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216章 大明毒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S:周一到了,求票和月票。)

    朝鲜沦陷后的局面,似乎正在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调查朝鲜沦陷案的钦差刘若宰离开京城才两天,熊廷弼和辽东巡抚就又上了一道联名弹劾毛文龙的奏章!在这份奏表中,熊廷弼明显表示出了一种冲天的怒气,怒骂毛文龙贻误军机,坐视朝鲜沦陷而不向熊廷弼这个节制三方的辽东督师禀报,导致朝鲜孤立无援,致使被建奴征服,最终还导致熊廷弼两年来苦心经营的三方布置方略流产,经济已经接近崩溃的建奴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军事封锁与经济封锁一起前功尽弃!同时熊廷弼还厉言弹劾毛文龙不听调遣、多次违反军令和杀良冒功等多项罪名,与辽东巡抚一起,奏请朝廷将毛文龙斩首问罪!

    平心而论,除去贻误朝鲜军机这一条,熊廷弼弹劾毛文龙的其他几个罪名其实都是事实——关于这点,包括张大少爷的拜把子兄弟宋金都可以做证,宋金掌握的东厂秘密情报网络早有报告,说自熊廷弼上任后,毛文龙确实多次违反军令,不肯听从熊廷弼的调遣,杀良冒功的事也没少干,可这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军队里的常事——当年狗少第一次到辽东的时候,辽东众将又有几个服气张大少爷?包括满桂和马世龙这样的名将在内,开始对张大少爷都是抱着不肯合作的态度,直到张大少爷在锦州展露出自己不搞阴谋诡计不舒服斯基的本性,还有能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的所谓美德,满桂和马世龙等将才开始对张大少爷心悦诚服起来,张大少爷也才能够如臂驭指一般指挥军队。而脾气暴躁的熊廷弼不仅没有张大少爷阴忍的性格与圆滑的手段,更因为王化贞一案,与毛文龙有一些理不清扯不明的恩怨,同样脾气暴躁的毛文龙自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听从熊廷弼的调遣,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也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结果。这么一来,自然也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肯定又是那小子的在忽悠,在挑拨离间!”看完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的联名奏章,张大少爷气得破口大骂,当着魏忠贤的面都是吼声如雷,“我那个岳父,也是越老越糊涂了,建奴攻打朝鲜这么大的事,毛文龙胆子再大,也不敢故意隐瞒军情吧?听那小子的几句谗言,就把所有责任推到毛文龙头上,这不是想把毛文龙逼反么?”

    “猴崽子,看来你和咱家一样,都严重忽视了你岳父和毛文龙之间的矛盾了。”大概是习惯了手下之间的狗咬狗,魏忠贤此刻竟然比张大少爷还要冷静,枯瘦的手指敲打着太师椅扶手,缓缓说道:“咱家这两天也仔细考虑一下,觉得刘若宰这次去辽东,十有八九是查不出真所有相的。毛文龙自称五次派出信使求援,都渺无音信——如果毛文龙没有说谎的话,那么那五个信使肯定已经被人灭口了!死无对证,刘若宰想查也无处可查,查不出真相,毛文龙就得背上这口黑锅,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唉,如果你的岳父和毛文龙的脾气都不是那么暴躁,都能够冷静下来,这事也不会弄成这样了

    “父亲,孩儿可以拿脑袋担保!”张大少爷气急败坏的说道:“我岳父熊廷弼,还有毛文龙,都不会故意贻误军机,坐视朝鲜沦陷!有问题的,肯定是那小子!”

    “咱家当然相信你的话。”魏忠贤点头,又无奈的摊手说道:“咱家也不相信你那个狗熊脾气的岳父和毛文龙能够干出这样的事,可证据呢?你拿不出证据证明是那小子搞的鬼,咱家又拿什么罪名收拾他?不管怎么说,咱们大明是个讲理的地方,他也是一个三品大员,没有确凿的证据,咱家也没办法把他下狱问罪啊!”

