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95多看一眼就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乡,是一种称呼。

    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指:对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习俗、风俗、方言口音等文化背景的同胞的称呼。

    广义上指:对来自同一地区或同一省区的同胞的称呼,也引申为对无论地域的同胞的称呼小】

    【说】

    在大明朝,实施着严格的路引制度,对民户流动进行严格的管制,加之古代交通确实受到技术制约,别说跨省自驾游,就算是穿府过县都很麻烦。

    当然,这样的限制仅限于普通人,对于有功名的人来说,自然不会有限制,否则怕是就没人参加会试和殿试了。

    这么一说,自然就能够为什么省一级考试,也就是考举人叫做乡试,其实古代的老乡,就是指的同省人。

    好吧,魏广德发现自己要是这两年就考到进士及第,说不好将来进入仕途以后还要多多仰仗那个后世普遍认定为奸臣的老乡帮助。

    严嵩什么时候倒的台?

    魏广德不知道,只知道这位最后肯定要倒霉,具体怎么倒霉也没什么印象了,还有他儿子严世番嚣张到了极点,最后盛极而衰。

    严家最后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条船能上吗?

    清算严家的时候,江西的官员会不会受到影响?

    魏广德心里有点忐忑,不过随着那边争吵声的加大,魏广德也醒悟过来,就特么一个童生,秀才都没考到,就想到进士以后,当官该怎么个当法上了,还真是会思想跳跃。

    不过魏广德也从表哥吴栋和曾元述的话里听出来点什么,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似乎并没有多把严嵩父子看做大奸大恶之人,最起码在江西是这样。

    话里话外似乎还对有这么一个做到大明朝内阁首辅之位的同乡与有荣焉的感觉。

    还有表哥先前那句话,“满朝文武半江西”,这说明什么?

    说明江西籍贯的官员,在朝政上是对严嵩一系来说是一股助力,联想刚才吴栋说的,以后考上进士后还要靠他提携......

    那边争吵越来越激烈,魏广德这会儿也听出来了,还真就是在为吉么有名了。

    “阳明心学?”

    吴栋在一边小声嘀咕一句,一下子让魏广德猜出了原因。

    好吧,原因居然是这个。

    “白鹿洞书院,从山长到教授,还有下面的博士和教习,大多都将心学,你让我过去学什么?”

    曾元述的话让魏广德确定了,让学习程朱理学的士子进心学的大本营求学,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白鹿洞书院会教授心学,那里可是因为朱熹而复兴的书院啊。

    怪不得孙夫子都没提过白鹿洞书院就在九江府,自己都一点不知道。

    孙夫子可是程朱一脉的,会告诉学生心学的书院才是怪事。

    魏广德还在考虑要不要抽时间去白鹿洞书院逛逛,那边吵架的两伙人似乎吵累了,也不再争吵。

    这会儿倒是有不少学子从那边人群中走出,去和自己熟识的朋友行礼打招呼。

    很快,九江府这边也过来几个,先来的是吉安的学子,不过只是礼貌的见礼,又和其他人相互介绍下,魏广德也就知道了,这些人有来自庐陵的曾子器、萧九峰萧九成兄弟,泰和县的陈良敬等人。

    过来的七八个人,一个吉水的也没有。

    魏广德暗地里吐吐舌头,都是被生员功名闹的,只要过了这一关,怕马上就变脸,见人怕不是热情似火,好展现自己好杵臼之交。

    没一会儿,南昌府这边也过来不少人,南昌的熊?、罗大?,丰城的李材、李贵,新建的喻南岳等人小】

    【说】

    虽然大家知道魏广德十三岁就成为童生,这次也是专门来南昌参加院试感到有些惊讶,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二十岁的秀才,三十岁的举人,四十岁的进士。

    这句话当然不准,但是却道尽了其中的辛酸。

    二十多岁得中进士的学子不少,可是绝大部分进士都是三十多四十岁。

    魏广德十三岁就参加院试,这并不稀奇,除非这次院试他顺利过关,那么才叫厉害,因为这意味着他有可能在30岁以前得中进士,这就了不起了。

    现在嘛,多看一眼就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