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593杀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实话,魏广德仔细看过《治安疏》后,彻底推翻了之前自己脑海中的固有印象,这海瑞根本就不是在骂嘉靖皇帝,而是在捧嘉靖皇帝。

    当然,也不是说正篇奏疏都在捧嘉靖皇帝,也有指出他个人的错误吗,而且也比较全面。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世,能够进大众耳中的话,就成了海瑞上《治安疏》大骂嘉靖皇帝昏庸无道。

    魏广德当然相信芦布不会抄错奏疏,手里的东西肯定就是海瑞所上《治安疏》原文。

    开篇大道理就不说了,后面直接说嘉靖皇帝是非常贤明的君主,可以比得上上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且可以和汉宣帝、光武帝、唐太宗、唐宪宗、宋仁宗先提并论。

    到了后面,海瑞还说了,想当年您刚刚继位的时候,就改变明武宗朱厚照以来的乱七八糟的局势,兴利除弊,将宦官的权力限制,天下人都认为您是英明伟大的君王,可以和汉文帝相提并论。

    海瑞其实很会说话的,尤其是先拍嘉靖帝的马屁,定了一个格调那就是皇帝您永远伟大光明正确。

    就算后面说嘉靖皇帝锐意进取之心却未能长久坚持,一些荒诞的想法引导背离了初衷,一心一意去玄修,大兴土木和二十余年不上朝导致纲纪废弛。

    多次实行推广封赐事例,官爵已过多过滥;

    两皇子不能与陛下相见,人们认为您轻视父子之情;

    因猜疑和听信诽谤,杀戮凌辱朝臣,人们认为您轻视君臣关系;

    在西苑玩乐而不返回宫中,人们认为您轻视夫妇之情。

    天下官吏贪污,将领怯弱,民不聊生,水旱灾害不断发生,盗贼猖獗。

    在陛下登极初年,这些事情也存在,但没有这么严重。

    现在赋役连年增加,各地效仿,陛下耗尽钱财信崇佛教,更加变本加厉,室如悬磬,十余年来到了极点,天下人于是就陛下改元的年号,推测说:“嘉靖,意思是说家家都净,没有钱财。”

    严嵩被罢官,严世蕃被处死刑,使人略感快意,一时被称为政治清明时期。

    但严嵩罢相之后,情况不过像严嵩任相之前罢了,并非天下非常太平安定的治世,远远赶不上汉文帝时期。

    天下人对陛下不满已很久了,这是内外臣都了解的,要依赖群臣辅助拯救、纠正陛下的错误,让您回归正途,这是群臣的职责

    在醮修时,群臣相继进香,奉上天桃天药,又相继上表祝贺。

    兴修宫殿时,工部尽全力营筑;为获取香料、宝物,户部派人四处寻找。

    陛下有荒谬的行为,群臣就荒谬地追随,没有一人替陛下阐明是非。

    奖励良善,惩治不法的作风,扬善抑邪的道理,早已听不到了,因为已经阿谀成风。

    这些人已经心愧气馁,习惯见风使舵地顺从着陛下,违背良心地歌颂陛下。

    欺君之罪该怎样处置呢.

    魏广德挠挠头,知道这个海瑞可不想后世传扬那把迂腐,相反却是个十分精明的投机分子。

    正篇奏疏,最起码海瑞没有说嘉靖帝搞大礼仪是错的,二十多年不上朝是错的,杀忠臣是错的。

    只说他修仙问道是错的,花费了天下的财力,才有了“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说法。

    所以,好像海瑞的奏折没有触碰嘉靖皇帝的底线,也没有直至嘉靖皇帝的逆鳞。

    实际上,嘉靖皇帝的底限是什么?

    一个当然是指斥他昏聩无能,二就是当初发生的一些事儿,大礼议一直都是他和文臣之间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即便到了现在,也时不时有官员上奏,乞求他赦免当初获罪官员。

    嘉靖皇帝心里最大的坑都被他避过去了,那么海瑞的命肯定是不会丢了。

    想想后世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海瑞痛斥嘉靖皇帝,皇帝发怒要杀他,百官力保,最后成就他“青天”之名。

    魏广德到现在才明白,海瑞的流芳百世也不是话本里说的那样,应该就是有人在背后推动这事儿。

    没那么简单。

    嘉靖皇帝就算真有心杀他,也是因为海瑞沽名钓誉的心态,他就是在赌嘉靖皇帝不敢动他。

    别走狗啊。

    只是到了海瑞口中,自己其实做的事儿和严嵩没区别,直接否定了他做的一切。

    可以想象,要是此疏流传后世,世人会用何眼光看他,把他比作严嵩第二

    其实魏广德猜错了,这个时候想要杀海瑞的,嘉靖皇帝可能都未必有杀心,而徐阶反倒起了杀心,要杀海瑞泄愤。

    反正只要海瑞死了,一切都是嘉靖皇帝的锅,和他徐阶何干?

