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318南下办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中这几日都在等待南直隶的奏报,也就是缉捕那些逃入太湖的乱民“恶少”。

    嘉靖皇帝也只是把那份奏疏留中了一天就下发了出去,人是必须抓住,绳之以法的,至于江南事,可以从长计议。

    不过在看到高忠呈送来今日奏疏,读到魏广德那份弹劾翁大立的奏疏后,嘉靖皇帝眼前却是一亮。

    就目前他所知道的,魏广德和严家关系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实际上严家已经不似早前般待他。

    而魏广德和陆炳那边也没有任何关系,至少嘉靖皇帝并不知道魏广德曾经私下和陆炳有过接触之事,陆炳自然也不会傻不拉几给嘉靖皇帝汇报此事

    他到是个合适的人选,既不偏向胡宗宪,又不会靠向陆炳。

    至于安排魏广德南下的理由,嘉靖皇帝此事心里已经有了计较,那就是以都察院的身份南下参与对苏州府之事所有案犯的审理。

    既然他们都是苏州府士绅、官宦之家的人,那么若朝廷不能派出大臣予以监督,指不定还会有什么幺蛾子出来。

    魏广德是江西九江卫人,和南直隶苏州府自然是八竿子打不着,正是个适合的人选。

    想到之前,魏广德奉旨北巡之时,他也曾密令魏广德探听宣府之事,貌似魏广德还真是做这??的熟手,正好监察之余看看江南各府县的情况,了解下民间的声音。

    想是这么想,嘉靖皇帝自然不会马上就下达这样的旨意,那显得太突兀了,还要再等等,等到那些案犯落网以后,奏报到京城,再安排此时更为稳妥。

    京城的旨意被用快马发往南直隶,随后交到应天巡抚翁大立手中。

    上次巡抚衙门被恶少围攻下,翁大立带着妻子逃窜,丢失了巡抚仪仗后,翁大立就知道,自己的仕途算是完蛋了,至少这次事后肯定是要被罢职的。

    说罢职,这还得是收拾好首尾的前提下,要是不能将一干恶少缉捕归案,他因此下狱问罪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恶少窜出苏州城逃入太湖以后,翁大立没有等待京城的命令,就直接动用巡抚权利调动苏州卫卫所兵对太湖进行拉网式搜捕,务必要抓住那些恶少。

    同时,亲自监督,对苏州府知府王道行抓捕到的恶少进行严刑拷问,誓要抓捕到此次闹事的领头之人,要严办。

    就是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提前终结了自己的仕途,不杀不足以泄心头之恨。

    很快,祸首周俊钦的名字就被审了出来。

    周俊钦是周家老二,外号周二,周家则是苏州府一个传统士绅家族,他兄长是以举人身份在外地为官,虽然官职不大。

    也正是因此,才让周二在苏州府横行霸道惯了。

    当然,惹不起的人他们是坚决不会去惹的,也就是欺负欺负普通百姓,混出了一些名头。

    而其他的人,身份要么是苏州府士绅家族子弟,要么就是苏州官员的子弟,甚至还是卫所子弟。

    这帮恶少用“打行”、“札火”、“白拉”等多个诨名在外闹事,内部也有身份等级划分,有上中下三等,上者即秀才贵介亦有之,中者为行业身家子弟,下者则游手负担里巷无赖耳,三种皆有头目。

    像周二是士绅子弟,自然是识文断字,虽然没有考到秀才功名,可也算是恶少中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算是上等。

    中等的主要就是会拳脚功夫的,靠卖力气,耍勇斗狠在行会里获得地位,他们多是苏州府衙门里吏员子弟和苏州卫卫所子弟。

    最下层的自然就是那些游走于街巷的小混混,他们依靠老大过活,跟着做些违法乱纪之事。

    审出了作乱的案首,对于这些人的身份翁大立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没有这些人的庇护,这帮子恶少早就被人收拾了,哪里还能做出如此惊世骇俗之事。

    不过他们作乱苏州府,他们的亲人还想要保住他们,那才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对于送来的东西,翁大立心中冷笑,却是照单全收,权当给自己压压惊,都是给自己的补偿。

