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542捷报,拿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谷和密云的交界处,此地地形平缓,而一座明军大营不久前才树立而起。

    马芳皱眉看着桌上由兵部送来的公文和一道旨意,他已经坐了很久,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坐在那里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前两日一场大胜,马芳还没有等来犒劳的赏赐,没想到却接到要他马上率部返回宣府的命令。

    难道打胜仗还打出错处来了?

    亦或者京城里发生了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内情?

    就在此时,营帐外忽然有亲兵大声说道:“大帅,有哨探回营,带回重要消息。”

    “让他进来。”

    马芳当即答道。

    很快,营帐帐帘被掀开,一名哨骑在亲兵的陪同下走进军帐里,随即半跪行礼。

    “参见大帅。”

    “起来吧,发生了什么事儿?”

    马芳抬手虚扶,随即问话道。

    “禀报大帅,我等在大营以北十余里处发现远方有一支人马正在靠近,人数应在万人以上。”

    那哨探当即答道。

    闻言,马芳勐然间坐直身体,追问道:“可曾确定对方身份?是友军还是敌寇?”

    北面,上万人的军队,怎么想都不对劲。

    “天色渐晚,不靠近难以判断对方身份,哨长让我先回来报信,他们晚间摸黑靠过去看看。”

    那哨探急忙答话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马芳吩咐一声,随即不理会出去的两人,而是陷入思考。

    大营北面就是山区,那里有什么军队?

    大明在山里是有军队,可都是守卫长城的卫所营兵,也不可能汇聚出上万人的规模。

    可若是鞑子,自己在这里不会没有接到周边卫所的求救急报,而且大营不远处就有密云的烽火台,那里今天可没有燃放烽火。

    难道是......

    想到这里,马芳不由皱眉,头不由自主看向西面。

    他率领宣府大军过居庸关进入京畿勤王,手上除了圣旨和兵部行文,半道上还接到宣大总督江东的命令。

    自己入北直隶都几天了,也没有收到江东及他亲帅大同军的消息,不会是他们跑到北面去了吧。

    宣大两镇,这些年变化极大,早已是物是人非。

    原宣大总督李文进任职一年多就病倒,而最后接替他上任的又成了原宣大总督江东。

    】

    当初江东是以兵部侍郎身份临时执掌过宣大防务,后因功升迁南京兵部尚书。

    江东的南调,当然不是要让他养老,而是为了进一步升迁做一个过渡。

    只是没想到,在闽粤张琏造反后,南京兵部镇压不力,他因此遭到弹劾,最终被罢官闲住一段时间。

    在李文进病倒后,朝廷于是又想到了他,并把他再次召回,迁为宣大总督一职。

    至于当初和俞大猷合作立功的刘汉也因为之后数次和鞑子交战中大败,而被降职,现在大同总兵官叫姜应熊。

    就在马芳紧张关注北方军情的时候,京城,魏府里,魏广德也正在接见一名信使,严格说来他其实是马芳的亲兵。

    他就是凌晨入城送捷报的信使,不过因为兵部要详细询问战果,所以整整一天他都在兵部没有机会离开,前来魏府送信。

    要知道,他是以信使身份向京师报捷的,可不敢对外人说自己还有一层身份,要给京师里某位大人送总兵大人的书信。

    直到这会儿,他才找到机会,以逛京城顺便休息为借口,离开了兵部。

    信,自然是马芳亲手所写,大体就是简述此战过程,还有就是会送三车礼物进京的消息。

    魏广德已经看过马芳的书信,对他在信中所说的礼物并不怎么上心。

    这两年,以裕王府幕僚的身份,他也收到不少礼物,他家里的库房都因此加盖了一间。

    “那个董一奎打仗很厉害?”

    手里拿着书信,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信使愣了愣,不明白魏广德问的是他还是旁边的那个魏府管家。

    张吉在一旁,他是知道董一奎这个人,董一元的兄长嘛,还往府里送过东西。

    可老爷问的是这个人打仗厉不厉害,他哪里知道,问送过什么礼物的话,他还能大概说出点什么,虽然记不太清楚,可大概

    【1】

    【6】

    【6】

    【小】

    【说】,放到御书桉上,又从怀中摸出一把钥匙把小铜锁打开。

    此时,西苑无逸殿,刚刚入宫的兵部尚书杨博截住正要往外走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

    “高公公留步,我这里还有一份紧急军情要送交陛下御览。”

    “紧急军情?好事儿,坏事儿?”

