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隆万之变 > 603安静的京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成,你是要个弟弟好还是妹妹好。”

    “都好,成儿都喜欢。”

    “听到没,江兰,儿子说弟弟妹妹都好。”

    魏家后宅,魏广德正抱着三岁的儿子在逗弄,徐江兰又怀上了,魏广德还是很高兴的。

    这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对于身为人父的魏广德来说,自然不能免俗,还是希望多子多福。

    “娘那边说在京师再呆两年才会九江。”

    徐江兰没接魏广德的话,而是对他说道。

    “嗯,先我去了见了母亲,她也说了这事儿。”

    魏广德笑道。

    前些日子,魏广德还在为魏母要回江西发愁,想要多留母亲一段时间再走。

    幸好现在临近年关,运河已经封冻不能行船,说不得魏母都已经动身了。

    现在好了,今日在校录馆受到家里的消息,媳妇儿觉得不适,请来太医诊治,确认是怀上了。

    有了这个消息,魏母自然不能走。

    这年代的交通,实在不便,走一趟就要一、两月,就算坐船也很难受。

    “一会儿我就去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回九江去。”

    魏广德笑道。

    “老爷。”

    正这时,门外传来张吉的呼唤。

    “何事?”

    魏广德正和老婆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受不得打搅,没好气的回道。

    “老爷,有客来访。”

    张吉从魏广德口气里听出了一丝不耐,可他有什么办法,硬着头皮说道。

    魏广德把儿子交到丫鬟手里,这才对徐江兰说道:“你先歇着,我去去就回。”

    “嗯,你去忙吧。”

    徐江兰笑道,伸手从丫鬟那里要过儿子逗弄起来。

    魏广德出门看看一旁候着的张吉就问道:‘谁来了?’

    “老爷,是陈公公来了。”

    张吉低声说道,“我已经把人请到书房里。”

    听到是陈矩,魏广德眉头一皱,莫不是嘉靖皇帝要移宫了。

    魏广德匆匆赶到书房,进门就冲陈矩拱手道:“不知大哥要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1】

    【6】

    【6】

    【小】

    【说】

    “得嘞,你甭给杂家客气,都是兄弟,见外了不是。”

    陈矩笑道。

    “大哥这时候过来还没吃晚饭吧,我叫人整治一桌出来,你我兄弟坐下好好喝两杯。”

    魏广德说道,作势就要回身安排。

    “别了,我一会儿还要回宫,这次来只是过来告诉你点事儿。”

    陈矩看魏广德要出去急忙叫住,“我长话短说,今天出来是黄公公安排的,应该也是要我把消息带给你。”

    陈矩说道这里,先走到门口四下看了看,这才回屋对魏广德说道:“皇爷身体应该是不行了,今日已经把所有皇帝宝玺收入永寿宫中。”

    “陛下要立遗诏?”

    魏广德惊讶道。

    “陛下的身体,很难支撑他写下传位诏书。”

    陈矩低声道,随即就把今日嘉靖皇帝的旨意都说了一遍。

    “王本固?”

    听到嘉靖皇帝任命王本固接管京营就是皱眉,王本固这人给他的印象不好,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是迂腐顽固,可实际上这人应该非常精明,也就是他的外表是装出来的。

    当初去杭州见汪直,他可是亲耳听到,汪直上岸是带了大笔银钱的,但是这些钱之后都不翼而飞。

    当然是被当时杭州官场之人瓜分了,而王本固身为当地按察使,要说毫不知情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是他动的手。

    而这笔银子,要说王本固一分未得他也是不相信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王本固这个人,是因为由他主导杀了汪直,由此引发此后十年大明江南地区倭情失控的局面,导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实际上,当初胡宗宪招安汪直的计划执行的话,嘉靖三十七、八年的时候,倭患虽然不能根除,但是也会逐渐消弭,而不是愈演愈烈之势。

    “皇爷现在最信任的就是这种人。”

    陈矩只是在一旁淡淡开口说道。

    不过他今日来此可不是告知这条消息,毕竟就当下的局势,已经无人可以撼动裕王的地位。

    “皇爷没有听黄公公的劝说,还是不愿意搬回乾清宫。”

    说道这里,陈矩看着魏广德说道:“善贷,你可有什么法子?”

