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第320章 各逞其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S:八千字大章更新求月票。)

    本来就非常复杂的辽东局势,因为张大少爷的一系列动作,顿时变得更加风谲云诡起来,先是因为传说张大少爷这个瘟神已经重病缠身,被迫返回京城休养,本已经决定在八月出兵攻打山海关的建奴立时调整了计划,抱着观望态度等待尘埃落定,以免又上了张大少爷的恶当;以袁崇焕为首的宁远山宗叛军更是大为紧张,公开易帜叛变的计划也无限期拖延下来;还有山海关的熊廷弼军队、皮岛的毛文龙军队和朝鲜军队,也都先后调整了策略,静等朝廷指令和事态变化,另外还有邻近的科尔沁和喀喇沁草原的鞑靼部落,也立时停止了与建奴军队藕断丝连的暗中往来,以免又招来张大少爷这个条疯狗窜上草原咬人。

    第二个变化则是张大少爷的重病将死消息确认,但没等辽东各方势力惋惜或者欢呼,第三个变化又接踵而来,那就是张大少爷当朝递交出师表,不仅捅破了最后的窗户纸,代表大明朝廷直接对山宗叛军宣战,还要求集结大明七省军队精锐赶赴辽东,由自己亲自率领,与建奴和山宗展开最终决战。更让建奴和山宗胆寒的是,根据情报显示,知道自己重病难愈的张大少爷这次摆明了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找自己们算帐,准备在临死之前,替大明朝廷荡平最后的两个外部隐患!

    消息传开,宁锦山宗军队全部进入作战状态,建奴控制区内更是一片风声鹤唳,建奴军民无不奔走相告,五年前那个血洗盛京的卑鄙魔头、嗜血如命的杀人狂、残酷屠戮我们父母妻子和孩子的疯狗、所有大金臣民共同的敌人——张好古,就要杀回来了!关于张大少爷的种种离谱传说也在建奴控制区内更加疯狂的流传起来,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张大少爷长着七个脑袋八张嘴,早饭要生吃三个大金男人的心脏,午饭要喝四个建奴女人的血,到了晚上还要活剐两个大金士兵,听着受刑大金士兵的惨叫声饮酒作乐,半夜还时不时的生吃两个大金小孩的脑浆当夜宵。

    另一种流传得比较广泛的说法是张大少爷身高三丈,青面獠牙,胳膊有两个普通人的腰粗,一刀砍下去能把小山那样大的石头劈成两半,还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除非是用削尖的黑熊腿骨做成的棺材钉钉进张大少爷的四肢和心脏,否则就绝对伤害不了张大少爷分毫,就算把张大少爷的脑袋砍掉,脖子上也会长出一个新脑袋来——结果造成的后果就是,辽东的黑瞎子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张大少爷也多了一个被后人唾弃的残害珍稀动物的罪名。总之一句话,辽东境内是建奴人心惶惶,汉奸精神崩溃,逃亡反正者不计其数小】

    【说】

    如果说建奴控制区内还有一个人对张大少爷的亲自出征表示欢迎的话,那这个人就非老建奴努儿哈赤莫属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意志消沉完全是靠福寿膏镇痛吊命的努儿哈赤忽然一跃而起,意气风发的大吼大叫道:“来得好!天杀的小疯狗,你想在死前和老子决战,老子又怎么不想在临死之前找你决战,为我的盛京报仇血恨?传令下去,发出最高召集令,两丁抽一,把所有能打仗的士兵都给我召集起来,找张好古那条疯狗报仇去!”

