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文娱大唐 > 第151章 造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么多?”

    闻言,秦方一顿,甚至就连程若冰亦是露出惊讶之色。

    一个县的县尉领兵充其量也就两三百,就这还是大县,一些穷苦的小县可能就几十人。

    当然,

    这并不是大唐律法不允许。

    大唐王朝采用的是募兵制,只要一县的财政能够供养这些兵士,就算养一万兵士也没问题。

    但想要供养一万大军,所需的财力物力不是个小数目,而县令亦是没有承担戍边之责,故而有个两三百已是极限。

    方才,秦方担忧的就是这一点。

    他的最终目标就是和自己的曾祖秦琼一样,统领数十万大军驰骋疆场,若是去了那边只有几十人岂不憋屈。

    那和捕头有什么区别。

    “汝阳情况复杂,去了主公定会让兄弟一展抱负。”

    薛嵩再道。

    “好,大哥,那什么时候起程?”

    确定那边没有问题,秦方再问。

    “明日你便前往汝阳,若冰与我留在洛阳。”

    薛嵩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程若冰现在毕竟还有广平郡王的身份在,直接去汝阳有些不合适。

    义薄楼这边还要源源不断给汝阳那边送人过去,他留下帮忙最合适不过。

    “嗯,干!”

    “干!”

    不知不觉,酒过三巡。

    三人多年未聚,此番相会心情大好,不知不觉就有了醉意。

    又是几杯下肚,

    程若冰看了看薛嵩又看了看秦方,忽是长叹一声,感慨连连。

    “兄弟为何叹气?”

    薛嵩与秦方不解道。

    “就是想到了其他的世交兄弟,想当年曾祖一辈贾家楼几十名兄弟结义,最后创下了大唐基业,那是何等的豪迈。再看如今,一众后辈走的走、散的散...有些已经下落不明,难免感慨。”

    程若冰抓起酒壶灌了几口。

    “唉,谁说不是......如今怕是他们到了眼前也未必能认得。”

    闻言,秦方亦是苦笑道。

    这种事不提还好,一提难免伤感。

    “两位兄弟勿要急躁,只要他们还活着,将来肯定有机会再重逢。”

    薛嵩眼睛微微一眯。

    世交几代,好多已经散落民间,而且这世间同名同姓之人有许多,即便小时候都知道名号,可长大后谁又能确定就是他们

    “罢了...事情。据说这义薄楼是最新崛起的一股势力,麾下更有两名九品武者,更神秘的是到现在为止,真正的义薄楼之主身份还是个谜。”

    老刘再道。

    义薄楼?

    水匪平日生活很是枯燥,见到这般,床上的几人全部围了过来,想要听老刘好好的给他们讲讲这义薄楼的事。

    他们常年生活在这水寨,大都和汉子一样没怎么听过外面的事。

    老刘则是有机会出去采买东西,故而知道的比他们的多的多。

    “两名九品武者?那是很强。”

    汉子没在说什么。

    倒是老刘自顾自的给其他人讲了起来,

    “你们知道吗?这义薄楼的大本营在东都,明面上义薄楼之主名叫薛嵩。”

    “薛嵩?”

    汉子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身子也跟着凑了过来。

    “据说此人是我大唐王朝初代功臣薛仁贵的嫡系子孙。”

    老刘又悄悄说道。

    “薛仁贵的孙子?”

    不听还好,下一刻汉子脸色瞬间一变,不过黑暗中并无人察觉。

    “是这样的....这义薄楼崛起也是在半年前....话说半年前.....”

    见到连汉子都对着义薄楼很感兴趣,老刘像是个说书先生一样,将自己知道的那些事以及江湖传闻全部抖了出来。

    不过他并没有注意到,

    汉子的眼神已经渐渐的变得越来越明亮。

    .......

    与此同时,

    县衙,内堂,灯火通明,

    李默亦是没有休息,而是在琢磨着造纸的事情,

    白天他已收到了王昌龄的传信,最迟三天,云天庄的人就会抵达汝阳。

    一旦他们到了汝阳,印制抄本的事情就不能耽搁,

    故而,必须要想办法在这三天之内将白麻纸给搞出来。

    根据记忆,造纸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只要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进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

    再掺入辅料,制成纸浆。

    最后用竹帘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但这造纸需要人手,仅靠县衙里的这些随侍还不够,汝阳县县城内又无人市,

    怎么办?

    摸了摸下巴,李默陷入了沉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