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434修炼的嘉靖皇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照准。”

    面对近百份弹劾奏疏,嘉靖皇帝深思后还是做出了决定,嘴里轻轻吐出两字。

    嘉靖皇帝没来由的,再次感觉到一丝恐惧。

    如果这些奏疏是骂他一心修道的话,他只会很愤怒,可都是弹劾从朝堂到地方官员不法、不称职的,这由不得他不多想,他治下的江山到底怎么了,难道真有这些御史说的这么不堪吗?

    嘉靖皇帝一向很自负,他认为自己当皇帝的这些年已经把江山治理的很好,所以才会全身心投入到修炼之中。

    是的,在嘉靖初期,因为他启用张总、夏言等底层官员,这些人熟悉民间疾苦,所以往往能对症下药,拿出解决大明顽疾的一些手段,让大明在嘉靖朝初期显示出一片万象更新的样子。

    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后世也称为“嘉靖新政”。

    也因为嘉靖皇帝是以藩王入继大统,所以初登帝位时通过清查勋戚强占的庄田,还田于民;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甚至重新启动了丈量土地和进行了小幅度的赋役改革,这一系列纠正时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已很紧张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让大明朝犹如枯木逢春。

    又因为堂兄正德皇帝的影响,让他对宦官充满了不信任,不管是真信了文官说的也好,还是因堂兄英年早逝的结果,他对宦官也是不假辞色,对他们在外行动下了诸多限制,让民间对他的风评也是大好。

    只是在取得这些成绩后,骄傲自满逐渐左右了嘉靖皇帝的情绪,他开始醉心修炼,实在是权利的诱惑太大,他想要长生,永远拥有这样的权利。

    在他看来,帝国已经被他治理好了,只需要按部就班运行下去就可以了,直到嘉靖二十九年

    可尽管如此,因为自负,他依旧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皇帝,是不会有错的。

    所以,即便在心里,他也开始对于修炼产生了一点怀疑,可面对朝野的反对,他拿出了当年硬钢杨廷和的气势,依旧坚持修炼。

    但是现在,一下子面对近百份弹劾奏疏,都是弹劾他任命的官员,看着堆满御书桉的奏章,没来由的心慌。

    此时,他第一次对首辅严嵩的执政能力产生了怀疑。

    官员,都是他点头同意的,可内阁是做什么用的,吏部又是干什么吃的。

    看着奏疏,想着上满的描述,想象下面都被管理成这样子,他又想到了福建的反贼,由此又想到魏广德去年才说的,江南民间对于加派沸反盈天,最多扛一年的判断。

    对于皇帝来说,什么是大事儿?

    那自然是会影响王朝延续的事,其实对于倭寇,嘉靖皇帝更多的是觉得丢面子,煌煌大明对倭寇都束手无策。

    而对于北边的蒙古人,还有国内兴起的反贼,才是真正影响大统的敌人。

    二月初日食,上天警示,吴山.....

    “把吴山的致仕奏疏翻出来,批红,让他走。”

    依旧不服输的嘉靖皇帝选择眼不见心不烦,直接放吴山离开。

    之前只是收回他的权利,可官职并未罢黜,他依旧是礼部尚书,但在这一刻起,他不是了。

    等黄锦拿出吴山之前被留中的致仕奏疏,嘉靖皇帝让黄锦直接批红,随即又吩咐道:“你跟他们去司礼监用印,全部都拿走,朕要静静。”

    说话间,嘉靖皇帝的目光看向了垂垂老矣的严嵩。

    “遵旨。”

    黄锦恭敬答了一句后,唤来三名内侍抱着御书桉上的奏疏,跟在他和严嵩、徐阶身后出了永寿宫。

    “首辅大人,这次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黄锦小声问出心中的疑问。

    “老朽也是今日才知道,或许之前周大人不能理事的缘故吧。”

    周延卧病的时候,对都察院的掌控肯定大减,御史又大多是刺头,容易极端。

    周延为人自然是好的,所以他才能压服手下御史,可他不在部院,自然就无人还能做到。

    “只希望潘大人也能如周大人那样。”

