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276章 仗势欺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什么玩笑?审土地?是那个白痴收多了银子,把赵振业这个白痴安排在邯郸当县令的?等老子收拾了赵振业这个白痴,还要找出提拔这个白痴的白痴,让这个白痴知道收了这个白痴银子提拔这个白痴到邯郸来当白痴县令是一件多么白痴的决定,让提拔这个白痴的白痴为他的白痴决定付出代价……。”

    张大少爷一边气哼哼的絮絮叨叨念叨着,一边领着史可法和宋献策等人直扑邯郸县衙去找邯郸县令赵振业算帐——这倒不是张大少爷小人得志成心想要卖弄,而是张大少爷这两辈子见过太多更蠢的官员,比如张大少爷在二十一世纪时,他所在的镇衙门用公款采购IPAD分发被揭发后,就有白痴官员对外宣称是用作U盘搪塞媒体,结果连累得刚当上廉洁公务员的张大少爷都被网友骂了十八代祖宗,所以张大少爷对这样的白痴官员极为反感,认为没有这个智商,最好就不要来当这个贪官丢这个人。

    一路打听寻到邯郸县衙,午时才刚到,赵振业还没有开堂公审土地,邯郸县衙的大门也还没有打开,倒是大门外的街道已经是人山人海,挤满了无数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士绅,热火朝天讨论的关于今天这场奇特的审判。张大少爷见时间将到,便也没有离开,挤进人群找了一个好位置站定,准备着冲进县衙去看热闹,但是来看热闹的百姓实在太多,张石头领着几个亲兵左推右搡,好不容易才给张大少爷打开道路,站到了最为靠近县衙大门的地方。

    “挤什么挤?踩我脚了。”看热闹的百姓本来就多,张大少爷一行硬挤进去,少不得有些有意无意的身体摩擦,张大少爷旁边的一个年轻书生就被张石头踩住了脚尖,忍不住操着河南口音向张大少爷说道:“这位兄台,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好不好?人本来就多,你还硬要里挤,是何道理?万一伤到人怎么办?”

    张大少爷看了看年轻书生,发现这家伙也长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小白脸的程度和自己有得一比,心里便有些不爽,扭开头懒得理他。那英俊书生涵养甚好,见张大少爷态度傲慢,心里虽然也有不快,但也没有发作,只是轻哼一声把脸扭开。倒是旁边另一个容貌颇为丑陋的青年书生有些抱不平,黑着脸向同样做书生打扮的张大少爷说道:“这位兄台,踩到别人了,连声抱歉都不说吗?”声音同样是河南口音,但张大少爷当然更不理会他,那丑书生不由也是一声冷哼,小声说道:“象这样的,就算今科得中,即便当了官,也是象这个审土地的昏官。”

    “小子,你说什么?”张石头不乐意了,挽起袖子就要动手。不过还好,张大少爷身边还有一个通情达理又有礼貌的史可法,先拉住张石头,又向那英俊书生拱手说道:“这位公子,实在抱歉,我家公子只是想走近些看热闹,无意踩到公子,还望公子恕罪。”那英俊书生还礼笑道:“公子不必客气,你们又不是故意的。”那丑书生则又冷哼一声,不再说话,很明显,他还在不满张大少爷这位始作俑者没有亲自向那英俊书生道歉。

    还有一点时间才开堂,闲等无事的史可法便与那英俊书生攀谈起来,那英俊书生自称姓李名信,河南开封府人氏,天启七年考中举人,去年家里有事没能入京赴考,今年又新开恩科便赶紧入京参加会试,途经邯郸听说本地县令要审土地,所以就跑来看这个热闹。而史可法名声不小,不敢说本名,只说自己姓史名宪之,江南秀才,因为科途不利所以到张大少爷的商号当了帐房。而那丑书生也忍不住插口说道:“史年兄,我看你一表人才,谈吐不俗,一看就是满腹经纶之士,怎么会选择放弃仕途,当一个帐房先生?依我看来,你最好还是重新参加科举,求取功名才是正途,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高官得做,骏马得骑,除暴扶弱造福一方,岂不快哉?”

