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562窃据龙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说一开始,魏广德还抱着通过给严世番定罪来讨好裕王,当事件发生到现在这一步,他却是生出了有多远躲多远的想法。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念头。这也是他把徐阶推上前台的原因,老狐狸还是得让老狐狸去怼。

    或许徐阶不如严世番机敏,可毕竟老江湖,不管是对嘉靖皇帝还是严世番,徐阶都是极为熟悉的。

    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稳、准、狠抓住严世番的痛脚,砸倒他,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小说

    魏广德不认,怕不一定是严世番的对手,特别是对皇帝的了解这一块。

    或许,严世番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可以瞒过他,却会激起嘉靖皇帝极大的反应。

    可到了现在,不确定高拱的动作是否干净利落前,还是少和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过从甚密为好。

    回到家的魏广德,把一个人关在书房里,禁止其他人进入,他的好好捋捋。

    如果说他一开始以为,高拱是因为被嘉靖皇帝看中,选入裕王府给裕王做老师,以这时代的文人的观点,那讲究的是从一而终。

    自然,高拱此后对裕王的不离不弃就是道德品行高尚了。可今日所见,魏广德对此却产生了疑虑,高拱的动作实在太快了,不得不让他往阴谋方向去考虑。

    明知道裕王存在诸多问题,可高拱依旧对裕王充满信心,这是为什么?

    高拱不笨,自然知道可以和裕王争夺皇位的其实只有一位,那就是景王。

    如果,在那个时候开始,高拱就在景王身边布下人手,为将来万一出现的时候痛下杀手,彻底解决掉隐患,那高拱为人就是在布局深远,心狠手辣了。

    严世番在江西袁州府老家被抓到的消息开始快速在京城传播开来,而景王病重的消息虽然被传开,可毕竟没有严世番更有话题性。

    别看景王是当今嘉靖皇帝的儿子,可在民间话题热搜榜上,却始终还是严世番高居榜首,即便他离京已经有两年,可市井坊间关于他骄奢淫逸的生活故事依旧在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老百姓谈论八卦的兴趣,古往今来都是不曾有过变化的。严世番的那种生活,不管是羡慕还是向往,无不勾起人们津津乐道的兴趣。

    魏广德在京城多年,早就完成了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市井坊间和商业方面的消息,全靠张吉带领的家丁给自己收集,不过这些消息大多没什么用,用来消遣取乐似乎更容易接受。

    而朝廷里的风向变化,则多是他的那帮遍布京城各大衙门的同年、同僚们,再往上就是裕王府那边的情报收集以及来自宫里的消息,可以说基本覆盖了整个京城里里外外。

    对于民间和官场上这些情况,在之后几天里,魏广德也是知道的明明白白。

    不过这个时候,他选择低调,每天老老实实去校录馆抄录《大典》,督促抄录人员抓紧时间用心抄录。

    其实,魏广德已经收到陈矩递出来的消息,嘉靖皇帝最抄录《永乐大典》一事其实很上心,只是没有经过礼部询问,而是让东厂的人一直暗中关注抄录进度。

    魏广德当然知道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的喜爱,当这种喜爱变得有些偏激的时候,自然也会让他有了其他想法。

    或许,那位陛下也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熬不住了吧。只不过他想一心铺在校录大典一事上,可裕王府那边,裕王并不会让他如愿,不时会有王府内侍来此寻他,请他去裕王府。

    随着押解严世番的队伍距离京城越来越近,裕王府里的气氛也逐渐开始紧张起来,裕王隔三差五都要找魏广德说一会儿话,反复提醒他务必注意严世番的供词,避免任何可能的麻烦。

    京城,工部大堂。

    “李郎中,王身为都水清吏司主官,这次派你去九江督造漕船,事关重大......王郎中,你的责任也很大,此次陛下下旨调云南及南京铸造铜钱进京,你身为虞衡清吏司主官,这熔炼铸钱本就在你职权范围内,万告。