    黄锦不经意看了眼徐阶,嘴里轻轻吐出一句话来。

    这波弹计划,分路合击,打算先把台州府闹个底朝天,若成功调动周边官军前来,则立即杀个回马枪,再次奔袭宁波。

    至此,明朝和倭寇的台州之战正式爆发,只是双方都不知道此战最后带给他们的是什么。

    北京城,西苑,永寿宫。

    宫殿里点燃的蜡烛把整个宫殿照的明亮,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旁边只有黄锦侍立,和往日不同的是,在大殿里一面墙上,悬挂出一副巨大的舆图。

    距离上次言官们大规模弹劾已经过去几天时间,嘉靖皇帝也已经缓过味来。

    虽然风波已过,可是有些东西一旦想到了,影响自然不会小。

    朝中官员的任命,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官员的更替则往往代表着朝政的变化。

    往日了,这个时间,他都是打坐修炼的,只是最近几日却没有。

    虽然没有修炼,可嘉靖皇帝依旧把殿门紧闭,看似依旧在修炼一般,也只有一直随侍的黄锦才知道他们是在做什么。

    其实,从皇帝的御座看向那副舆图,上面的东西根本就看不清楚,但是嘉靖皇帝依旧保持着注视的姿势坐了许久,这或许就是皇帝心中自有江山吧。

    忽然,一直保持沉默的嘉靖皇帝开口问道:“让你打听的消息,有结果了吗?”

    对别人来说,这貌似就是没头没尾的问话,可熟知嘉靖皇帝行为做事习惯的黄锦还是很清楚话里的意思。

    “皇爷,已经查过了。”

    黄锦走上小半步,开始小声报告道:“百官大多认为胡宗宪性格狡诈且能力平庸,并不适合出任剿倭总督一职,他上任多年,江南倭患如故就是明证.....”

    “继续。”

    黄锦说出一段话后就显出迟疑的神色,嘉靖皇帝自然是不喜,不过还是不动声色说了句话道。

    “官员中追捧胡宗宪的官员,多和首辅大人府上过往甚密,百官私下里也把胡宗宪视为严党一员。”

    “又是严党,那有没有徐党一说,还有裕王党?”

    嘉靖皇帝很反感有人在他的朝堂上指责这家党,哪家党,说出这话的人其实就是在指责他有眼无珠,任用奸邪小人。

    结党营私,在大明朝可是重罪,明初朱元章大开杀戒就是以此为理由,由此株连数万人的大桉皆以结党桉为名。

    不过皇帝说出这话,让黄锦心中大骇,急忙跪倒在地。

    “你起来,继续说。”

    嘉靖皇帝只是瞥了黄锦一眼,又开口道。

    黄锦起身,随即又继续说道:“关于胡宗宪侵盗军饷一事,多是百官猜测,却是未有实据,不过,似乎此以为公义。”

    “哼,贪污都成了成例了,还有什么事儿干不出来的。”

    嘉靖皇帝不满的哼道,对此虽有不屑,却也没奈何。

    他接手江山的时候就发现了,文官贪污成风还相互包庇,还因此建立起一道道攻守同盟。

    而他只能查处那些有真凭实据的,对于官场多年形成的潜规则也只能默默忍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在修炼一事上大手大脚花银子,明知户部无钱他也硬要,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银子就那么多,他多花一些,可以让这些官员“贪墨”,“漂没”的就少一些,也是做为皇帝的他另一种赌气的处事方式。

    “嗯!”

    只是,他说出这话后,却迟迟不见黄锦下文,不由得偏头看了过去。

    而黄锦,此时皱眉,似是在组织语言。

    “查到什么就说什么,支支吾吾想欺君?”

    “不敢。”

    听到嘉靖皇帝的话,黄锦急忙辩解,随即开口说道:“朝堂上,没有发觉有人想要取代胡宗宪的,不管是徐阁老那边,还是朝堂上别的人。

    他们大致都只是说胡宗宪的不是,却无人推荐旁人出任。”

    “这就稀奇了,想要推倒胡宗宪,却又没有人选取代。”大风小说

    嘉靖皇帝眉头舒缓,却是随口说道。

    “这就是臣不知道该怎么说的地方,要说有人暗中运作又不像,可百官却多有此意.....”

    黄锦小声说道。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呵呵......这胡宗宪是造了大多的孽啊!”

    嘉靖皇帝不由得笑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