    听到紧急军情,高忠就觉得眼皮子直跳。

    好事儿就算了,皇爷看着高兴,说不好还会赏他们,可要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好消息。”

    杨博老脸上浮出笑容答道。

    两人的对话,自然惊动了里面的徐阶、袁炜。

    此时,无逸殿里只剩下入直西苑的两位大学士,他们刚刚做完手头的工作,正在喝茶,晚点就要吃饭休息了。

    听到殿门外的声音,两人都齐齐看过去,随即就看到杨博和高忠进来。

    “这是宣大总督江东的战报,二位阁老请看看吧。”

    说话间,杨博从袖中摸出一份公文递了过去.....

    嘉靖皇帝刚刚翻看完厂卫送来的条子,这是他了解京城内外发生大小事情的途径。

    “这两日的条子,都在这里了?”

    放下条子,开口问道。

    “皇爷,都在这里了。”

    一旁的黄锦急忙答道。

    “嗯。”

    嘉靖皇帝答应一声,只是不经意,深深看了眼旁边躬身的黄锦,也没再多说什么。

    无逸殿里,高忠已经带着今日的奏疏离开,前往永寿宫。

    杨博看了眼徐阶,又看看袁炜,这才开口问道:“不知阁老,刑部上奏的奏陈可曾看过了。”

    徐阶没答话,袁炜也只是点点头。

    他们也知道,杨博为什么对那份奏疏上心。

    揣摩上意罢了,至于最后怎么处理,到时候看皇帝的批示来。

    先奏请把杨选、徐绅等人下狱再说。

    杨博虽然没有等来回答,可看到袁炜点头,就大体知道内阁的票拟内容,也放了心。

    随即,闲聊几句就告辞离开。

    “皇爷,外面高公公求见。”

    让黄锦收起盒子,就有内侍进殿禀报。

    “然他进来吧。”

    嘉靖皇帝低声说道。

    随即,内侍出门,不多时就把高忠带了进来,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个捧慢奏疏的小内侍。

    “可有紧急奏疏要处理?”

    旁边的黄锦开口问道。

    这也是规矩,有紧急事务要处理,都是单独优先拿出来,有皇帝亲批。

    毕竟皇帝不一定有闲心把所有奏疏都看一遍,现在陛下在场,肯定就要把重要的事儿先办了。

    “宣大总督有紧急军情上奏,自入援以来,麾下大同总兵姜应熊、副总兵麻禄而下自长城入援,汇同古北参将郭琥于鸽子洞与敌交战。

    姜、麻等将预伏火器待之,加以擂木滚石,虏被焚击颇有死者,乃别取道龙王峪、砖窑儿等处远遁。

    仰仗陛下垂佑及诸将戮力,前后斩虏首二百九十九级,特请报捷以闻。”

    高忠急忙把先前看到的,杨博专门送进宫来的捷报大致说了一遍,随即从身后一内侍手里拿过面上的一份奏疏,躬身递送上前。

    嘉靖皇帝接过高忠递来的战报,低头仔细看了一遍,不禁喃喃道:“都说宣大出良将,果非虚言。”

    随后又看了眼内阁票拟,奏疏递回高忠手中时就澹澹说道:“召江东回京,会同兵部一起为有功将士叙功。”

    这话,是票拟上没有的,但高忠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批红

    “遵旨。”

    高忠答应一声,随即在旁边书桉上提笔,快速写下嘉靖皇帝的批示。

    “刑部会同都察院、大理寺有奏......”

    写完江东捷报的批红,高忠又拿起一份奏疏递了上去,嘴里说道。

    “杨选、徐绅、冯诏.....”

    嘉靖皇帝低头看完刑部尚书黄光升的奏疏,嘴里喃喃道。

    杨选,是他钦定要办的大臣,这次过失太大了,必须有足够分量的人出来背锅。

    至于徐绅、冯诏等人,还有兵备道卢镒等人,皆是守备不力之罪,不过还要拿人下狱,审问后才能治罪。

    “高忠,你告诉黄光升,重点查实杨选通敌之事。”

    嘉靖皇帝面无表情的说道,随即把奏疏丢到御书桉上,“准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