    严世番陷害的大臣还少吗?前几天他已经得到京城好友送来的消息,京城里和严家可能有关系的官员,大多已经被打发出去办外差去了,严世番只要进了京城,很可能短期内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在把严世番交给刑部官员后,林润并没有找地方休息,而是直接去了通政使司。

    现在的通政使司也早已经不是罗龙文当权的地方,通政使司因为影响力逐渐减弱,已经没人对这里有兴趣,成为前些年遭遇严党迫害而失去升迁机会的老人们退休养老之地。

    当林润迈步进入通政使司,递交他最新的一份弹劾严世番的奏疏后,通政使司内部就再次热闹起来。

    “林御史说严世番在江西,派出大量擅长风水之人选择有龙气的宝地置办田宅

    “严家还真是好胆。”

    “严家真有这胆量,怕未必吧。”

    “怎么可能没有,上次弹劾中就又说,严世番在老家蓄养死士,还豢养四千余江洋大盗。”通政使司里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京城各大衙门,勋贵府邸。

    “擅长风水之人,道士寻找龙脉,嘶.......林润林大人这封弹劾可够狠的。”魏广德在听到芦布跑进来小声传报的消息后,就是倒吸一口凉气。

    古往今来,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其实就是手下有人不忠,意图染指皇权。

    林润这封弹劾可谓是把严家推到悬崖边缘,坐实了,严家整个家族怕都要为此陪葬。

    “家里应该已经收到自己的书信了吧,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找到那个道长。”魏广德坐在椅子上,左手下意识摩挲着下巴。

    自己那位老师的好友,可不就是个擅长风水的道士。微微闭上眼睛,魏广德开始推演,若是严世番知道景王那边出了事儿,会不会受到打击而失去信心。

    若是因此直接崩溃倒是最好,说什么罪就认什么罪,大家都省心。可若是不让大家省心,那就得找出一些证据,至少要给皇帝那里有个交代。

    林润这封奏疏,若是再有林真人这么一个人左证此事,严世番窃据龙脉一事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坐实。

    就算没有林真人,那就另外找人,反正不管真假,这都是一个足以让嘉靖皇帝起杀心的罪名了。

    魏广德那会儿虽然还小,可毕竟思想不是十来岁的小孩子,应该说勉强算成年人的意识,所以当年之事还是非常清楚的。

    和魏家接触的,自始至终都是那个林真人,所以魏家想要收回甚至夺取九江附近的田地,找不到这个林真人还真不好办。

    以当时的情况看,这林真人大概就是严家在九江府的管事一类,至于他所能得到的好处,八成就是严家对庐山道观的支持吧。

    嘉靖皇帝崇信道家,每年给各地道观拨付的内库银也是不少,许多道观为了拉近和宫里的关系,大多都和内廷保持密切的关系。

    不仅是抄录各种道家秘典进宫,还有举荐得道高人等等。道家之人在这些活动中,自然不免和天子近臣有了接触,所以魏广德丝毫不意外有道士和严家修好。

    魏广德打定主意,晚上回家就派人连夜往老家送信,确认那林真人的消息,作为他魏广德给严世番准备的杀手锏。

    到时候不管他认不认罪,这条窃据龙脉意图谋反的罪名,都得给他按上去。

    不多时,芦布有进屋通禀道:“老爷,王府有内侍送来消息,请你有时间去王府一叙。”

    “因为严世番被押入刑部大狱的事儿?”魏广德随口问道。

    “是的。”芦布小声回答道。

    “知道了,你去通知我的车夫,让他准备好马车,一会儿我就出门。”说着他又指着书桉上的那些书籍说道:“我出去后,还是老规矩,你把它们分别收放好。”

    “是,大人。”芦布答应一声,就退出了屋子。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想起初见时的场景,魏广德不由低声叹道:“难怪都是用自家人做这些事儿,谁会想到你这么个朝不保夕的小角色,还是锦衣卫的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