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大西洋之王 > 第二百九十九章 曾经的大西洋战场(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令人惋惜的是,“毛奇”号的故障使警觉的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莱茵哈德·舍尔海军上将决定放弃行动,德军舰队掉头返航。

    紧接着一天上午,英军侦察舰发现了德国舰队的踪迹,正在开进的英军舰队在得到敌情通报后随即转向。

    原本处于舰队末尾的第9中队成为舰队前锋,这意味着一旦战斗爆发,这支美国舰队将率先接敌,并带领整个英国舰队展开海战史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决战。

    遗憾的是这一幕并未出现,精明的舍尔成功避免了战斗,率领公海舰队平安返航。

    罗德曼将军在记录中写道:

    “我经常会想,如果当时我们的战舰能够引领大舰队投入海战,那将是多么荣耀的一天啊!”

    然而,历史终究没有给他这种机会,德国公海舰队此后一直龟缩港内,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再次出海作战。

    在1917年底到1918年初的几个月中,第9中队与大舰队共同训练和作战,获益良多。

    同时罗德曼少将也越来越感觉到,以现有的4艘战列舰很难长时间保持中队的战备水平。

    由于高强度的出航,各舰的动力系统都负担很重,故障频繁,需要经常检修,这种状况导致第9中队能够随时出动的战舰数量下降到3艘。

    对于在战列线中担任后卫或前锋的重要角色,这个兵力规模是不能够接受的。

    英海军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是为每一个战列舰分舰队指定一艘备用战列舰,替换因检修缺席的战舰,使得分舰队随时保持充足的作战力量。

    借鉴英海军的经验,罗德曼少将请求丑国海军部为他的中队增调1艘战列舰作为备用,他特别希望将“纽约”号的姊妹舰“德克萨斯”号调往英国。

    他认为两艘同级舰协同作战将更有效率,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火力配置和射控装置。

    尽管海军部对于这个有悖于美军编制规则的要求有些抵触,但还是满足了罗德曼,“德克萨斯”号的身影出现在斯卡帕湾内。

    罗德曼随后对第9中队的构成进行调整,舰队中火力排第三的“怀俄明”号被列为备用舰。

    因为它没有同级舰搭档,“特拉华”和“佛罗里达”号虽然也不是同级舰,但是两舰都装备10门弹道性能相近的45倍径305毫米舰炮。

    而“怀俄明”号装备的是12门50倍径305毫米舰炮。

    基于同级舰协同作战更有效的想法,罗德曼又提出用“怀俄明”号的姊妹舰“阿肯色”号取代舰队中舰龄最长的“特拉华”号,也获得了批准。

    但是“阿肯色”号半年后才从丑国抵达斯卡帕湾,“特拉华”号则在次日踏上归国的航程。

    随着“阿肯色”号的加入,“怀俄明”号重回主力位置,而“佛罗里达”号沦为替补。

    从1918年6月底开始,第9中队得到一项新任务,为参与布设“北方雷障”的美军布雷舰提供掩护。

    “北方雷障”是由丑国海军设计的一次布雷作战,计划在苏格兰和挪威之间布设一道长达250海里的水雷障碍带,以阻断德军潜艇从北方进出大西洋的通道。

    这项计划需要超过70000枚水雷,完全依靠丑国强大工业实力的支撑。

    由于布雷舰的行动海域处于德国海军袭击舰的作战范围内,于是第9中队和大舰队的大部分兵力将为布雷舰提供保护。

    实际上整个布雷行动几乎没有受到干扰,仅仅两个月第9中队曾报告发现德军潜艇的指挥塔或水中出现鱼雷航迹。

    但是通过后来对照德国海军作战记录得知,这两次警报与斯堪的纳维亚护航行动中的遇袭报告一样都是虚惊一场。

    10月,情报显示在北海有德国袭击舰出没。

    第9中队随同约翰牛第2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和第3轻巡洋舰分舰队从斯卡帕湾出击,对德舰展开搜捕行动。