    他这次来此,其实就是找魏。”

    徐江兰娇媚的声音在魏广德耳边响起,下意识的魏广德就想答应。

    不过话到嘴边,魏广德就反应过来,肉都送到嘴边哪里还用那么猴急。

    虽然没有在家里放人,可魏广德这些年在京城那些地方,也是有几个相好之人。

    “夫人不必如此,其实”

    “夫君若是不过去,那以后就别过去了。”

    魏广德话没说完,徐江兰的声音就再次传进了他的耳朵。

    这下,魏广德有点坐蜡,怪自己把话说的太满,这会儿起身过去感觉好像面子有点不好看。

    正在犹豫中,魏广德就感觉被身旁的徐江兰轻轻推了下。

    “有几次你盯着秀莲看我又不是没看见,只是装作不知罢了,她跟我多年,其实早就该如此,唉”

    把丈夫往别的女人那边推,其实徐江兰也是不愿意的,甚至当初有打算给丫鬟指门亲事的念头。

    可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她在国公府出嫁前也是有老嬷嬷教规矩的,拖了这么多年也是够久了。

    到了这份上,魏广德自然不会继续装下去,起身就要往旁边屋去。

    “披上衣服,这天冷。”

    徐江兰又小声提醒道。

    徐江兰带进魏家的陪嫁丫鬟其实就是主人家准备的通房,只是到底要不要走到那一步全看主人的态度。

    魏广德住的卧室其实旁边还有间小卧室,两个卧室是联通的,这里就是通房丫鬟休息的地方。

    在睡下后,主人若是有什么需要,她们马上就要起来伺候,甚至在主人行房的时候,她们也是在旁服侍的。

    通房丫头和普通丫环有本质上的区别,丫环指的是大户人家家里的佣人,而通房丫头一般都是这群丫环的老大,类似于领班。

    她们一般都是和自己的女主人一起陪嫁过来的丫环,但能不能当通房还要经过主人的同意。

    即使当了通房,她们的地位其实也要比妾室低,只有真正有了名分才能和妾室差不多,但一切还是要以女主人为准。

    第二日,王本固调职的圣旨在宫门开启那一刻就被发下。

    六科的人对于这道旨意那是丝毫不敢怠慢,现在宫里的消息虽然封锁的严,可只要耳朵不聋也都听说了一点。

    王本固是在刑部接旨,第一时间交接手里的差事,和刑部尚书黄光升告辞,随后匆匆赶到兵部见了赵炳然后,算是履新。

    相应手续自有他带去的书吏办理,而他在见过兵部同僚后就和迟凤翔一起前往京营交接。

    协理京营戎政,其实嘉靖朝以前是没有的,嘉靖二十九年才定下的规矩,以兵部尚书侍郎或右都御史充任,协掌京营操练之事。

    在当时,嘉靖皇帝有感于京营操练废弛,特设武臣一,曰总督京营戎政,以咸宁侯仇鸾为之;文臣一,曰协理京营戎政,即以王邦瑞充之。

    名义上是管京营操练,但实际上是罢免正德朝制定的京营总兵官制,改为总督京营,而协理京营戎政本质上就是朝廷派出的监军。

    但是明朝文尊武卑制度下,即便的京营总督,对京营的话语权大多不及协理京营戎政。

    王本固接掌此职,实际上就是获得了京营的指挥权,即便关防是在总督手里,可依旧有一定的调兵之权。

    到了下午的时候,魏广德就在校录馆接到裕王府送来的消息,今日上午徐阶、郭朴永寿宫觐见皇帝后,再次提出请皇帝返回乾清宫的提议被否小】

    【说】

    随后几日,京城朝堂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之前许多相互争论的朝臣都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之前关于朱衡和潘季驯的“河道之争”,双方的支持者不断上疏议事,此时都停了下来。

    又有前期上蹿下跳的厉害的胡应嘉、胡汝桂等都尽皆失声,不再继续上疏弹劾,生怕遭到处罚。

    还有此前不断有官员请求赦免海瑞的陈情一下子消失无踪,似乎没有发生一样。

    甚至每到晚间就顾客盈门的花街柳巷都变得门可罗雀,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被人抓住把柄攻讦,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散衙后直接回家,相互走动都变少了。

    而一切的变化,都从王本固接管京营开始。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