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玉箫情劫 > 第576章 火急火燎忙救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家都是文官,皇宫这么乱哄哄的,又有一个何皇后在那里猴子称大王,那可是个良心被狗吃了的歹毒妇人,有她在旁指手画脚,文官能成什么事?

    文官大都体弱,本就是靠一张嘴混官场,对于救即墨寒,很难有所作为,只有武将出马,或许才能为即墨寒赢得一线生机。

    当陆振兴上气不接下气的飞奔到李府门口时,受到了门房与门口的守卫的阻拦,出于安全考虑,自然不能让他横冲直闯,陆振兴急得语无伦次的大叫道救…救命啊!快…快…快去通知…通知李尚书…去…去…去救…救寒…寒公子!”

    门房与守卫都是在李府待了几十年的老人,一听到救寒公子,就知道来人是来报信的。

    寒公子与皇帝的冲突,李府内部的人,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一听是事关自家寒公子生死的大事,门房快步掠出,赶紧扶住摇摇欲坠的陆振兴。

    门口人多眼杂,他赶忙搀着陆振兴的胳膊,边往里走边安抚道:“莫慌!莫慌!我们二少爷已经回来了,进去再细说!”

    一听到‘二少爷’三个字,陆振兴起先还没反应过来,现出一脸茫然之色,那门房赶紧补充了一句:“李尚书已经回来了!”

    原来李府上上下下,都习惯了称李浩为大少爷,称李瀚为二少爷,就算李瀚如今身居高位,称呼也一直没变。

    李相仍在世,是李府的老爷,李家兄弟自然就是少爷了,况且这样称呼,也显得更加亲近些,李家兄弟都觉得挺好的。

    听门房这么一解释,陆振兴顿时喜出望外,他一边跟着门房大步朝李府书房走去,一边喃喃自语道:“太好了!太好了!说不定还来得及。”

    很快,门房就将陆振兴带到了李瀚的书房门外。

    要想见到高门大户里的主人,通常都是要先经过层层通报的,再得到确切回复后,才能得偿所愿,但事关寒公子生死,情况特殊,门房才没那么死板。

    他果断的将陆振兴,直接带到了李瀚书房的门口,才大声道:“二少爷!这个人有关寒公子的消息,所以我直接带他来见你了。”

    李瀚并没有责怪门房擅作主张,一听竟然是有侄子的消息,他立刻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快速走到陆振兴身旁,他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不速之客。

    陆振兴赶忙作揖行礼道:“白营千夫长陆振兴,见过李将军。”

    李瀚摆了摆手,赶紧扶起陆振兴,他不敢置信,急切的问道:“你真的有寒哥儿的消息?”

    陆振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竹筒倒豆子般,简明扼要的讲述了自己知道的一切。

    听完后,李瀚表情激动,就只说了几句话:“大恩不言谢,由于时间紧迫,我得先去救寒哥儿,就不亲自招待你了,下次定然要登门致谢!我们李家从不敢忘恩,是我李家欠你一条命,日后自有回报!请自便!”

    然后李瀚转身就走,丢下陆振兴任管家招待,他就像一阵风一样,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卫飞快的奔出了李府。

    陆振兴总算不负所托,给即墨寒送出了求救信。

    见李瀚火急火燎的离开,他的精气神也瞬间垮掉了,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门房赶忙将他扶起,关切的问道:“陆公子,你哪里不适?我立刻请大夫过来给你看看。”

    一听到‘大夫’两个字,本就身形不稳的陆振兴,他的身体又是一晃,差点再次跌倒,他急切的问道:“李总管,你可有熟悉的药铺介绍,我需要请大夫,越多越好,酬劳不会少,是宫里征用的。”

    刚刚的话,门房也都听到了,自然知道宫里为何要请这么多的大夫。

    老人神色凝重,他苍老的面庞上,满是悲凄之色:“陆公子,我知道了,我立刻帮忙召集大夫,这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能多救活一个人就是万幸了。”

    他也不????拢?苯哟?怕秸裥顺寺沓等チ嘶卮禾谩

    门房之所以第一个选择回春堂药铺,除了回春堂的秦城与李家关系密切之外,回春堂还是刘承名下的私人产业,对于救治皇宫里那些中毒的人,自然是责无旁贷。

    却说李瀚一听说寒哥儿被毒烟困在密道里,立刻就想到了回春堂的秦城。

    当初那场皇宫突袭战,密道突袭是整个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雁北门与青锋寨的精英负责,算是整个突袭战的一支奇兵。

    当时若不是中了毒烟,他们可以很顺利的通过密道进入皇宫,有了这支奇兵,至少正面接触战可以少死很多人

    当初毒烟进入到口鼻与心肺之间的那种窒息感,李瀚至今想来都感到不寒而栗,若不是寒哥儿带着秦城及时赶到,自己恐怕也死在了当场。

    如今变换了位置,寒哥儿处于生死一线之间,作为寒哥儿的亲叔叔,他怎能不急?

    出门前李瀚已经派人四处传递消息去了,凭自己的一己之力,与一国之君对抗,胜算不大,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就算他豁出性命,哪怕赔上全家人的命,也未必能救出寒哥儿来,这才是他最担心的,多一个人至少多一份力。

    三十几个人骑着快马,在京都城大街上风弛电掣,一路狂奔,自然是吓得行人惊慌失措,纷纷躲避,一行人也顾不上许多了。

    马队位于最前面的人,负责大喊大叫开道:“各位街坊邻居,借过!借过!实在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人命关天,不得不莽撞行事,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骑在最后一个人,则丢了块李府门牌和一句话:“一切伤员医药费或者其它损失,都一并算在李府头上。”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驰电掣而过,身后留下了一路错锷不己的百姓。

    起先路人还满口牢骚抱怨,一听说是李府的人,路人这才没有破口大骂,可见李府这块金字招牌,在京都城百姓心中的份量。

    高门大户里的人出行赶路,骑马横冲直撞的事,时不时都有发生,尤其是刘振国执政期间,几乎天天都有。

    普通百姓抱怨归抱怨,但也没谁真的敢站出来叫嚣,就只能忍气吞声。

    吃了亏又讨不到半点便宜,便只能在口头上出出怨气罢了,很少碰到像李府这样,主动承认自己的身份,并揽责的主儿。

    李家世世代代都刻守读书人的本份,坚守底线,处处与人为善,更不可能仗势欺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