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211推迟出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京,西苑,永寿宫。

    此时一大帮有品级的太监都侍立在殿外,等待这大殿里的消息,为首的正是宫里的大太监、老祖宗黄锦。

    他们已经在殿外候了半天,此时早已手脚酸麻不听使唤了,可是大殿里依旧没有动静。

    就在众人等的心焦想要进殿又不敢,处于两难境地的时候,永寿宫里终于有了动静。

    随着吱吱呀呀殿门被打开的声音,一个头戴冠帽身着法衣的道士已经开门立于殿门前,看到外面双手垂立的大小太监,这才笑笑说道:“帝君已经出关,你们进来吧。”

    随即不等屋外等候的太监说话,转身就朝殿中走去,走动时衣摆飘飘倒是有那么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众太监在黄锦的带领下鱼贯而入进了永寿宫大殿,看到此时一身道袍的嘉靖皇帝已经慵懒的躺靠在上首座位上,不知是不是错觉,众人都感受到那双眼睛带着异样的神采盯着他们进来的每一个人。

    “恭迎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出关.....”

    随着众太监整齐的喊出嘉靖皇帝的道号,之前还表情古井无波的嘉靖皇帝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来,挥挥手,让行礼的太监们起来,随即他们便纷纷站起退到大殿两侧。

    不过除黄锦外,其他的太监可不会放过这个给皇帝溜须拍马的时机,还在不断的出声恭祝嘉靖皇帝功力精进,进门时候陛下的眼神有神电似有若无在眼中流转云云......

    嘉靖皇帝对他们的恭贺之词也只是面带笑容的听着,却是不发一言。

    良久,嘉靖皇帝终于再次摆手制止了太监们的献媚,而是对立在兰道行身旁的黄锦问道:“朕这些日子偶有感应,所以闭关半个月,朝廷里可有什么大事,俺答汗退了吗?”

    进殿以后一直规规矩矩侍立在一侧的黄锦这才站出来对嘉靖帝简要介绍了现在宣府的战况,听到俺答部到现在还驻扎在延庆州和保安州不去,嘉靖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眉头微微皱起,“内阁是什么意见。”

    “回皇上,前些天巡边大臣翁溥上奏请去宣府督战,内阁票拟通过,给翁溥加提督军务的职儿,让他负责宣府战事。”

    黄锦说话的功夫微微抬头看了眼御座上的嘉靖皇帝,他知道这位主子的习惯,听到内阁意见的时候往往都会有内心想法体现,而且这个时候一般也不会继续注意奏报的人,正好可以看看皇帝的真心想法。

    果然,他偷眼看嘉靖帝的反应,而这会儿嘉靖帝却是低头似是在思索什么。

    片刻后,嘉靖皇帝才抬头看着黄锦继续问道:“兵部有哪些部署?”

    “兵部请旨调蓟镇军移防怀柔、昌平、顺义,催调大同军往宣府助战。”

    黄锦简要回答了这段时间朝廷对俺答汗部入寇进行的军事调动,随即就闭嘴不再多言。

    御座上的嘉靖皇帝之后只是微微点头,显示对兵部的指挥没有异议。

    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嘉靖皇帝对于收到俺答部入寇的消息并不震惊,在确认俺答部只是进入宣府后,就放心的让内阁和兵部去处理战事,或许是心有所感,嘉靖皇帝似是有了天人感应,最后招来这些日子受宠的道士兰道行闭关修炼

    闭关近半个月,出关后听到的消息果然没多坏,除了鞑子还没有退出长城外,其他的都是小事儿。

    军队既然已经开始调动,鞑子退出长城也就是时间问题,倒是不用他担心什么。

    至于内阁的票拟和兵部的请旨,以黄锦历来做事的精明,想来也已经批红过了。

    “如果没其他事儿,你们就先退下吧,黄锦留下伺候。”

    嘉靖皇帝这时候开始赶人了,他并不喜欢一大堆太监杵在他的永寿宫里,还是让他们各做各的去吧。

    道士兰道行在太监退出后,也躬身施礼请辞。

    嘉靖皇帝微微点头,笑道:“蓝神仙这些日子也辛苦了,先回去歇着吧。”

    等兰道行离开后,嘉靖皇帝才说了。

    “找出来,你捡重点说。”

    嘉靖皇帝发话,黄锦连忙从地上起来,站在御书案旁从奏疏中下层翻出几份奏报来,恭敬的递给嘉靖皇帝,嘴上也没停下开始介绍宣府战况。

    “鞑子入关后,只是攻打了长安所,之后大队就驻扎在延庆州和保安州没有更进一步的行动,只是侦骑不断出没在怀来,永宁等地侦查我军动向......”

