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297杀良冒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魏广德只休息了一天,第二日一早,张吉就买了一辆马车,以送魏广德进平谷县城调养的理由离开了小镇,出镇朝南边走不多远就向西行,直奔渤海所而去。

    马车上装了不少食物和扎营材料,自然是为了抓紧时间连夜赶路而准备的。

    张吉为了保险,当晚有去找那郎中准备了一些药汤,防备魏广德路上不适好服用。

    至于郎中给魏广德配了什么药,老郎中那是打死也不说,即便张吉给出一百两银子的高价要买那药方,甚至以灭口相威胁,都没用。

    魏广德计划的线路是从渤海所出关,先到永宁,等着头两天派去联系马芳的家丁带回来消息再考虑下一步的动向。

    旨意得到的太晚,他只从陈矩那里知道了个大概,主要是查沈炼的事儿,所以要先搞清楚沈炼家里还有没有人,联系上,才能获得最有用的信息。

    沈炼获罪后被发配到什么地方呢?

    说起来魏广德还算熟悉,毕竟在那里呆过不短的时间,那就是保安州。

    按照陈矩给魏广德的消息,嘉靖三十五年底杨顺接替杨博出任宣大总督,去年和蒙古俺答部交战中,丢失边境城池、军堡四十余座,可谓损失惨重。

    可是宣大报上来的战绩却是大量斩首的首级,锦衣卫刺探到的消息就是其中可能存在杀良冒功的情况,而沈炼被杀很可能是因为知道了内情被灭口。

    宫里的嘉靖皇帝不知道,陆炳能在奏报里提到“杀良冒功”这个词其实就已经很大义了,毕竟锦衣卫虽然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是以情报收集为主的,但是总归还是算军人,某些方面自然还是要偏向边镇一些的。

    三天时间,马队从平谷到怀柔再到渤海所外化妆成行人,花了一天的时间才陆陆续续通过这里的关防进入到宣府地界。

    众人在过了关防后重新聚在一起,按照魏广德的打算自然是直奔永宁。

    永年靠近延庆州,也是一??大军镇,有大量卫所军驻扎在这里守御长城沿线。

    为了不暴露身份,此时董一元派出的护卫都已经换下军装,穿上家丁的服侍,魏广德扮作外出游历的少爷,他们都是家里派出来保护少爷的家丁。

    只不过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不管是走路还是说话,气质都是不一样的

    不让他们打扮成武装家丁,还真瞒不过宣府这边的军士。

    一行二十多人骑马而行,没两日就到了永宁城。

    只是在靠近城池后看到的场景就让魏广德大吃一惊,当初在和俺答部交战的时候,他在怀来和保安州也没看到这么多难民。

    要知道,这段时间可没有战事发生,而在永宁城外他至少看到数千人聚集,他们搭着窝棚就挤在城墙下。

    “过去问问,他们是哪儿人,什么时候到的这里?”

    魏广德吩咐张吉一声,让他去打听下情况。

    过渤海所的时候可没听到宣府又开战的消息,自己这二十多人可别一不小心掉进战场里去了,刀枪无眼。

    很快,张吉就骑马回来,小声对魏广德说道:“他们大多是龙门卫那边的,有去年来的,也有今年才逃过来的......”

    闻言,魏广德双眉一挑,他虽然没去过龙门卫那边,可他看过地图,知道那里距离张家口堡、保安州和延庆州都不远,骑兵三天就能杀到,那里也是俺答部和明军交战频繁的区域。

    宣府和蒙古人作战的主要区域一是万全,那里连接大同,还有就是这龙门卫,倒是宣府镇城附近俺答部少有攻击。

    同样的,大同方向连接宣府的高阳卫、天成卫也经常遭遇俺答部袭击,一旦突进长城就会在宣府和大同交界处肆意强虐一番再扬长而去。

    马芳现在主要作战的区域就是在万全左右卫,保安州这里不在他的管理范围内,魏广德找马芳不过是为了加上一道保险。

    之前保安州一战前后,边境不宁的话魏广德不止听一个人说,在这里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他之前来过这里,难保不会被人认出来。

    他们一行人是秘密来调查事儿,如果对方因为恐惧而不过除了自己的银子外,妻兄徐邦瑞答应以后每年送五千两银子到京城交到他手里,目的自然是为了打点宫里的关系,为将来接掌魏国公府做前期准备。

    至于那些以为有钱就能通神,只打算临时抱佛脚的人,洗洗睡吧。

    真正的大事儿,没有前期砸钱培养感情,真到了关键时候人家可不一定帮你忙。

    谁家的银子不是银子,不收你的还不能收别人的吗?

