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201出发巡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一大早,魏广德还是揉着惺忪睡眼起床洗漱。

    出来后想到一会儿就要去京营汇合翁溥,不觉就是感觉头疼。

    出门吃早饭的时候,魏广德就小声吩咐张吉,“把我们的战甲都带上,一会儿你去找李三,让他跟着去京营的时候,找几匹好点的战马,每人都要双马,马匹他要看好了。”

    好吧,想了一晚上,魏广德也只能做这些准备,要是这次巡边真和鞑子碰上,只要保证自己跑的比别人快就行,一人双马,应该可以了。

    马车,自然就只能留在会馆里,要是贪图安逸,巡边还坐着马车去,风险有点大。

    草草吃过饭,魏广德就辞别了送行的劳堪、张科等人,带着张吉和李三上了一辆雇来的马车去京营

    洪武初年定天下后为训练军士拱卫京师,而设置京营。

    大明最初定都南京,所以当时在南京内外建大小两个操场,分别训练48卫兵士,隶属于元帅府,不久,朱元璋又将训练的兵士重新改编,称为五军营。

    成祖朱棣继位后在遵行洪武旧制的同时,又对京营加以扩充,将原来的48卫增至72卫,此后又渐次设立了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三营统称为京军或京营。

    其中五军营就是原本的京营主力,三千营则是成祖接受的蒙古降卒组成的一支骑兵部队,神机营就比较好理解了,京营的火器部队改组而成。

    在京城,除了这三大营外,还有皇帝的侍卫亲军还有锦衣卫和十二卫亲军,其中战力最强的自然就是御马监旗下的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称为“四卫军”。

    随着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京营主力损失殆尽,三大营成为历史,残余军卒和周边抽调来的部队组建了新的京营,自此京城的武装力量进入“团营”时代。

    从最初的十团营到十二团营,一直持续到几年前,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随着“庚戌之变”发生,十二团营成为历史,嘉靖皇帝撤销团营建制恢复成祖时的三大营: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

    唯一变化的就是改三千营为神枢营,这是大明朝少有的成建制的纯骑兵部队,也是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找不到那么多蒙古降卒,但是也大多是从边军挑选出来的精锐,骑术自是不凡。

    尽管在制度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但现在的京营和之前的十二团营似乎并未有多大改观,至少魏广德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里就没见到过京营进行过什么像样的操练,进入官场后听到的也差不多,没人认为团营改京营后有什么变化。

    京营驻地大多在北京城北面,也就是德胜门和安定门外的广袤平原上,背靠城墙扎营,魏广德他们也是从会馆出来后先进崇文门,顺着大道一直往前走,横穿整个内城自安定门而出。

    说起来他们的位置离京营还算挺远的,幸好走得早,在出安定门的时候就看到前面一辆马车,马车周围还有几个护卫护着往城外走,看到马车上的标记,正是兵部右侍郎的座车。

    魏广德没让车夫超过他们,而是不远不近的跟着走,并没有第一时间就上前汇合。

    那马车周围的护卫虽然也注意到后面跟上了一辆平民马车,但是因为距离不近,所以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只是加强了对后发马车的注意。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出了安定门,走不多远就到了京营大门前才停下。

    魏广德这个时候很灵活的从车上跳下来就往那辆马车走去,张吉和护卫李三只能跟在他后面。

    不过魏广德还没有走近就被马车周围的护卫拦住了,“什么人,立即离开,不要冲撞了大人。”

    一名距离他们最近的护卫喝道,伸手拦住了魏广德的去路。

    “车上可是翁溥翁大人?”

