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191静不下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诸大绶等人说好后,魏广德就去大门处和张吉说了下,自然是让他去昨晚说的那家酒楼包场,顺便还要去通知劳堪他们,劳堪会在下午去通知一众同年。

    现在魏广德有了家里捎来的两万两银子,底气又足了起来。

    钱嘛,用完了再去赚,都当官的人了,只要熬过开头几年,还怕没银子赚。

    到了下午下值后,四人就坐上魏广德的马车赶往酒楼,到了没多久,三百名新科进士就全部到齐了

    也就是这科四位有字号的考生召集,进士们才能到的这么齐整。

    很快,众人就在酒楼落座,三百人自然不可能挤在一层,也是楼上楼下分了几十张桌子。

    魏广德他们坐在楼上,不过没多久四个发起人就起身开始挨着桌子轮番敬酒。

    三十多张桌子,每到一桌他们还要和桌上人谈上几句,其实无非就是问问他们在衙门里观政的情况,以后大家有事没事多联系之类的话。

    其实今天来到这里,进士们都清楚,作为同年,他们是一个天然的小圈子,以后仕途上要相互帮助扶持的。

    现在看到几个人挨桌敬酒,又是聊的衙门里的事儿,自然清楚他们的目的了。

    楼上敬酒,四个人又去了楼下,这秩序倒不是按照殿试成绩排的,而是大家先来后到随机坐下的,先来的看到魏广德等人的主桌在楼上,自然就在楼上占了位置。

    后来的,自然只能是上去打个招呼就下楼来找位置。

    还好大家都是已经喝过几场酒的,也不生疏。

    在魏广德他们下楼后,楼上的几个比较健谈的进士也都纷纷起身向其他人敬酒,开始和其他人套近乎。

    劳堪、张科两人也是坐在楼下,劳堪是商人世家,祖上也是出过官员,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对于迎来送往自然不陌生。

    张科虽然不是官宦之家,可张家在湖口也算士绅家族。

    所以两个人很自然就被魏广德请到楼下待人接客,帮着魏广德照料下楼下的客人。

    诸大绶、魏广德等人给前面一桌敬酒的时候,就听到身后一桌张科在问身旁一个进士,“这么说,你们户部那边除了衙门里的库房,太仓库已经空了?”

    “我听说是这样,现在银子运到京城都进不了库房,就被各部用钱的提走了,我也是听说啊,没去过银库不知道具体什么样子,反正说是饿死耗子了都。”

    “那俸禄能按时发下来吗?”

    “你还缺那点银子?”

    “蚊子再小也是肉,我这上京带来的银子用的已经是七七八八了。”

    张科这会儿说道,“也不知道家里什么时候送银子过来,现在有钱的可能也就广德和道亭了。”

    “道亭家经商,银子应该有,再不济和在京商人借借也能过得下去。”

    和张科说话的魏广德认识,叫张世达,字子成,陕西泾阳人,或许也是因为知道老家遭了大地震,所以会试、殿试名次都非常差,殿试排三甲202名,他身后就只有一个垫底的李时惭,此时也坐在他身旁。

    很有意思的就是,这两位吊榜尾的都是在户部观政。

    “我听说之前预备发俸禄的银子都已经被发起赈灾了,大司徒是打算去太仆寺常盈库借银子发俸禄,反正现在马市停了,原来预备买马的银子都闲着。

    其实衙门后堂银库里还是有银子的,据说还不少,就是不敢动。”

    这会儿李时惭在一边说道。

    魏广德在这边敬酒,和桌上之人闲聊,耳朵也支棱着听隔壁桌的谈话。

    好吧,很多有用的信息,就是在不经意的闲聊中透露出来的。

    “什么银子,现在都穷成这样了,还有不敢动的银子?”

    张科好奇打听道。

    “听张主事私下说的,这是前两年应该交给裕王千岁的俸禄和赏赐,上面有人发话压着。”

    李时惭小声嘀咕道。

    “什么?谁敢做这个?”

    张科惊讶道。

    魏广德在一边听在耳朵里也是心惊不已,这北京城里二王争斗都蔓延到朝堂上了?