    但是深秋时节的北海天气非常糟糕,海况恶劣,很难发现德舰的踪影,这支英美混合舰队只能无功而返。

    一天晚间,“纽约”号带领舰队向彭特兰德湾返航途中,突然右舷舰底受到猛烈撞击。

    稍后在舰尾水下发生了第二次碰撞,导致一侧螺旋桨损坏,该舰只能以单轴推进,航速下降到12节。

    很显然“纽约”号与某个水下物体相撞,而从当时航道的深度看不可能是沉船残骸或礁石。

    罗德曼和贝蒂经过分析认为,“纽约”号很可能撞上了一艘正在潜航的德军潜艇。

    这个倒霉的家伙首先以艇首撞击了战列舰的右舷,之后又撞坏了战列舰的一具螺旋桨,显然这次相撞给这艘潜艇造成了致命伤害,很可能就此沉入海底。

    通过分析,与“纽约”号相撞沉没的德军潜艇可能是UB113或UB123,这实在是一个离奇的战果,也是第9中队在大舰队服役期间击沉的唯一一艘敌舰。

    不过,“纽约”号的磨难并未结束,由于失去一半动力,该舰在重重护航下向罗赛斯港缓慢返航。

    又一日凌晨,一艘潜伏在航道上的德军潜艇向蹒跚而行的“纽约”号发射了3枚鱼雷,但都从舰首前方穿过,没有命中。

    有充分证据显示这是一次确切无疑的攻击,而非虚假的警报。借助满月的光亮“纽约”号上不少军官和水兵都在甲板上看到了鱼雷航迹,护航舰艇也在攻击后不久发现潜艇指挥塔。

    “纽约”号能够逃过此劫可以说是因祸得福,该舰正常的巡航速度为16节,而由于螺旋桨受损,它当时的航速仅为12节。

    显然德军艇长错误地判断了目标的航速,从而导致鱼雷失的。

    最后“纽约”号有惊无险地抵达罗赛斯港,进入干船坞中接受维修。

    当船坞的水排干后,人们在舰体底部发现了一个与德军潜艇艇首形状相吻合的凹陷,从而证明了与潜艇相撞的推测。

    当战争接近尾声时,第9中队仍旧忙碌于频繁的训练和演习,通过高强度的射击训练,整个中队的炮术水平相比刚加入大舰队时都有很大提高。

    后来抵达的“德克萨斯”和“阿肯色”号也是如此,现在美军战列舰的炮弹平均散布基本控制在550米以内,不过仍然略逊于英海军的水准。

    即便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英海军仍然组织实施了各种演习,其中一次,大舰队再次分为红蓝两军进行对抗演习。而且设定的交战距离达到21000米,这在战前是不可想象的。

    与此同时,第9中队继续执行“北方雷障”的护航任务。

    然而事实证明这项计划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尽管布设了70263枚水雷,耗资高达4000万美元,放在后世差不多相当于5亿美元,但最终仅有6艘潜艇触雷沉没。

    对于第9中队的官兵而言,出国作战虽然光荣,但同时也要忍耐单调寂寞的生活。

    斯卡帕湾地理位置偏僻,环绕港湾的岛屿基本是远离现代文明的荒芜之地,缺乏娱乐设施。

    如何使舰队官兵在整个战争中保持活力和士气一直是军队管理层面对的难题。

    英海军的一个解决之道在于鼓励官兵开展体育运动,在舰队中间举行多种项目的体育竞赛,包括足球、橄榄球、划船、田径和拳击等。

    所有官兵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爱的项目,在竞技中排遣抑郁、锻炼体魄,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

    在第9中队加入大舰队后,美军官兵也成为舰队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约翰牛方面特别辟出场地建造了一座美式橄榄球场和一座棒球场。

    在1918年夏季,第9中队举办了自己的棒球联赛,先后进行了17场比赛,最终“德克萨斯”号代表队取得了冠军。

    同时,美军运动员在大舰队范围内的各种体育赛事中也表现活跃,成绩突出。

    在舰队田径比赛中,美军代表队取得了团体成绩第二名的佳绩。

    而在舰队年度拳击比赛中,美军选手更是所向披靡,来自“佛罗里达”号的一名轮机兵夺取了轻量级冠军。

    “纽约”号的一位助理木匠和一位司炉工则将中量级和重量级冠军头衔收入囊中。

    除了参加体育比赛外,美军官兵还会编排表演戏剧、照相、绘画,举行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丰富自己的军旅生活。要么说,会玩还得是丑国人。

