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597四品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高拱和郭朴入阁诏书发出,也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嘉靖皇帝对朝堂势力的再次调整。

    高拱为人,自从离开裕王府进入朝堂后,做事愈发乖张,虽依旧保持人前谦虚温和,但行事也愈发霸道。

    他的入阁,虽然是以东阁大学士身份腆居末席,但朝廷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高拱绝对不会甘于成为内阁中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他和徐阶之间的争斗将不可避免。

    挑起臣子之间的内斗,皇帝身居高位调停,这已经成为嘉靖皇帝掌控朝局的通常手段,也被大臣们熟知。

    由此,倒是没人想到这次人事调整,嘉靖皇帝更深的目的,仅仅只以为是要让朝堂恢复到当初的样子。

    不过,礼部和吏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自然又是引得众人觊觎。

    礼部和吏部的侍郎都对此位置虎视眈眈,其中尤以陈以勤呼声最大。

    当然,众人支持陈以勤上位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裕王。

    虽然内阁阁臣皆挂各部尚书职,但他们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直管各部,而只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品级。

    毕竟,若内阁阁臣若只是挂大学士头衔,则他们只能是正五品官职,上朝排班都得站到后面去。

    对于这样的神仙打架,和魏广德这些人自然无关,他们现在只能是一心铺在校录馆里,倒是免却不少是是非非。

    “老爷,这是裕王府派人送来的。”

    魏广德正在校书,芦布从门外进来,送上一份裕王府发出的信札。

    魏广德只得暂时放下大典副本,取出纸条快速浏览了一遍。

    字不多,不过却直接影响朝堂政局。

    “博改迁吏部,高仪升礼部,赵炳然回朝进兵部。”

    看完字条上的内容,魏广德只是挥挥手,示意芦布下去。

    裕王府不知道是通过司礼监还是什么方式,提前一步知道了嘉靖皇帝这次对朝廷官员的调整,而且调整方式也很出乎意料。

    宣大总督赵炳然卸任,回京城掌兵部尚书,原兵部尚书杨博却是去了吏部担任尚书,至于高仪从侍郎升为礼部尚书其实还在魏广德猜测范围内。

    实际上,最初魏广德盘算最可能接替高拱的就是陈以勤和高仪中的一位。

    不过,杨博的调任就有些出乎魏广德预料了,难道杨博还有机会入阁?

    此时,这个念头在魏广德脑海里闪现。

    由兵部尚书进入内阁的,除了在正德朝刘瑾搞出来一次外,在大明中后期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倒是礼部和吏部尚书往往成为大臣入阁的跳板。

    而嘉靖皇帝这次忽然调动杨博的职位,给人一种很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有意让杨博入阁。

    抛开别的不说,杨博确实有能力入阁,但是他过往经历就完全和阁臣搭不上边,这也是在这份旨意发布前,绝对不会有人会想到杨博还有迁吏部尚书的机会。

    裕王府似乎也认命了,并没有因为陈以勤在这次官场大调整中就急急忙忙召回魏广德、张居正等人商议。

    或许,在高拱升迁一事上经历的太多,裕王也想明白了很多事儿。

    反正到了散衙的时候,魏广德也没有接到裕王府的新消息。

    几日后,果如那张字条所记载,杨博改为吏部尚书,高仪升为礼部尚书,而宣大总督赵炳然的召回圣旨也已经经过六科发往大同。

    这次朝堂官员的调动不可谓不大,魏广德本来以为会和自己无关,他们这帮人现在就不断被内廷太监提着小皮鞭不断鞭策,让他们加快《永乐大典》副本的抄录工作。

    只是,似乎嘉靖皇帝也没有忘记他们这些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官员。

    这天,魏广德还在校书的时候,芦布又小跑着进了值房。

    “大人,李阁老来了,还有圣旨。”

    “李阁老?圣旨?这次是谁的好事儿?”

    魏广德闻言抬头看了芦布一眼,随口问道。

    “李阁老让所有分校官都去前面大堂接旨

    芦布急忙说道。

    “哈。”

    魏广德一瞬间内心就有点小激动,不过很快就冷静下来。

    他已经对自己的官职不抱幻想,去年因为校书才升了一次官,这次或许道:“就算你弹劾成了,知道人家身后是谁吗?”