    史可法笑笑,随口答道:“多谢兄台好意,但小生家中贫困不堪,实在无力供养小生继续求情功名,不得以,小生只好到张公子的商号就职,挣些银子养家糊口了。”旁边的张大少爷听得心里偷笑,心说这个史可法终于被我带坏了一点,现在鬼扯起来不露半点心虚了。那英俊书生李信则信以为真,主动向史可法说道:“史年兄,你我一见如故,如果你是因为家中贫困无法继续读书的话,小弟我家中还算宽裕,可以为你接济一二,还望兄台千万不要推辞。”

    “小弟我家中虽然只能算过得去,但也还能挤出一点来。”那丑书生也是一个热心肠,主动响应李信的号召要资助史可法继续求学。家中本是江南富户的史可法苦笑,赶紧推辞谢绝,又问起那丑书生姓名来历,那丑书生咧嘴笑道:“我是汝州宝丰人,也是天启七年中的举人,姓牛,叫牛聚明。”

    史可法点头,正要再说什么,人群外忽然又是一阵人头涌动,一伙家丁打扮的男子簇拥着一个手里提溜着春宫画扇的青年书生又挤到了人群最前方,态度也远比张大少爷的一行嚣张,众家丁还不断连推带搡的吆喝,“滚开!邯郸魏老爷家的大少爷来了,给大少爷让路!”见此情景,张大少爷忍不住和张石头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对方眼中的亲切笑意——这样的事,张大少爷和张石头以前在临清城里可没少干。

    “公子们,你们赶快让一让,这是本县魏老太爷家的大少爷,最是横行霸道不过,你们是外乡人,小心他们伤着你。”旁边的一个邯郸本地百姓好心提醒道。张大少爷撇嘴一笑,心说就这也算横行霸道?以前我在临清的时候,可是和吴二少他们用脚踢开人群的。而就在这时候,县衙的大门又忽然被人在内打开,几个衙役出门叫道:“太爷有令,开堂公审本县土地,为民伸冤,各位邯郸的父老乡亲,可随意入内观审小说

    “开堂喽。”话音未落,那魏大少爷一行人已经抢先冲进县衙大门,张大少爷等人随后入内,后面李信、牛聚明和无数百姓潮水般涌进大门,片刻间就把县衙大院挤得是满满当当,还有无数百姓实在挤不进来,只能簇拥在门外观看。而张大少爷等人在堂外找了一个好位置站定了,果然看到堂中放有一面用铁链拴着的土地神牌,还有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头跪在堂中,也不知道是原告、被告还是人证。两旁衙役手扶水火棍肃立,一名三十多岁的清瘦男子身着七品官服,高座堂中,想来就是邯郸县令赵振业了。

    “咦?”仔细一看赵振才能走,你们这帮人刚才站得最近,走的时候却连一文钱都不放,是何道理?”

    “道理?和我讲道理?”魏大少爷咆哮起来,“你知道老子姓什么不?老子告诉你!少爷我姓魏,当朝九千岁魏忠贤,那是我在肃宁的同宗叔伯,现在驻扎在邯郸城外的五省总督张好古张阁老,那是我未出五服的表哥!他们只要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让你人头落地!”

    “魏忠贤和张好古的亲戚就了不起了?”李信毫不示弱,喝道:“就算你是魏忠贤和张好古的亲戚,也要讲点天良吧?这位老人这么可怜,县令大人让每个人帮助他一文铜钱,你就忍心分文不给?”

    “他凭那条王法让我给钱?”魏大少爷也不算太笨,冷笑说道:“那条王法规定,我一定要给这个老不死的穷鬼铜钱?”那边赵振业也皱眉说道:“这位公子,让他走吧,大明法典之中,确实没有强迫他人行善的一条。”

    “听到没有?”魏大少爷得意洋洋,又一把甩开李信,顶着众人愤怒的目光扭头就走。这时候,县衙门外忽然又是一阵人头涌动,一群官差冲进堂来把百姓赶到两旁,一个身穿知府服色的官员与一个一身绫罗绸缎的干瘦老头并肩进来,见到堂前乱景,那知府不由眉头一皱,向赵振业喝道:“在新,这是怎么回事?你不知道五省总督张部堂已经到了广平府,现在就驻扎在你的邯郸县外吗?怎么还把县衙大堂弄得这么乱,又是铜钱又是审案的,要是让张部堂看到怎么办?”

    “贾老爷!”魏大少爷大喜过望,赶紧领着家丁给那知府跪下,恭敬说道:“小的拜见知府贾老爷。”说罢,魏大少爷又转向那干瘦老头问道:“爹,你去拜见咱们家的亲戚张阁老,见到他没有?”

    “张阁老没在军营里。”魏大少爷的父亲魏堂摇头,又得意洋洋的说道:“不过屠奴军的吴军爷说了,让我晚上再去拜见张阁老,他一定会给我转报给张阁老的。”旁边的广平知府贾应璧则惊讶道:“魏老太爷,你家还和张部堂沾亲啊?”