    至于想要大事化了,呵呵.也不想被套进去,苏州那边怎么说就怎么做,不就是抓几个蟊贼而已,又不是和北边的鞑子或者东边的倭寇血战。

    而太湖中以周二为首的一帮恶少,过的日子却是凄惨。

    一开始进入太湖那几天,感觉还挺轻松悠闲的,到了这里也没人管,都是自在的不行。

    可毕竟行事鲁莽,也没有考虑太多,没几日就为吃食发愁,住的也是荒郊野外,虫蛇出没,让一帮子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大少们苦不堪言。

    随着派人外出购买吃食和打听消息,只是等来的不是他们要的东西,而是大队官兵的围堵。

    外出之人欺行霸市惯了,自然不会好好买东西,依旧是苏州城里那副做派,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正在追缉的苏州卫兵士发现并抓捕。

    官兵可不是他们以前熟悉的苏州府里的官差,还能好好说话,一顿拳脚下去,就把周二等人的行藏给招了出来。

    在周二等人被官兵围堵之时,苏州城里府衙中,十几个官员被摘掉管帽跪伏余地,身后衙役手持棍棒。

    “全部下狱,按名单抄家。”

    王道行没有丝毫情绪的话语传出,堂下几个下轨之人当场就瘫了。

    其实事发后他们就心知不妙,所以才上杆子送钱送东西到巡抚临时驻地,又是给顶天上司送钱,为的就是保住自家。

    那些孽障,不要就是了,只是没想到,他们钱收了,最后还是连累到自家,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大批官军和衙役在他们家老爷被抓后就冲进他们的府邸开始抓人抄家,他们现在头上顶着的是犯上作乱的罪名,下面的人自然也不会再客气,更何况抄家还是一等一的美差。

    在京城旨意传到苏州府的时候,对失职军官和地方官进行撤职逮问,督捕乱党人众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只有少量人犯还隐藏在太湖,其他都被一网成擒。

    主犯和主要从犯被抓捕归案,也预示着苏州府暴乱已经平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审案和定罪。

    消息传到京城,嘉靖皇帝虽然对苏州方面这么快就处置好暴乱事宜感到满意,但是之前他起的心思却并没有消弭。

    内阁严嵩给出的票拟是让南京大理寺、都察院和提刑按察使司接手,三法司会审此案,标准倒是和当初审理王直差不多。

    王直,该处理了小】

    【说】

    嘉靖皇帝心里这么计较,但是在手上这份奏疏的批示中却做出修改,南京大理寺和代表刑部的地方提刑按察使司参与其中没有问题,但是都察院则是由北京派人直接参与,至于人选由都察院议定。

    他不会直接在批红上点名由谁去做这个事儿,可是下面的太监?仁倘茨芴嫠?岩馑即?锵氯ィ?苎又?阑实鄣奶?龋?匀恢?涝趺囱≡瘢?伤?ァ

    魏广德是被从翰林院叫到都察院去的,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此时京城已经是秋冬交替的季节,天气开始变冷。

    魏广德收到消息的时候还很纳闷,都察院找自己能有什么事儿?

    难道让自己去福建巡视?

    现在的江浙一带因为倭寇的关系,调去福建就是剿倭为主,魏广德其实还真怕被派过去,特别是这个时节。

    不过想想也知道不可能,福建那边现在不大可能临时换人,估计是其他事儿吧。

    等魏广德进了都察院,到了左都御史周延的值房才知道,还真是给自己安排差事了。

    “善贷,此次院里派你去,就是监督南直隶那边大理寺和刑部的审案,其实案子也基本查清了,你就是盯着,看有没有人徇私枉法,有意轻判一些人,这也是我们都察院参与审案的目的。”

    周延倒还算和蔼,给魏广德讲解这次任务的主要事项,毕竟魏广德虽然入了都察院,可从没有被外派过,其实就是挂个名,算临时加衔,只是事后也没有撤销。

    魏广德心里感觉日了哈士奇,但是面上却要作出惊喜的表情,一副受教的样子。

    “另外,苏州府事了之后,你还要去趟浙江,倭首王直的案子已经通过了,斩首,你去监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