    “行的正,坐得端,我怕什么。”

    欧阳一敬不屑的说道。

    “话不是你这么说的。”

    魏广德只是摇摇头,随即笑道:“和气生财,这才是户部该讲的,看来你的确不适合留在户科。”

    “对了,听说昨日赵尚书去拜访了杨尚书,可能广东李亚元的事儿,朝廷要定下调子了。”

    欧阳一敬忽然转换话题对魏广德说道。

    “可是听到什么传闻?”

    魏广德奇道。

    “我听兵科的人说,赵炳然属意派戚继光或者俞大猷去平定李亚元之乱,找杨尚书,可能也是在征询意见。”

    欧阳一敬解释道。

    “这么快就要安排俞大猷差事了?”

    魏广德皱皱眉,不过也没说什么。

    朝廷在江南也有许多武将,可这些人大多都有各自职务,临时调派大军,征调将领,确实要谨慎,务必全其功于一役。

    今日宴会招待老乡,不过其他人都走后,欧阳一敬却是借故拖到最后,和魏广德在花园里聊了起来。

    “我估摸着,此事八成是要落在俞大猷身上。”

    欧阳一敬又说道。

    “刚刚解职不过两月,怕是没那么快起复。”

    魏广德摇摇头说道,“你是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广德看向欧阳一敬,等待他给出答案,看来今晚欧阳一敬是想要搞事儿。

    “还是上次我所说之事,俞大猷若是被派去镇压李亚元,我这边就出手弹劾广西总兵官,恭顺侯吴继爵,让他把位置给俞大猷让出来。

    善贷,你看如此可好?”

    欧阳一敬压低声音说道。

    “嘶那吴继爵得罪你了?”

    魏广德迟疑着问道,他是没想明白为什么欧阳一敬好像和他卯上了似的。

    “都是为朝廷的公事而已,哪有私情。”

    欧阳一敬故作光明的说道。

    不过,这一刻魏广德相信,欧阳和吴继爵肯定有什么事儿,所以让他记恨上这个人了。

    “等等,若是兵部真的请复起俞大猷,等那边准备开打了,你再弹劾那个恭顺侯。”

    魏广德只能说道。

    本来他是想让俞大猷在老家待上起码半年,也让他好好休息休息的,没想到会被欧阳一敬看上。

    广西总兵官,又回到起点,俞大猷还真是名副其实的官场升降机,来回折腾,就是难升职哪怕半步。

    和魏广德说好此事,欧阳一敬又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

    从始至终,魏广德都懒得去问欧阳一敬和吴继爵之间到底因什么事儿结怨,只要他不主动提及,他都不会问。

    不两日,果然有消息,兵部奏请启用俞大猷挂将军印,从广西总督吴桂芳、南赣巡抚吴百朋处调集官兵十万围剿李亚元部,免再生是非,欲从速扑灭贼寇。

    魏广德听到消息也只是淡然一笑,随他去吧。

    兵事,可不是他一个小小少詹事可以插手的。

    下午奏疏送入西苑,第二日嘉靖皇帝就批红,显然他也不想让江南乱军再起。

    当初张琏那伙反贼可是差点打进浙江,若不是那里聚集剿倭大军,怕是浙江大半糜烂。

    浙江是什么地方,和南直隶一样,可是大明的钱袋子,天下最富庶之地。大风小说

    “哗哗哗”

    天空大雨倾盆,这两年和前些年不同,北方整年整年不见雨水,可这两年天气一番之前,大雨要么不下,要么就连下数日,京城周边低洼地带都已经成为水泽。

    朝廷之前的关注还在江南李亚元反贼身上,这两天大雨之下,官员们又开始愁起各地水情了。

    魏广德知道,此时最担心的莫过于朱衡和潘季驯两人。

    之前朱衡主张开新河,可这会儿下面正热火朝天的开挖新河道,这大雨一下,工程如何能继续。

    而且这天气,若是黄河沿线也是如此,怕不是又一场洪灾即将爆发了。

    而潘季驯此时心态,和朱衡类似,现在的他们巴不得像前些年,滴雨不落就好了,旱着要人命,可水多了也要命啊。

    家人打着伞,魏广德在前面颠着脚出了府门上了马车。

    很快,马车缓缓启动,向校录馆方向去了。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