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玉箫情劫 > 第409章 忠义堂浮出水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即墨寒仍然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才问道:“在下愚钝,还请表哥不吝赐教!

    我今日抓到一个人,名叫赵十八,他自称来自忠义堂,可我问了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忠义堂,就连我祖父也不曾听说过!

    但我怀疑,这忠义堂跟四十多年前,两座王府的血案有关。”

    刘承听了即墨寒的讲述后,神情有些凝重的道:“你进来吧!嫱儿在那边睡觉,我们说话不会影响到她的。

    你说的那个忠义堂,许多年前,我听祖父提到过,原本最初时,这个组织是由帝国一个忠臣成立的。

    具体年代,祖父也没细说,只说这忠义堂,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

    那个忠臣没有子嗣,所以他收留了,很多流浪的孤儿。

    并教他们读书习武,他从所有孩子当中挑了二十名,按年龄大小排序。

    初代忠义堂堂主姓何,所以二十名孩子分别叫何大何二,何三……以及何二十。

    这些孩子出身贫寒,又从小没了父母亲人,尝遍人间疾苦。

    能得到何堂主的收养和教导,所有人都十分珍惜,因此不管读书或习武,各个都是十分卖力,远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上进,他们的付出当然有回报。

    这二十人最终都进入了帝国官场,为帝国贡献了一生的才学和智慧。

    他们除了忠于君王之外在,还特别重义,二十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感情却是比亲兄弟还亲,这也就是忠义堂的由来,只是…只是…后来…”

    见刘承欲言又止的模样,即墨寒紧张的追问道:“难道这个忠义堂后来出了乱臣贼子?”

    刘承摇了摇头道:“那倒没有,只是这忠义堂后来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谁也说不清楚,我也是听祖父说起过,有可能忠义堂这个组织,是被皇室给控制了。

    变成了专为当权者,培养死忠愚忠的摇篮,那些人一样的出色,但因为从小被人刻意灌输了,忠君的理念和思想,所以他们只忠于皇帝本人。

    据祖父说,历代很多迷案,悬案!

    极有可能就是他们所为,皇帝会将一些见不得光的龌龊事,交给这些人去做。

    所以,后世的忠义堂,便不再出现在世人的茶余饭后中,皇室尽量将这个机构淡化掉,但可能这个组织其实一直都存在。

    说不定,四十多年前,负责两府灭门的事情,就是忠义堂的人去执行的。

    你推测的这些,极有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你先继续查吧!我很快就能确定了。”

    表兄弟两个人在聊着,突然一阵风铃声响,刘承立刻起身歉意的道:“嫱儿醒了,我先去看看她,有新情况就及时告诉我!”

    即墨寒点了点头!见刘承匆匆忙忙去宫嫱房间,他会心一笑,对刘承的好感瞬间提升了很多。

    也许相处久了,才能进一步了解刘承,这个人也并不完全是,被权力左右思想行为的人。

    刘承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割舍不下的情感!同样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宫嫱!

    再强悍的人,都不是铜墙铁壁,都有致命的弱点,即墨寒也一样,任凭自己本事再大,智计无双,千般计谋万般变化。

    但若有人挟持静儿母子,他会毫不犹豫的缴械投降,他做不出那种,为了权利牺牲妻儿的事。

    因为静儿就是他的全部,没有什么值得他拿全部来换的。

    从刘承处得知了忠义堂的来历后,即墨寒做出了许多的布置,找到这个组织就是关键,当年的案件一直没有人证,忠义堂成员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唯一人证。

    可这个赵十八显然是刚刚出道,对忠义堂的过去不是很了解。

    怎么样才能找到,老一辈忠义堂成员?

    这就成了目前的重中之重!据赵十八交代,他是奉前辈之命来跟踪的。

    那么赵十八口中的前辈,极有可能就是,执行屠杀两座王府任务的人,所以一定要查到,这个忠义堂所在的具体位置,一网打尽。

    只有抓住忠义堂的人,四十多年前的事才能真相大白,他们才是血案的,第一个见证者。

    一切似乎都将真相大白了,可是悬疑了四十多年的大案,真的将迎来真相吗?

    即墨寒不禁心头火热起来,推测是一回事,真正找到当事人,了解当年的真相,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这几天即墨寒的心中,一直都有些忐忑不安。

    其实以前,对于紫菱山庄外那些墓碑,他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

    除此之外,就剩下从母亲那里继承的责任,为那些死难者讨回公道的责任。

    这种责任曾经是一种负担,即墨寒用幼小的肩膀,负重前行,当然也是一种动力,一种追根问底的源动力。

    而现在,一步一步接近真相,他反而越谨小慎微了,因为他知道,越到最后越凶险。

    从刘承那里得到的忠义堂的信息,即墨寒又跟祖父说了,主要原因是,己方若要查忠义堂的来龙去脉,还是对京都城无比熟悉的祖父,更有发言权。

    李相出生在京都城,又是文臣第一人,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一生都没有远离过京都城。

    但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一身养气功夫更是炉火纯青,当听到孙子说了忠义堂的由来之后,他也是气得浑身颤抖。

    即墨寒转述忠义堂来历时,李相正站在窗前,对着屋外园子,边听边思索,但突然他就一连退了好几步。

    双手拼了命的想抓住什么,来挽救自己摇摇欲坠的身子,无奈窗子离椅子,距离很远,眼看一代名相就要坠地了。

    就在李相倒地前一刹那,即墨寒赶到了,他将祖父接住了,立刻就意识到祖父的状态不对。

    他大声叫道:“赵显!快去回春堂接秦城,要快!就告诉秦城,说我祖父突然倒地不起,口不能言。”

    赵显立刻出现,只是看了一眼少主怀中的李相,他就飞奔出门,仅仅几息时间就听到了马的惊鸣声。

    之所以叫赵显去接秦城,就是因为赵显身手最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秦城接来或者说抢来,甚至是绑来!

    此时李相的情况,相当不妙,四肢抽搐不说,脸部都开始歪斜扭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