    张大少爷哑口无言,没有确凿的证据,张大少爷确实是拿那位辽东巡抚无可奈何——魏忠贤够牛了吧,杀杨涟杀左光斗,也得污蔑他们一个收受王化贞贿赂的罪名,而不敢什么罪名都不给,直接就把他们给宰了。无可奈何之下,张大少爷只得垂头丧气的说道:“希望刘若宰到了皮岛之后,能够找到证人证明毛文龙确实五次派出了信使求援吧。”

    “刘若宰就算找到了这样的证人,作用也不大,最多只能够证明毛文龙的清白。”魏忠贤慢条斯理的说道:“可那个辽东巡抚如果一口咬定他没有收到求援书信,毛文龙又拿不出证据,证明他的求援信已经送到了辽东巡抚手里,那这个案子还会是一个无头案。辽东巡抚照样可以推说是海上风浪,或者建奴截杀信使,导致信使无法将求援书信送到宁远,从而摆脱责任。——至于想找到证明辽东巡抚已经收到求援信又故意瞒报军情的证人或者证据,那你是想都别想,这种抄家灭族的大罪,只要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杀光所有知情人,更何况那小子?”

    “父亲所言极是,如果我是他,我肯定也会这么做。”张大少爷摇头晃脑的叹气,承认老谋深算的魏忠贤言之有理。无可奈何之下,张大少爷只得向魏忠贤求援道:“父亲,那依你看来,这事应该如何是好?”

    “还能有什么办法?糊涂帐就糊涂算呗。”魏忠贤阴阴的说道:“追查此案的钦差已经派出去了,如果能查到真凭实据,当然最好,就算查不到什么真凭实据,刘若宰想给毛文龙证明清白还是很容易的。到那时候,咱家先保住毛文龙这个难得的猛将,再随便找个借口,把那个小子给一撸到底,剥夺他的兵权,贬为平民,慢慢找借口和他算帐,怎么着也得把他千刀万剐,才能消咱家的心头之恨!哼,咱家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也不傻!”

    “父亲英明,在没有办法找到证据的情况下,也只有用这个徐阶杀严世蕃的法子了。”张大少爷大喜,又说道:“不瞒父亲,其实兵部的王堂官,还有工部的徐光启和几个御史,都怀疑是这小子从中捣鬼,朝廷里头脑清醒的也不少,父亲你这么收拾他,他们肯定赞成,还全力配合。”

    “很好。”魏忠贤点头,又来,开始整治嫌疑最大的辽东巡抚了。

    身为张大少爷的义父,魏忠贤的心狠手辣和手段卑劣可远在张大少爷之上,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魏忠贤借口辽东巡抚半年前的一道奏章上有两个错别字,指示阉党御史出面弹劾辽东巡抚大不敬;同时怒不可遏的兵部尚书王永光也亲自上书,弹劾辽东巡抚涉嫌贪污军饷,吃空额喝兵血;还有张大少爷的另一个铁哥们高第也从家乡送来奏章,弹劾辽东巡抚利用高台堡马市之便,涉嫌资敌。另外还有不少阉党官员也在魏忠贤的授意下,弹劾了辽东巡抚一些不大不小的罪名。魏忠贤乘机发作,建议明熹宗将辽东巡抚夺籍罢官,贬为庶人,同样对辽东巡抚不感冒的明熹宗当朝准奏,并且采纳王永光和张瑞图的举荐,任命和毛文龙关系不错的前任宁远道参议、现任太仆寺少卿毕自肃为辽东巡抚。

    不得不承认,魏忠贤这一手确实有够卑鄙,在没有半点实证的情况下,仅凭一些官员的具保就直接罢免一个巡抚,这可是实打实的莫须有整人了,只是魏忠贤现在已经是权势熏天,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满朝文武都没有一个反对。但魏忠贤并没有想到的是,他也太小看了一些辽东巡抚的能量,司礼监派去辽东宣旨的太监还没抵达山海关,辽东巡抚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并且在第一时间做好准备,抢先赶到山海关,跪在地上抱着熊廷弼的大腿痛哭流啼。大风小说

    “恩师啊,朝廷这是在故意整学生啊。”因为在到辽东上任前,辽东巡抚曾经向熊廷弼请教过平辽方略,所以在熊廷弼重回辽东担任督师之后,辽东巡抚也毫不脸红的与熊廷弼师生相称了,“恩师,别人不了解学生,你还能不了解学生?学生是吃过空额,可大明朝那一个带兵的文官武将没吃过?说学生涉嫌资敌,他们有什么证据?学生不小心写了两个错别字,又有什么要紧,辽东这么多官员,又有谁没有写过错别字?九千岁和朝廷却以这些罪名罢免学生,学生不服啊!”