    魏广德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景王的人授然小声对魏广德说道。

    “听说过,在南昌城那会儿听谁提过一嘴。”

    魏广德没多说话,就说了以前知道这个事儿。

    “我昨儿个听说,景王那边授意户部把该给裕王的俸禄和赏赐给压下来了。”

    魏广德自然不会说自己昨天听他们聊了,还是假装很吃惊的说道:“他们怎么敢?要是裕王告到皇帝那里,户部能抗住?”

    “户部鬼精的很,不是全部扣留,每年大部分俸禄和赏赐扣下存银库里面就是不给,只给两三个月的银子能够凑合过,没想到,堂堂王爷的日子居然过成这样。”

    张科还在那里小声的叙述着昨天听来的消息,魏广德微微皱眉打断道:“他么不怕皇上追究?”

    “不知道,反正现在就是这样,他们也只是去找户部要银子。”

    张科摇头说道:“裕王府高拱、陈以勤都去户部要过,这几天据说又到时候了,户部尚书侍郎都躲着不见面,下面的郎中主事说话也做不得数,你说这事儿闹得。”

    “呵呵.....”

    魏广德也就是笑笑,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裕王吃了这么大闷亏都不哭不闹,后面还有得折腾。

    魏广德虽然有心靠上裕王,可是却不会刻意巴结,毕竟大统的事儿,嘉靖皇帝还好好的活在西苑,落别人眼里像什么话。

    自己这几天都在看道家的书,为的还不是写出一篇好点的青词在皇帝那里露个脸吗?

    再说,太刻意的结交王爷,搞不好就被扣顶离间天家,意图不轨大帽子,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小】

    【说】

    现在京城的风向,明显是向着景王的,上次景王府也派人给自己送了礼物。

    想到这里,魏广德咧咧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事儿。

    魏广德到了翰林院,按照以往习惯先去检讨厅看了看修书的进度,然后就回到自己公房看起道家书籍,希望提高自己写青词的水平。

    不过老是感觉心静不下来,脑海里不断想的是裕王府那档子事儿。

    裕王被人扣下部分俸禄和全部赏赐,还不敢找嘉靖皇帝告状,这事儿透着古怪。

    嘉靖皇帝知不知道这个事儿?

    如果是他授意的,那倒是讲的通,可难为自己的孩子又为哪般?

    如果嘉靖皇帝不知道这个事儿?

    锦衣卫又是干什么吃的?

    这么大的事儿锦衣卫敢瞒着不上报?

    太多想不透的问题,魏广德思绪很快就乱了。

    心乱了,书自然也看不进去,虽然已经读了好几页,可是一回想刚才看到的是什么,魏广德惊讶的发现自己一向好的出奇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居然退步了,完全想不起来。

    魏广德心里一阵恐慌,可是随即昨天和以前几天看的内容却又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里。

    还好,记忆没有出问题,或许只是因为心不静,没有把书看进去。

    把书丢在桌上,魏广德干脆也不看了,就闭目沉思,得先把这事儿想透才行,不然心静不下来。

    或许是在九江府的时候受到张同知的影响,魏广德现在倾向于裕王能够登上大宝,而不是现在京城许多人猜测的可能是景王。

    不过嘉靖皇帝肯定是知道这件事儿的,但是却隐而不发,到底是为什么呢?

    都欺负到皇帝儿子头上了,这不明摆着是打他皇帝的脸面?

    静静沉思,忽然魏广德想起之前在南昌城的时候,听人说的什么?

    裕王有点优柔寡断,而景王待人接物却是颇有章法,如果对人不对事的话,景王确实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优柔寡断。

    魏广德似乎抓到了点什么,不会是嘉靖皇帝在锻炼裕王吧?

    考验裕王的遇事决断力,看裕王能否靠自己微薄的力量解决此事?

    魏广德不觉挠挠头,之前的问题没想透,貌似有增加新的猜想。

    裕王那边又是怎么想的呢?

    以裕王自己的力量,肯定是无法影响到朝堂之事的,他自己应该是解决不了。

    但是怪就怪在他又不敢找皇帝告状。

    或许传闻是真的,皇帝真不待见他这个儿子?

    或者说,裕王担心这个事儿就是皇帝暗示下做的,所以不敢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