    还好,久病缠身的努儿哈赤现在政令必须通过摄政贝勒代善传达,所以代善及时拉住了努儿哈赤,也就在这时候,皇太极和范文程也匆匆从宁远日夜兼程的赶回了辽阳,与努儿哈赤及诸兄弟召开最高紧急会议,讨论应对之策。在会议上,努儿哈赤诸子中唯一识字的皇太极拿出情报汇总,向努儿哈赤及众兄弟介绍道:“阿玛,各位兄弟,蛮子那边的军队征集情况,我们的细作已经基本摸清楚了。其中蛮子陕甘出兵最多,包括疯狗军和满桂的蒙古骑兵在内,共计两万八千人;宣大出兵次多,有两万两千人,其中包括宣府巡抚卢象升蛮子控制的疯狗军天雄队,还有大同巡抚孙传庭蛮子的火车兵,另外孙传庭这个蛮子将要随军出征,卢象升蛮子坐镇宣大,以防漠北鞑靼趁火打劫,派出的领兵将领是副手金国凤,听说也是一个不次于他的猛将。”

    “四川的白杆兵呢?有没有召集?”努儿哈赤曾经在浑河与一部分白杆兵交过手,对白杆兵的顽强战斗力印象深刻,所以专门问起这事。皇太极恭敬答道:“回阿玛,当然也召集了,四川方面出兵一万两千,其中就有四千白杆兵,蛮子的石柱总兵秦良玉也将亲自率领军队赶赴辽东助战。不过孩儿还要提醒阿玛和诸位兄弟一下,千万不要小看剩下的四川军队,这支四川军队是蛮子平定奢安之乱的主力,见过血又经验丰富,非常扎手,主将张令号称神弩将,是张好古小疯狗亲自点名的四川军队统帅,绝对不是善与之辈。”

    “有点名气的蛮子将领和军队都来了,小疯狗这次可是豁出血本了。”代善有点胆战心惊。努儿哈赤则大声冷笑,“来吧,来得越多越好,在辽东杀光了这些蛮子精锐,再南下中原夺取蛮子江山就容易得多了!”冷笑着,努儿哈赤又问道:“还有没有其他军队了?”

    “有。”皇太极答道:“还有蓟门阎鸣泰蛮子的八千军队,登莱孙元化蛮子和天津毕自严蛮子的水军共计一万五千余人,另外再加上张小疯狗带到蛮子京城的三千军队和山海关熊廷弼老蛮子的五万军队,这次蛮子的军队总数目达到十三万八千人!就这,都还没算上皮岛毛文龙蛮子的军队和可能参战的蒙古军队!”说罢,皇太极环视了一眼脸色发白的众兄弟,又语气低沉的补充一句,“保守估计,这些军队将在九月初、最迟在九月中旬集结完毕,九月中下旬出兵北上。”

    “没多少嘛。”努儿哈赤大笑起来,“当年的广宁之战,王化贞蛮子也是有十三万军队,还有蒙古军队和朝鲜军队参战,还不是被我们杀得片甲不留?这一次,大不了再来一个广宁之战不就行了?哈哈,哈哈哈哈……!”

    努儿哈赤笑得虽然开心,可他的儿子们却没有一个能够笑得出来,就连最卤莽的莽古尔泰和同样含蓄不到那里去的多铎都是脸色阴沉,再也不敢放出狂言,说什么不需阿玛和兄弟动手,自己只要带几千万把军队去就可以把蛮子军队杀得片甲不留。另外还有范文程,以往每到明军与建奴军队交战时,范文程总是要高喊拿下北京,杀光男人抢光女人,把所有汉人变成建奴八旗的奴才——这次也说什么都喊不出来了。努儿哈赤看出儿子们的心思,停住大笑,斜眼看着儿子们,冷笑问道:“怎么着?是不是都想说,张好古小疯狗不比王化贞,想要打败他率领指挥的蛮子军队,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对不对?”