    安排出去两个人,让他们收拾一下尽快回到保安州打听消息,现在他们就有点无事可做,“我们出城去看看,听听那些难民怎么说,都这个时候还没有让这些人返回,难道那边还在打仗?”

    魏广德对张吉吩咐一声,带着几个护卫就骑马出城去了。

    几天时间,魏广德也打听清楚了,人大多是从龙门川,南河周边的军户,这两年蒙古鞑子在松树堡、独石堡等地闹得厉害,时不时会突破边墙冲进来。

    本来应该结堡死守的,可现在的那些军堡都修的不怎么样,城墙也不高,根本拦不住鞑子的攀爬,所以他们只能放弃防守军堡而大规模逃难。

    至于为什么会流落到永宁这里,而不是去宣府和延庆、保安等地,难民们大多都是摇头,说是逃去那些地方更容易丧命。

    显然,这些人也是知道些什么的,只是看着魏广德一行人的穿着打扮和说话,似乎都不敢说太多。

    边境上的人家,除了军户外就是因为犯事儿被罚戍边的,他们自然知道很多东西。

    别说明军对自己人动手那也是真的黑,以前明军强大的时候还经常杀到长城外边去,那会儿杀良冒功主要就是袭杀蒙古鞑子的小部落,男女老幼不留,然后都按照军功报上去骗取赏银。

    现在有点打不赢了,不敢出长城作战,就对内杀戮收获首级,依旧是乔装打扮一番送上去骗赏银,都特么的成为一个传统了。

    很多事儿下面的军卒就算不忍,可上官有命也不得不从,在边镇,人命如草芥,不服从自己就会变成军功。

    至于该怎么逃,其实机灵点的也知道,那就是不能往宣府的几个大城跑,要么是延庆,要么就是永宁,稍稍会安全点,其他地方都不安全。

    在这样沉闷的氛围里,魏广德等来了马芳送回来的消息,结果却是让他大为震惊,也极大的愤怒。

    陈矩传递给魏广德的消息是沈炼斩首,家人流放极边,可是从马芳送来的消息却是,沈炼斩首,其二子、三子沈衮、沈褒因拒不承认与白莲教有染,在刑讯中被杖杀,沈炼妻子带着幼子流放云州。

    信中还有关于沈炼长子的消息,沈炼长子沈襄是绍兴府学廪膳秀才,或许又是一颗读书种子,杨顺自然不会任其成长起来,说起来两下里已经结下死仇了。

    马芳打探到的消息,总督杨顺已经行文浙江,提钦犯沈襄问罪。

    在沈炼被以白莲教徒之罪名斩首后,算是把罪名给落实了,根本不需要再提供其他证据。

    “这是打算斩草除根呐。”

    魏广德放下手里的信件,伸手揉揉太阳穴,杨顺也是真够狠的。

    前些天和城外的难民接触,魏广德已经大概明白为什么明军将官要杀良冒功,虽然他们都吞吞吐吐言语不详,可魏广德不笨,几番询问还是能大概猜出些端倪。

    魏广德是南边的军户,自然不知道,最后还是从董一元派的护卫那里知道详情。

    其实症结还是在朝廷上,可不止是这些将官因为贪图那些赏银,要知道说不好杀掉的人里就有自己手下军卒的亲人,这杀了以后背后被捅刀子的事可不好防备。

    他们这么做的背后,往往是有文官在身后暗示。

    每次遭遇鞑子袭边这样重大军情自然要上报,而如果手中几无斩获,这官也就当不成了。

    明军无力于鞑子正面交战,所以往往采用防御策略,守住大城即可,任由鞑子肆虐抢劫离去,之后则是追袭战术,驱逐鞑子复边。

    没有斩获就只能用杀良冒功之策,不然没法向朝廷交代小】

    【说】

    到这时候,魏广德知道这事儿算是坐实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