    当战舰在罗赛斯港接受维修,全舰官兵都能得到上岸休假的机会。

    丑国独立日那天,贝蒂还给第9中队安排了特别假期,他们不必参加任何训练和出勤,可以尽情庆祝“最伟大的解放日”。

    有点讽刺的是,这个节日正是北美殖民地脱离约翰牛宣布独立的日子。

    英王乔治五世造访斯卡帕湾,乘坐驱逐舰检阅了大舰队的威武阵容。

    随后他登上贝蒂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在甲板上向有功官兵颁发勋章。

    而第一位受勋者就是罗德曼少将,他被授予了骑士司令官级别的巴斯勋章,这也是当天授予的最高级别的勋章。

    在“伊丽莎白女王”号上用过午餐后,乔治五世访问了第9中队旗舰“纽约”号。

    在罗德曼将军的陪同下参观了全舰,包括轮机舱和锅炉舱,并向罗德曼表示了由衷的赞许:

    “将军阁下,您的锅炉舱几乎和餐厅一样整洁。”

    之后,宾主双方在罗德曼的住舱内饮用咖啡、吸烟和闲聊,气氛轻松融洽,罗德曼注意到国王陛下非常开心。

    在结束访问时,乔治五世向大舰队全体官兵发出道别电报,特别对丑国舰队表示了感谢和赞赏。

    尽管斯卡帕湾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但是也没能躲过1918年至1919年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的侵袭。

    这场瘟疫在全球范围内夺走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其中也包括大舰队的许多官兵。

    在1918年秋季,在大舰队中平均每天有7人病故,不少战舰因为太多舰员患病而失去作战能力。

    第9中队同样未能幸免,虽然情况不像英战舰那样严重,但到11月初时中队内仅有“佛罗里达”号尚未实行隔离检疫,在“阿肯色”号上有259人患病,11人病亡。

    到1918年底时,英德两军舰队在北海的对峙局面与战争爆发时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在陆地战场上德军已经渐呈败像。

    1918年夏季,德军在西线战场上发动的凯撒攻势最后归于失败,英法军队和陆续抵达的美军一道展开反攻。

    战局对德军来说一天比一天恶化,德国国内民生困苦,社会动荡,民心不稳,德国被迫在10月间向协约国求和。

    但对德国海军高层而言,他们还看不到战败投降的理由,公海舰队实力尚存,不能接受未经一战就缴械投降的结局。已经升任海军大臣舍尔上将授意继任公海舰队司令希佩尔上将执行作战计划,与英舰队进行一次鱼死网破的决战。

    希佩尔拟定了19号作战方案,计划派出驱逐舰对泰晤士河口和佛兰德斯沿岸进行骚扰,引诱大舰队南下,同时以潜艇在中途设伏,削弱对方的实力,最后亲率舰队进行决战。

    计划虽好,怎奈舰队基层的水兵们早已厌战,拒绝为荣誉牺牲生命。

    当19号方案的消息被透露出来后,一场兵变随即爆发,公海舰队的军舰上升起红旗,军官们被剥夺了指挥权。

    希佩尔失去了对舰队的控制,最后的出击也胎死腹中。

    光棍节那天德国宣布停战,战争宣告结束。

    看到这里,黎耀阳合上档案,思绪翻腾,坐在那久久不能平静。

    详细的档案几乎完整记述了大西洋海面上的波澜壮阔,也让他意识到这个体裁想要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有多么的难。

    想要完整表现是不可能的,舞台就那么大,根本支撑不起来。

    所以,想要做这个体裁,就必须一点带面,选择其中一个切入点,比如某一艘战舰的某一次战役!

    想到这,黎耀阳重新翻开档案,他需要找到最适合改编成剧本,且最富有戏剧张力的部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 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