    努儿哈赤的儿子们继续默不作声,不过个别人已经有些脸红起来,努儿哈赤又追问了一遍后,皇太极这才吞吞吐吐的说道:“阿玛说得对,儿子们确实是有些忌惮张好古那条小疯狗,这条小疯狗实在是太狡猾了,每次用兵不玩上几十上百个花样就不肯罢休,让人根本无法琢磨,绝非王化贞之流的蛮子可比。先前在锦州,我们兵力占绝对优势,还有内线接应和通风报信,都始终拿不下小疯狗镇守的锦州,现在小疯狗手里的兵力与我们大致相当,战斗力也非先前的锦州军队可比,还有他一手调教出来的疯狗军助阵,我们想要吃掉这支蛮子主力,确实不是那么容易。”讪讪答应,又试探着问道:“既然宁远山宗的蛮子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就去救他们吧,听说宁远城是天下最坚固的城池,我们再派一支精兵过去帮忙,山宗就肯定能守住宁远。”

    “五哥,这么做最危险!”皇太极警告道:“军队派少了不起作用,派多了,我们军队的一旦被蛮子军队包围,那我们到底还救不救?不救,一支精锐就会被蛮子歼灭,大伤我们元气!救,那我们就打成了兵家最为忌讳的添油战术,极其容易被蛮子军队各个击破!所以对于宁远来说,我们要么就全力救援,要么就干脆别救,保住主力,把蛮子军队引到地形对我们有利的辽东平原来决战!”

    莽古尔泰无话可说,只能乖乖退下,皇太极的其他兄弟则知道自己们脑袋远不如皇太极好使,当然不敢再站出来自取其辱,只是乖乖的目光转向努儿哈赤,等待努儿哈赤的决断。努儿哈赤则闭目盘算,良久后才淡淡问道:“宁远正黄旗那个奴才怎么说?”(注:努儿哈赤时期的正黄旗后被皇太极改为正白旗。)

    “还能怎么说?哭天号地的求救呗。”皇太极轻蔑的说道:“张好古蛮子在朝廷上公然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直指他为大明第一国贼,蛮子皇帝也下旨抄家拿办,他就知道自己没退路了,只好哭天喊地的向儿臣求援,请求大金出兵救援,要求大金军队直接进驻宁远城,帮助他守住老巢。”说着,皇太极又更加轻蔑的补充一句,“还有,这个蠢货竟然还提出了什么先发制人的主张,要求我们大金军队现在就出兵山海关,拿下山海关抢占战略主动,让我们大金军队给他当挡箭牌,保护他的宁远老巢!”

    “想得到美,先不说张好古小疯狗肯定会防着这一点,就是已经得到水师和蓟门军队增援的熊廷弼蛮子,也不会那么容易让我们拿下山海关。”努儿哈赤也是冷哼一声,辽东纬度较高,七月粮食才刚开始收获,没有军粮又腾不出人手,努儿哈赤当然不会傻到现在去碰硬钉子给山宗当挡箭牌。稍微盘算后,努儿哈赤又问道:“老八,范文程,那你们有没有替我考虑具体应对之策?”

    “儿臣和范先生反复分析计算,商量出了两个应对之策,请阿玛决断。”皇太极恭敬答道:“第一个应对之策,命令袁崇焕放弃宁远与觉华二地,捣毁宁远坚城,全军北撤锦州驻守,与我义州驻军互成掎角之势。这么做的好处有不少,捣毁宁远坚城之后,张好古蛮子即便大军北上,粮道也将被拉长两百余里,中途又没有了可靠的粮草转运之地,有利于我大金利用宁远水师从海面迂回,抄袭骚扰蛮子粮道。同时山宗蛮子全面退守锦州,有利于我军增援解围,地形也相对开阔,适合我军铁骑施展特长。还有一点,那就是张好古蛮子倘若真的拿下宁锦之后病重不治,蛮子即便要想重建宁锦防线,也将重新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和漫长时间,有利于我军战略反击。”

    “是个好主意,可惜袁崇焕肯定舍不得。”努儿哈赤冷哼说道。皇太极点头,恭敬说道:“儿臣也认为袁崇焕肯定舍不得,宁远城高壕深,粮秣丰厚,又是山宗的老巢大本营,袁崇焕当然舍不得——还有,儿臣也舍不得,因为对我大金来说,倘若能够得到宁远坚城,那么就有了一个坚固可靠的前沿基地,有利于我军的南下战略。”