    魏广德并没有在意,对于不认识的人靠近,他的反应也属合理。

    听到对方报出主人的名字,那护卫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更加不敢大意,只是魏广德身上穿着青袍,即便已经走得很近,他也不敢出手推搡。

    “你是什么人,找被翁溥完全碾压,可现在是出来执行公务,翁溥正使,他魏广德是副使,也就大他一级而已。

    说话的时候,翁溥已经从车厢里一个小暗门里去处一卷地图展开,对着地图开始给魏广德讲解。

    北地地图,在翰林院里也有,昨日听闻消息后,他们翰林院一帮子人还找出来研判过,所以并不陌生。

    这年代的地图很是抽象,不过还能看得懂,就听到翁溥缓缓说道:“你没看到宣府报来的奏疏,我现在和你讲解下。

    宣府和俺答部在虞台岭、张家口外有交战,之后鞑子绕道松树堡,独石堡、龙门堡继续往东,踪迹就不见了,他们还在派探马打探消息。”

    说话的功夫,翁溥手指点在宣府北边,随后一直往东边滑动,让魏广德有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宣府东边翁溥所说的三个堡名是位于一个长城的突出部,继续往北就不在大明武力的控制区了。

    俺答部明显就是沿着长城行军,寻找薄弱点进行突破的目的很是明确。

    “你是卫所出身,应该明白俺答部的目的。”

    听到翁溥的话,魏广德点点头。

    “虽然上面的命令是让我们巡视从蓟镇开始,可是我料定俺答不会走那么远。”

    说话的功夫,翁溥的手指也已经顺着长城边墙继续往东面滑动。

    “四海所、渤海所、潮河所,一直到古北口、磨刀峪、将军关、马兰峪这几个地方,才是鞑子最有可能实施突破的区域。

    广德可能也知道了,上次鞑子突进关墙,就是从古北口破关而入的,连下密云、怀柔和顺义,顺着官道直奔通州,还好被河道阻拦,没有打到通州去。”

    翁溥继续说道。

    “按大人的意思,我们这是直接从哪里开始巡视?”

    魏广德这个时候听出来,翁溥这次出来不是打算糊弄差事了事,是要做大事儿,所以很可能不会往东走蓟镇,从蓟镇那边开始巡查,毕竟肯定来不及。

    “我打算现在去顺义,走平谷,直接从马兰峪开始巡视,希望还来得及。”

    翁溥这个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真没打算跑蓟镇去混时间,等到鞑子突破关墙就跑回北京城去小】

    【说】

    “那蓟镇那边?”

    魏广德欲言又止,还是听完翁溥的打算再说。

    “蓟镇那边,我打算叫他们调出一队人马到遵化,到马兰峪和我们汇合,跟着我们巡边。”

    好吧,魏广德确定了,不去蓟镇,应该是翁溥判断俺答不会那么傻,跑那么远攻击长城,很有可能就是在古北口附近几个隘口寻找一个目标进行攻击,冲进关内。

    翁溥也不傻,打算动用自己巡边大臣的特权,从蓟镇调一队官军跟随,增加一些保卫力量,也安全一些。

    “全凭大人吩咐。”

    魏广德知道不能说什么,反正大不了仗着自己年轻跑得快点就好了,翁溥应该是打定主意了,没必要这个时候和他争什么,更不能坚持去蓟镇,否则回头回到京城,自己必然成为官场笑话。

    说不定,翁溥就在等着他魏广德说出去蓟镇的话来,到时候也好甩锅。

    “那好,我这就安排下去。”

    随后,翁溥掀开车帘,对窗外护卫吩咐了几句,魏广德也听到了,就是叫人带上他早准备好的书信去蓟镇,同时队伍的前进方向也明确了,那就是先往北到顺义,再折往东面去平谷。

    马车在凹凸不平的官道上行驶着,木制车轮,自然让车子抖得很是厉害,虽然铺了厚厚的垫子,魏广德坐久了也觉得不舒服。

    找了个机会下车,还是骑马好了。

    虽然在马上也颠簸,只是这时候不是骑马疾驰,不需要双腿夹紧马腹,也就不存在磨伤大腿的可能,也就是屁股稍微受点罪。

    魏广德检查了马上的装备,除了他自己的战甲还在张吉的马上,自己这边战马上还有一柄马刀和一支鸟铳。

    京营里,这些武器还是不缺的,特别是鸟铳,李三挑了六匹马,马鞍上全部都带上了马刀和鸟铳,只有战甲没要。

    魏广德还是更喜欢他身上这套南京出产的盔甲,毕竟是随他上过战场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