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玄幻:我的沙雕弟子强无敌 > 第1255章 奉城镇国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圣师大陆,奉城。

    纯忠殿主书信来得极快

    他派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到奉城,将新法消息告知了镇国公。

    此刻的镇国公,面色极其难看,手中的书信,被他牢牢攥紧着。

    四周,镇国公的心腹们,个个神色凝重。

    房间内,气氛一度压抑到了极点。

    “学宫欲推行新法,新法名为考封法、降代法……”

    “诸位,都说说,我镇国公府,该何去何从?”

    良久之后,镇国公抬起头,看向众心腹,将新法一事说了一遍。

    一众心腹听完后,全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隔了好久,第一谋士刘德恒,才斟酌着说道。

    “国公,学宫这一刀砍向勋贵,已无疑问。”

    “不管是考封法,还是降代法,对于勋贵而言,都是致命的一刀……”

    刘德恒缓缓说着,但镇国公的面色,却丝毫没有任何波澜。

    这些谁都能看出来,而他要的是,他镇国公府,该如何去面对。

    好在镇国公清楚刘德恒的能耐,知道他后面必有自己的见解,倒也能耐着性子听下去。

    果然,刘德恒在说了一通“废话”后,渐渐步入正题。

    “于我镇国公府而言,考封法不疼不痒的,以国公的能耐,过考封简直易如反掌。”

    “只是……那降代法,却很要命。”

    “这意味着,未来如果小国公继承爵位后,怕是很难保住国公之爵,少不得会降国公为侯爵。”

    “当然,新法的推行,有利有弊。”

    “一旦考封法、降代法大行,将会有大批勋贵被除爵,这么一来,爵位的含金量,倒也提高了不少!”

    “而且,降代法也不是说只削不升,只要未来小国公能立下功劳,那么国公之爵又能保住,甚至……功劳若足够大的话,说不得这国公,还能变成郡王。”

    “故此,某觉得从长远角度而言,我镇国公府,当支持新法,而不是去对抗新法!”

    “国公,此是某之些许愚见。”

    刘德恒说完之后,朝着镇国公俯身一礼,退到了一旁。

    镇国公微微点了点头,又看向其他人,问道。

    “你们的看法呢?”

    声音落下,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此人比起刘德恒要年轻了不少,长相更是颇为俊朗。

    这是镇国公麾下新晋谋士,号称镇国公府未来肱股之臣的郎碧。

    郎碧拥有四分之一极西大陆人血统,五官立体,双眸深邃,眼瞳略带着一丝碧色,看上去有种淡淡的忧郁感。

    他朝着镇国公俯身一礼,尔后缓缓说道。

    “国公,属下的观点和刘公相同。”

    “考封法、降代法,看似对于勋贵极为苛刻,有针对勋贵的嫌疑。”

    “但于我镇国公府而言,这反倒是好事。”

    “我镇国公府世代坐镇奉城,常年与异族交战,远非那些腐朽勋贵所能比拟。”

    “故而,对于大多数勋贵堪称致命一击的降代法,却反而成了我镇国公府,能获封更高爵位,甚至一门数爵的利好之处。”

    “反对新法,我镇国公府没有半点好处。”

    郎碧说着,再次俯身一礼,缓缓退了下去。

    其他人闻言,大多都是点了点头,显然他们对于刘德恒、郎碧的观点颇为认同。

    只有少部分人,依旧面色凝重,但却也没出言反对。

    “尔等所言,本公深以为然。”

    “这考封、降代之法,于我镇国公府而言,确实是件好事。”

    “可笑那纯忠,还想着煽风点火,意图挑拨本公跳出来对抗学宫,真是不知所谓!”

    镇国公冷笑一声,将手中的书信一捏。

    书信瞬间化为粉末,从他手指缝中滑落下来。

    “国公英明!”

    众下属闻言,齐声道。

    镇国公摆了摆手。

    “不过……考封、降代法虽利好我镇国公府,但学宫这一招,针对的是整个勋贵群体。”

    “本公身为勋贵的一员,若是无动于衷,倒也不像话。”

    “德恒,拟书,将新法消息,转告鹿原骁骑侯,宝杨金鼎伯,万里陇上侯。”

    镇国公话音落下,刘德恒、郎碧二人,便已明白了他的意思。

    两人齐声道。

    “国公此策甚妙。”

    此,祸水东引之策也。

    像镇国公这等勋贵,本质上已经是半独立军阀势力了,与学宫也不可能会是一条心。

    当然,学宫名义上还在统辖着他们,甚至还能罢免他们。

    故此镇国公这样的勋贵,少不了要结交学宫的勋贵。

    如纯忠殿主之流,为的就是能让自己不至于在学宫没了话语权。

    所以,明面上镇国公是不会去得罪纯忠殿主的。

    如今纯忠殿主送了书信过来,摆明了是想把镇国公当刀来使。

    镇国公不能明着拒绝,只好祸水东引。

    把麻烦抛给骁骑侯等人。

    如此一来,也算是能给纯忠殿主一个交代了。

    由此可见,像镇国公这等,世代坐镇地方,且常年与异族交战的勋贵,绝非易于之辈。

    一封书信一气呵成。

    刘德恒写完后,递给了镇国公。

    镇国公扫了几眼,面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德恒依旧是文采斐然,区区一封书信,读起来却回味余长,甚好,甚好!”

    刘德恒不仅是谋修,更是儒修。

    他精通计谋,文采斐然,深受镇国公喜爱。

    他的文章,在奉城,更是人人追捧。

    “国公过誉了。”

    刘德恒闻言,谦逊道。

    镇国公摆了摆手。

    “你之文章,本就是一绝,又何须谦逊?”

    “就这样罢,且让人抄录三份,送与骁骑侯、金鼎伯、陇上侯。”

    刘德恒应诺一声。

    “国公,骁骑侯此人看似勇猛无谋,实则狡诈不过,他怕是不会中计。”

    “陇上侯麾下,又有谋士曹凤初在,多半也不会上当。”

    “倒是金鼎伯……”

    谋士郎碧笑了笑,说道。

    镇国公闻言,道。

    “本公原也不指望他们都中计。”

    “有金鼎伯能中招,足够了。”

    听到这话,郎碧不再多言。

    奉陇地区,总共有四大勋贵。

    分别是镇国公、骁骑侯、金鼎伯、陇上侯。

    四人的爵位虽然参差不齐,有高有低。

    但手头的实力,却半斤八两,谁都奈何不了谁。

    这四人,有时候会彼此联手,有时候又会彼此龌龊。

    算起来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相扶相持的盟友。

    不过,这四人中,论口碑,无疑是金鼎伯最差。

    此人虽也有一定能耐,却更像是无谋莽夫,且生性嗜杀。

    镇国公向来对他不是很待见。

    他的祸水东引之策,说白了,就是针对金鼎伯的。

    现在郎碧觉得金鼎伯会中招,于镇国公而言,意图已经达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