    ........

    清晨,魏广德随辎重车队到怀来卫的第三天,经过一天的休整和准备,按照计划今天他们就该启程前往怀来县城去,等待俺答部的反应。

    而董一元则是一大早就去怀来卫中,他要挑选了五百士卒补充进车队护卫里,准备随时启程离开怀来卫,前往怀来县城。

    运气很好的是,在魏广德离开前终于遇到了大同军派出前往居庸关报送公文的信使。

    “按你说的算行程,今日大同军前锋三千人应该抵达裕美守御千户所?”

    魏广德找到被拦下的信使问道。

    “是的大人。”

    那信使看到眼前这个官员年龄虽小,可是旁边站着的可有这怀来卫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等人,这些可都是了不得的大官了,在这个年轻官员面前都只能毕恭毕敬,信使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人官职怕很大,自然不敢隐瞒。

    “可是按照之前送的军报,十天前大同军就应该过了蔚州,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前锋军还没到裕美千户所?”

    魏广德脑海中还有那份地图,自然知道以明军的行进速度,六七天就该进入宣府地界,到达宣府最外围的军报裕美守御千户所,可是大同那边居然用了十天时间才到,毫无疑问,魏广德想到了大同军畏敌怯战,故意放慢行程这种可能。

    “报大人得知,大军出蔚州过小五台山的时候遭遇险阻,山路之前被毁,大军行进艰难,实在是不得已放慢速度。”

    那信使只得解释,不过这些话对于魏广德来说,是不怎么相信的。

    过山路就说山路被毁,要是过河那不得说河水暴涨难渡。

    算起来大同军出发都半个月了,统共就四百多里地,虽然其中不少是山路,可总体来说也是官道,交通自然不会差,走出这速度也是没谁了。

    又问了几句,知道大同军主力还要在蔚州附近征集粮草,更是双眼差点掉出去。

    催促大同军加速赶来的公文,魏广德是过目的,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会在怀来囤积粮草,让他们尽快赶来汇合,公文白发了小】

    【说】

    挥挥手,让那信使下去,继续自己的差事,往居庸关送信去。

    魏广德这个时候有心想要再写封信给翁溥,想要上书弹劾大同军畏敌怯战和贻误战机,不过最后还是算了,等这一关过了再说。

    昨晚盘算着今天出发去怀来县,魏广德是算计这大同军距离这里应该还有三五日的行程,自己一头扎进怀来县城,保安州那边出兵过来大概三天时间,这是考虑到公文传递和出征准备的时间,到时候保安州大军接近怀来县城的时候,大同军前锋也差不多到了怀来卫这里。

    自己身侧有两路大军存在,魏广德才敢跑这一趟。

    现在好了,翁溥之前担心的还是发生了,大同军应该是故意放慢速度,不愿过早抵达战场。

    按照现有速度,大同军的前锋部队抵达怀来卫,最少需要七、八日,这还得是他们不会继续放缓脚步的速度前行。

    稍微计算了下时间,魏广德就知道今天去怀来暴露行踪似乎不是最佳时机,他有至少三天的准备时间,争取和保安州的宣府军联系,商定之后的准备。

    按照这个时间走的话,那么在怀来县遭遇鞑子部队的时候,不仅有保安州的人马过来救援,还有大同军的队伍会在这个时候靠拢过来,两路大军在侧,俺答部是打是留应该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魏广德在心中计算了时间后,知道今天不是出发的好时候,随即就叫来李蓁和他商议一番,之后又叫来董一元进行后面的布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