    “恩师,学生不是一定想当这个官。”辽东巡抚哭得简直是死去活来,抽泣着说道:“只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就把学生罢官为民,学生不想背这个不白之冤啊!恩师,你第三次来辽东也快两年了,学生都做了一些什么,难道恩师你没有看到?朝廷不给辽东拔一两银子的军费,学生照样修起了锦州城,不给学生新式火枪,学生照样打下了海州城,光复了几百里的大明江山,就算没有功劳,也有一点苦劳吧?恩师,朝廷这么对学生,你就忍心吗?”

    还是那句话,脾气暴躁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吃软不吃硬——而熊廷弼就是那九个的其中之一!看到门生在自己膝下哭得死去活来,又联想到门生与女婿在朝廷获得的截然不同的待遇,熊廷弼心一软,也就应了辽东巡抚的恳求,不仅上书朝廷为辽东巡抚做保,还给张大少爷去了一封家信,威逼张大少爷这个在朝廷里声望如日中天的得意女婿出面,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做保——结果也是自然的,书信被快马送到宣大后,张大少爷顺手就带进了茅坑使用;具保奏书送到京城后,魏忠贤则是马上扔进了火炉里,并破口大骂道:“熊老糊涂!真是越老越糊涂!如果不是看在咱家亲儿子的面子上,咱家还真想让你第三次从辽东滚蛋!”

    “熊督师确实是有点老糊涂了。”前来转呈熊廷弼奏章的王永光也附和道:“真不知道熊督师是怎么想的,他第三次出任辽东,两年下来付出无数心血,好不容易把建奴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再坚持半年,光是饥荒就可以把建奴全部饿死!结果却功亏一篑,熊督师竟然还没有看出到底是谁在中间搞鬼,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老东西,他还不是沾了咱家亲儿子的光?!”魏忠贤极为自傲的说道:“建奴控制的土地上,粮食能涨到三十两一斗,关键还是咱家那个亲儿子横扫了科尔沁草原,把上百个鞑靼部落都给打怕了,不敢再卖粮食给建奴,断绝了建奴的粮食来源!否则的话,就凭他上任之后打那几场小仗,能把建奴逼到这地步?”

    “九千岁,卑职认为,熊督师第三次出任辽东督师后,还是有一些功劳的。”王永光说了一句公道话,“兵家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熊督师之所以打的都是小仗,是因为建奴知道他能打仗,不肯来碰他的霉头,所以两年下来,熊督师才一直没有大的战绩,但反过来说,熊督师也在无形中为朝廷省下了许多军费,确保了山海关安然无恙。”

    “那咱家那个亲儿子,战功又怎么这么显赫呢?”魏忠贤不屑的冷哼道。王永光苦笑,答道:“九千岁,一般人谁敢和探花郎比?咱们大明别的将军,都是能不打仗尽量不打仗,不愿拿自己的脑袋去冒险——也就是探花郎了,鞑靼联军刚惹到他,他就马上冲进草原,把无辜不无辜的鞑靼部落打得落花流水,杀得草原血流成河,战功能不显赫么?”

    “关键还是咱家的亲儿子有本事啊。”魏忠贤沾沾自喜的说道:“要不是陕西那边的贼乱越闹越大,离不开猴崽子镇守,咱家早就把猴崽子派到辽东去收拾建奴了。”

    王永光一笑,正要再拍几句马屁哄魏忠贤高兴,门外却奔来一个小太监,向王永光说道:“王堂官,你的副手袁侍郎来了,说是有辽东的军情急报。还说事关重大,请你立即呈现给九千岁老祖宗!”

    “辽东的军情急报?”魏忠贤和王永光同时跳了起来。魏忠贤吼道:“快,叫袁可立进来,直接向咱家奏报!”

    小太监急忙领命而去,片刻后,兵部侍郎袁可立就被领进了魏忠贤的后厅中,刚一进门,袁可立就神色慌张的说道:“九千岁,王堂官,大事不好,宁远军队哗变!新任辽东巡抚毕自肃被乱军绑架,不堪受辱,已经自杀身亡了!”(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