠢钝,还真没想到这点。”高鸿图擦了一把汗,心说难怪这个张好古年纪还没我一半,就已经爬到巡抚的位置上,这种揣摩上意的玲珑心思,我这辈子恐怕都学不到。

    军情如火,高鸿图不敢久呆,只在蓟州住了一夜,向张大少爷讨教了一下平叛治军的具体细节,还有商量好明年在陕西推广种植狗薯,第二天清晨便告辞出发,重赴陕西上任。临别的时候,迟疑了许久,张大少爷终于还是向高鸿图说道:“高大人,这次你赴延安府上任,有一个人,你得注意一下。”

    “什么人?”高鸿图随口问道。张大少爷答道:“他的名字叫李鸿基,是延安府米脂县驿站的驿卒,你上任之后,应该立即把他抓起来。”

    “为什么?他做了什么大案吗?”高鸿图莫名其妙的问道。

    也是该来有事,张大少爷如果直接说自己看李鸿基不顺眼,想把他砍掉,那么高鸿图为了报答张大少爷的脱罪起复大恩,说不定到了延安府二话不说就真把那叫什么李鸿基的一刀宰了。可是张大少爷考虑到高鸿图是维持法纪的道御史出身,无缘无故的叫他无辜杀人,只怕他难以接受,所以稍作盘算后,张大少爷鬼使神差的说道:“高大人你也知道,我和东厂、镇抚司的关系都不错,我无意中从他们的缇骑口中得知,这个叫李鸿基的驿卒和反贼王嘉胤、吴延贵有一些勾结,有可能和这两个反贼勾通消息,为了安全着想,你上任后最好立即把这个人给收拾了。”

    “多谢探花郎指点,愚兄明白。”高鸿图一口答应,心里却完全领会错了张大少爷的意思,“这个探花郎老乡对我真的没话说,通过东厂、镇抚司知道李鸿基是反贼王嘉胤、吴延贵的同党,就事前给我提醒。等我上任后,是得立即把这个李鸿基抓起来——严刑拷打,逼问反贼王嘉胤和吴延贵的动向!”(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