    就如杨继盛、沈炼等人之死只会被人记在严嵩身上,而没人会去想其他。

    但凡嘉靖皇帝在那时有丝毫想要他们活命的意思表达,严世番也不敢轻易下黑手。

    “首辅大人是什么打算?”

    李春芳拱手问道。

    “我也没什么好主意,所以才招子实过来商议。”

    徐阶叹气道。

    “虽然这份奏疏核心是吾皇英明,可其中之言难免触怒龙颜,倒是我等,不说也罢。”

    李春芳心里也不爽。

    他是没敢向嘉靖皇帝谏言过,因为他知道谏言不会有效果,还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自从杨继盛惨死狱中,沈炼在大同被暗害,官员中中敢说话的人已经不多了。

    徐阶这些被被严嵩一党压了二十多年的人,早先是用杨继盛和沈炼都探过路,试探嘉靖皇帝的底限,不过都失败了。

    大家都将身家性命压在这仕途之上,有了他们的前车之鉴,大家都没了犯颜直谏的勇气。

    只是没想到到了现在,还有人敢玩这一手。

    “此子谋划叹为观止,不可轻视。”

    李春芳半天只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子实,你看着票拟该如何写?”

    徐阶想起请他来此的目的,于是直接问道。

    “首辅大人,还是不写了吧,直接送宫里,请陛下御览。”

    李春芳只是摇摇头,就把事儿推出去,“买好棺材等死,好手段呐。”

    “老爷,裕王府请你有空过去一趟,有事相商。”

    校录馆里,魏广德正在翻看今日最后一本抄本的情况,只要看完这本,今天的工作任务就算完成。

    “知道了。”

    听到芦布的话,魏广德淡淡回了句。

    裕王府找他的目的,不用猜也知道,裕王肯定看到海瑞的奏疏了。

    不过这事儿嘛,还是算了,裕王府就别插手了,反正海瑞死不了,朝中自有忠直大臣会出手保他海青天海老爷的。

    就在芦布要出去的时候,魏广德忽然叫着他。

    “可知道今日朝中的消息,陛下是否派人捉拿海瑞?”

    魏广德直接问道,记得原来看的那些东西,好像说海瑞上了这个奏疏就被抓起来了,一直关到嘉靖皇帝咽气才被新皇帝放出来。

    以前,他并没有上心此事,不过今天看了《治安疏》全文后,极大的撼动了他原来的意识,知道其中怕是另有蹊跷。

    “没有听到消息。”

    芦布很老实的答道。

    望了望屋外的天色,魏广德猜测此时奏疏怕还没送到嘉靖皇帝面前,那就等着看吧。

    又看了看剩下的半本书,魏广德就说道:“好,你下去给外面说一下,一会儿我就去裕王府,让他们在衙门外等我。”

    “是,老爷。”

    芦布答应一声,转身就出去送信去了。

    此时,西苑永寿宫里,气氛冰冷的让人窒息。

    内阁今日处理的奏疏已经送到司礼监,司礼监也把需要皇帝御览的奏疏单独挑出来送到这里。

    可是,今日的陈洪从走进永寿宫的时候,不知为何双脚都在一直微微发颤。

    心里一直不断咒骂海瑞没事儿找事,可把他这样的奴才害的不轻。

    做为一份特殊的奏疏,自然是嘉靖皇帝要最先处理的。

    像海瑞这样的奏疏要是压在下面,嘉靖皇帝一旦看到了,陈洪可不愿意接受皇帝的怒火。

    而此时,嘉靖皇帝就静静坐在御座上,翻看着那份由海瑞所奏的奏疏,嘴角不时的抽动,似乎也能看出嘉靖皇帝正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怒火。

    虽然开篇定下他英明神武的调子,可中后篇全是指责他笃信宗教浪费国力,这让他如何受得了。

    一把将奏疏扔到地上,大怒道:“来人,命锦衣卫即刻出动抓人,别让他跑了。”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