    “既然你也舍不得,那就说说第二个法子吧。”努儿哈赤平静问道。皇太极答道:“回阿玛,儿臣的第二个法子就是要袁崇焕交出锦州,我军主力以救援宁远为名入驻锦州坐山观虎斗。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袁崇焕为了保住宁远老巢,只能答应,而我军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让袁崇焕的山宗利用宁远坚城去和蛮子大军消耗,这么一来,如果袁崇焕的山宗能够守住宁远拖住蛮子主力,那么我们就静观其变,等蛮子军队师老人疲士气耗尽,我们再南下宁远摘桃子不迟。而且这么做的话,我们驻扎在锦州的主力军队还可以对蛮子军队形成威慑牵制,迫使蛮子分兵防御我军,间接帮助袁崇焕守住宁远。”

    “老八,袁崇焕那个废物如果守不住宁远,被张好古蛮子轻松拿下,那又怎么办?”摄政贝勒代善小声问道。皇太极回头答道:“二哥放心,如果宁远无法久守,被张好古蛮子迅速拿下,那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进,利用锦州三面开阔的地形与蛮子军队决战!退,有足够的时间从容捣毁锦州城池东撤,退回辽河一线守御!这么一来,张好古蛮子的粮道补给线就拉长到了七百里以上,同时辽河地形也有利于我军,还有那时候也要入冬了,冬天补给更加困难,在这种地方决战,我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还愁不能打败张好古蛮子?”

    说罢,皇太极又微笑着补充一句,“还有更关键的一点二哥忘了?张好古小蛮子这次,也有可能不是装病,如果在蛮子军队追击我们的途中忽然病逝,我们不就可以捡足大便宜了?”

    “有理,八弟不愧是我大金第一智将。”代善大喜答道。那边努儿哈赤闭目盘算,许久后,努儿哈赤睁开眼睛,站起身来沉声说道:“按第二个法子办,派人去通知袁崇焕,要他交出锦州城,以便我军入驻救援。还有,锦州城里的百姓和粮草也要移交给我们,军队可以南下宁远助战。”

    ……………………

    心有灵犀一点通,当努儿哈赤父子在辽阳城中绞尽脑汁的盘算应对之策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北京城中,他们不死不休的对手张大少爷通过逆向思维和战略推算,也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巴掌拍在辽东地图沙盘上,沉声说道:“建奴奸猾,必定不会轻易冒险南下宁远救援,唯一的法子,就是主力入驻锦州坐山观虎斗,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有可能。”陪着张大少爷推演敌情已经一天两夜没有合眼的宋献策和史可法一起点头,宋献策还补充道:“锦州是山宗屯田之地,秋收之后,城中粮草较为丰足,有利于建奴减轻后勤压力,长期驻扎观望,建奴主力这次必定入驻锦州,观望形势随机应变!”

    “还有袁崇焕。”双眼布满血丝的史可法也附和道:“如果我是袁崇焕,要我放弃宁远老巢,我肯定舍不得,但是用交出锦州的代价换取建奴主力救援,我肯定干。”说罢,史可法又问道:“大人,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是不理不睬,先拿下宁远再说?还是先假装拿不下宁远,诱使建奴南下,把建奴和山宗一锅端?”

    “这两个法子都能行,但也都在建奴的预料之中,建奴也肯定会提前布置好应对之策。”张大少爷咬牙说道:“最好的法子,就是彻底打乱建奴进可攻退可守的如意算盘——抢在建奴入驻锦州之前,先拿下锦州,毁掉这个建奴南下基地和粮草转运站,让建奴无法长期驻守观望,再向宁远动手不迟!”

    “先打锦州,后打宁远?”宋献策吓了一跳,几乎以为自己记错了地图,赶紧再往沙盘一看时,发现自己确实没有记错——自己们的军队是在宁远以南,锦州则是在宁远以北,先打锦州就必须先通过宁远。不过宋献策再往宁远东面和锦州东南面一看时,顿时醒悟过来,在那个位置,是一大片代表海洋的耀眼蔚蓝………………(未完待续,)

    大风小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