    七嘴八舌间,贾应璧见百姓还在旁边看热闹没有走,便又转向赵振业喝道:“在新,你怎么还不把这些百姓赶走?还有这个告状的老头,给我赶走赶走,有什么冤情让他改天再来告状,今天我快马从广平干来,要借你的衙门用一用,在这里设宴给张部堂接风洗尘。还有,把衙役派出去,把这条街给戒严了,别让张部堂看到闲杂人等不悦。”

    赵振业板着脸不说话,眼角有意无意的看了张大少爷一眼。那边贾应璧则迫不及待的越级下令,让邯郸衙役驱逐百姓,而张大少爷先是脸色阴沉,忽然大步出门,走到鸣冤鼓旁,提起鼓锤大敲起来,“咚!咚!咚!咚!”一锤比一锤重,也一声比一声响。见此情景,已经逐渐散开的百姓当然又折头回来,贾应璧则勃然大怒,喝道:“大胆刁民,没听到本官的命令吗?有什么冤情,改天再来鸣冤,你竟然还敢成心捣乱?来人啊,给本官把这个刁民拿下!”

    “住手!”赵振业终于开口,喝住上前拿人的衙役,转向贾应璧不卑不亢的说道:“贾大人,实在抱歉,依大明律,如果百姓敲鼓鸣冤,那么卑职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只要还在这县衙之中,都应该立即升堂问案。”

    “赵振业,你好大的胆子,这是你对上司说话的态度吗?”贾应璧大怒问道。旁边的魏家父子则一起叫嚷起来,“贾大人,你看到了吧,这个赵县令向来就是这样,上次直隶巡按大人到邯郸,他也是这么对抗上官的。”“贾大人,你要为我做主啊,上次这个赵县令打了我二十板子,屁股到现在还是疼的。今天又把土地爷的牌位拿出来,帮一个刁民骗钱!”

    赵振业懒得理贾应璧和魏家父子,大步走回座位,一拍惊堂木,喝道:“升堂,将鸣冤百姓,带上堂来。”已经被赵振业调教怕了的邯郸衙役不敢怠慢,赶紧站回原位,敲击水火差棍齐唱威武。张大少爷则昂首挺胸,大步上堂。贾应璧和魏家父子面面相窥,无奈之下站到堂旁听审。

    “堂下百姓,为何不跪?”赵振业一拍惊堂木问道。张大少爷大声答道:“依大明律,在职官员受审,定罪之前,受审期间,三品以下,站着受审,三品以上,坐着受审!所以我不需要跪!”

    “哦,那你还是个在职官员了?”赵振业一笑,问道:“那你说,你应该坐着受审还是站着受审?”

    “这一路上屁股早被颠疼了,站着吧。”张大少爷也是一笑,问道:“敢问知县大人,冒认官亲,招摇撞骗者,依大明律法,该如何定罪?”

    “依大明律法,冒认官亲并招摇撞骗者,视情节轻重定罪,最轻为杖三十,最重为监禁或者流放充军。”赵振业不动声色的说道:“罪行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判处终身监禁或者论死。”

    “很好。”张大少爷满意点头,又一指站在贾应璧旁边的魏家父子,大声说道:“那我现在就要控告这对魏家父子冒认官亲,招摇撞骗,请知县大人为我做主!刚才他们口口声声说他们和九千岁、五省总督张好古沾亲,可据我所知,他们完全是在胡说八道,招摇撞骗,意图不轨。”

    “什么?”魏家父子同时惊叫起来,贾应璧也是大吃一惊,喝道:“大胆刁民,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你是在职官员,可有证明?”

    “贾大人,他是在职官员,这点我可以做证。”赵振业淡淡的说道:“天启五年的时候,下官与他同时参加殿试,我就坐在他的背后,下官不才,仅考中三甲第七十名,而他呢,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现在,你该知道他是谁了吧

    “当时你就坐在我背后?难怪我怎么觉得你这么眼熟啊!”张大少爷第一个惊叫起来。赵振业微微一笑,向张大少爷拱手说道:“张年兄,大堂之上,不便行礼,咱们还是先把这个案子定了,再叙同年之谊吧。”然后很自然的,咱们的贾应璧贾大知府脸色一白,嘴里吐着白沫子就晕了过去。

    “张好古,本官问你,你控告魏家父子招摇撞骗,冒认官亲,可有证据?”

    “回知县大人,本官可以担保,本官从来没有这两个亲戚!同时他们自称是当朝九千岁魏忠贤的亲戚,这更是可笑,九千岁本姓李,而他们姓魏,连这点都不知道,竟然还敢冒认九千岁的同宗亲眷,招摇撞骗!请大人为本官和九千岁伸冤做主啊——!”(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