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玉箫情劫 > 第49章 玉箫惹风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是老夫人越来越精神,总缠着文静给她讲讲边关战事,边境的风土人情等等……

    文静本就是假扮的孙女,她也没去过边境城镇,哪里知道这些。

    刚开始文静还能好言哄睡,随着老夫人身体日渐康复,已经很难隐瞒下去了。

    有一次被老夫人缠得实在没办法,文静就拿出了即墨寒送的玉箫,吹奏了一曲欢快的乡间小调,文静只顾自己吹奏,没留意老夫人的神态。

    人老成精,老夫人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惊讶和震惊的表情,从文静拿出玉箫,到吹奏完整支小曲,老夫人的目光一刻都不曾离开那支玉箫。

    是啊!那玉箫对老李家来说就是一种传承,它只会传给长子长媳,现在出现在文静手中,这是什么情况?

    她虽然老了,但还没糊涂,她清楚的记得十多年前的一场变故,长孙媳怀孕几月,却无故失踪,这十多年来竟是杳无音讯。

    而文静此刻拿着的这支玉箫,可能就是唯一的线索了。

    老夫人不动声色,只说自己有些累了,想回房休息,文静毕竟年龄还小,完全没察觉到有什么异常!

    到了晚间李相国回府,老夫人才跟自己儿子谈及此事,李相国也是大吃一惊,他确实不知那玉箫在文静手上。

    看来得好好查一查那回春堂和这师徒的底细和来历。

    至于文静,他如实跟母亲交代了文静假扮孙女是为了救母亲,当时母亲生死不明,凶险万分,作儿子的也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同意秦城师徒的治疗方案的,现在看来确实有效。

    从医者仁心角度看,秦城师徒没有半分私心,都在尽心竭力救治老夫人,这一点李相国和府上总管丫鬟仆役都是亲眼所见,可以肯定这师徒二人在救治母亲这件事上,尽了医者该有的本份。

    所以不管在这中间秦城文静是什么角色,李相国都不会伤害他们,师徒二人不仅仅是母亲的救命恩人,李相国也打心眼里喜欢文静这孩子。

    他立刻命人去查回春堂和所有大夫学徒的来历和底细。

    过不多久,护卫来报:回春堂没有什么特殊背景,掌柜的姓吴,经营这家药铺二代,其他大夫学徒也没有特别的背景,就是新来的,到咱们府上给老夫人看病的师徒比较耐人寻味,他们的信息暂时还没查到,据咱们府上老管事说,那中年大夫极有可能,是前任太医院院首,秦老太医的独子秦城,年迈老管事说以前见过秦老太医携子到府上为夫人看过病,虽然那时秦城年少与现在像貌相差甚远,但却与秦老太医有些神似,是以老管事第一眼看到秦城就感觉眼熟,至于那孩子的来历就不得而知了。

    李相国结合这些信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在院中来回踱步,也没理清头绪,如果文静的师父真是秦城他到是不怕,毕竟秦老太医当年的事与李家没有半点关系,秦城应该不会对李家怀恨在心。

    可为什么玉箫会在文静手上?

    按年龄推算如果文静真是自己的长孙女,应该是有十三岁了才对,可看文静瘦弱的样子怎么都不可能有十三岁啊!

    哎!真是一团乱麻!

    李相国去母亲房中请安问好,跟母亲说了调查结果,坦白自己目前毫无头绪。

    老夫人一针见血的说道:“何不直接询问当事人。”

    于是两个人商议以老夫人的名义邀请秦城师徒来府上赴宴。

    到时候李相国问秦城,老夫人问文静,就算有人说谎也可以相互印证。

    第二日,回春堂秦城师徒收到了来自相府的请帖,说是老夫人为感谢两人救命之恩,为表谢意,特备了一桌酒菜,请师徒俩到府上坐坐,聊表谢意!

    秦城也没多想,药铺打烊之际,相府的马车已在外等候多时了,秦城文静随马车来到相府,李府人丁稀少,酒席上就李相国与老夫人外加秦城文静,人少菜却不少,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烹饪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都吃得差不多了,老夫人提出请文静陪她到园子里走走消食,李相国则与秦城到了茶室。

    话分两头,先说李相国见秦城没什么防备就开门见山地问道:“其实今日请陈大夫来府上吃饭除了表示感谢以外,老夫还想请陈大夫解惑!当然这些是我的家事,如果陈大夫不愿意回答也无妨。”

    秦城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坦然地回答道:“陈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请李相国尽管问。”

    李相国凑近了轻声问道:“文静手中的玉箫从何而来?”

    秦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个病人赠与我徒儿文静的。”

    之后又大概的补充说明了一下病人赠玉箫的时间和病人的基本情况。

    李相国又问文静的身世,秦城说文静与父母走散,是自己六年前收养的。

    李相国精于世故,相信秦城没有说谎,他最后还是善意的点破了秦城的身份,不过让秦城放心,李家不会纠缠过去的事。

    却说老夫人与文静来到湖心亭,老夫人突然毫无征兆地轻声问道:“文静啊!你能否告诉我你这玉箫的来历?”

    文静想都没想就回道:“半年多前一个小哥哥送的,我跟师父救了他,临走时他送我的。”

    “你的那位小哥哥多大年纪?多高?姓甚名谁?”老夫人迫不及待地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也就是老夫人激动的表情引起了文静的警觉性,她突然记起即墨寒哥哥说过的话,不要告诉任何人他的真实姓名,怕惹来杀身之祸。

    她犹豫了一下才回答道:“小哥哥没说过他多大年纪,不过他长得很高,很漂亮,我大概就高到他胸口吧,他叫莫寒。”

    文静没有告诉老夫人,即墨寒的真实姓名,她履行承诺,守口如瓶,也是为了保护她的寒哥哥的安全。

    老夫人紧接着又追问道:“你确定没有听错?他姓莫?他本应该姓即墨或者姓李才对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