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 第四十章 小寡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便是吉日。

    东篱草堂的前院早早的摆放了一张渔樵耕读纹香案,供奉着圣人朱熹。

    孔圣人供奉在文庙,以宋濂在仕林文坛的地位,以胡惟庸的权势还是不能僭越。

    渔樵耕读纹香案上除了香炉,还有太羹、和羹、黍、稷、盐等供品。

    宋濂坐在香案供桌旁的花梨官帽椅上,等着吉时的到来。

    太子五经师宋濂收徒是文坛近年来最大的一件盛会之一,闻名天下的大儒北郭十友,只要是在应天府全都来了。

    七八位大儒站在宋濂右侧,聚在一起商讨昨天的寒菊之会,论证陆王心学的知行合一。

    左丞相胡惟庸得偿所愿了,终于能够把胡党变成子孙继承了。

    昨晚派发了很多名帖,邀请众多淮西勋贵过来东篱草堂观礼。

    侯爷里旧部最多的两人,傅友德和周德兴全都来了,站在香案供桌的左侧恭喜胡惟庸生了这么一个好长子。

    胡党的股肱成员吉安侯、临江侯、延安侯等淮西侯爷们,陆陆续续的都来了。

    只是由于时间还早,喜欢睡到日上三竿的淮西侯爷们,只来了不到一半。

    吉时是巳时末,现在是天刚亮的辰时初。

    距离拜师大礼还有四炷香的时间,完全不用着急。

    整个京城最煊赫的达官显贵基本上都会到场,收下了胡惟庸和宋濂送出的名帖。

    唯二缺席的只有中山侯汤和和坦坦翁了。

    瞧这衣冠禽兽的架势,堪比大明每年举办一次的大朝会了。

    年轻一辈更是迫不及待的来了,哪里会错过这么一件仕林文坛盛会。

    就连金陵前十才子里的那名北方才子,连夜从正在游历的江宁县赶了过来,不想错过这一次的盛会。

    北郭十友等大儒为了给这次盛会做个抛砖引玉,给金陵前十才子换了一个更加才高八斗的名称。

    大明前十才子。

    抛砖引玉还只是一方面,最根本原因在于金陵前十才子里只有一名擅长诗词丹青雅趣的才子了。

    另外七名金陵前十才子,加上为经学做出重要注疏的胡汉山。

    一共八名金陵才子全是学识渊博的经学大才,连夜从江宁县赶过来的那名北方才子,同样是擅长经学。

    金陵前十才子变成了大明前十才子。

    拜师宋濂还没开始,就出现了足够轰动仕林文坛的盛事。

    中门大开,门外围的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官僚缙绅子弟们,全都是一脸没有白来的心情激荡。

    能够站在前院观礼的年轻一辈,只有寥寥无几一小撮人。

    大明前十才子毫无疑问站在前院,剩下就只有淮西勋贵里漕运使周骥等年轻一代领头人。

    颍川侯傅友德来了,作为颍川侯嫡长子的禁军金吾前卫指挥使傅忠,因为幼妹傅玉?k被主动退婚那件事没来。

    要不是傅玉?k让贴身女婢传话给兄长傅忠,不要去找胡汉山的麻烦,早就带着一帮骄兵悍将禁军打胡汉山一顿了。

    宋濂早早的坐在了香案供桌旁,作为要拜师的胡汉山却还没来。

    胡惟庸皱起了眉头,刚想嘱咐站在一旁伺候的总管。

    胡汉山骑着辽东大马,意气风发的来了。

    围在门口密密麻麻的勋贵子弟和浙东文官子弟,瞧着胡汉山那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活样子。

    当真是在殿试里拔了头筹,洪武皇帝钦点的状元郎。

    穿戴着绯罗圆领状元服,骑着高头大马,在整个京城里游街。

    勋贵子弟和浙东文官子弟抬头望着胡汉山,也只有拜师宋濂这件事,能够比得上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状元郎游街了。

    胡汉山感受周围一道道羡慕的目光,大致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不过,胡汉山哪里是因为要拜师宋濂了,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意气风发。

    他是终于找到主动退师宋濂的法子了。

    胡汉山来到堆满了官僚缙绅子弟的大门口,刚刚从辽东大马上跳下了。

    “恭喜汉山先生了,拜在了太子师门下。”

    “我等以后还要仰仗汉山先生多照顾,改日请汉山先生一定赏光去寒舍一趟。”

    “汉山先生大才,大明第一才子的名号当之无愧。”

    官僚缙绅子弟们赶紧围了过去,一个个马屁拍的震天响。

    阿谀奉承的姿态,差点就当场跪下来像宦官那般认干爹了。

    没办法,官僚缙绅子弟过去看不惯胡汉山的纨绔行为,可以不搭理他。

    往后可不行了,只要拜在了太子师宋濂门下,胡汉山必定会成为太子朱标朝的左丞相胡惟庸。

    胡党成员本就是掌握大量兵权的淮西勋贵为主,现在又有了宋濂门下的众多门生故旧。

    做大明的王莽都足够了。

    胡汉山正在气恼金陵前十才子变成了大明前十才子,官僚缙绅子弟哪壶不开提哪壶。

    理都没理他们,把缰绳扔给一旁的长随胡二。

    昂着脑袋,扭头就走。

    留给官僚缙绅子弟们一个不屑一顾的后脑勺。

    官僚缙绅子弟没觉的遭到了半点侮辱,反倒是觉的这是应该的。

    胡汉山大喇喇迈着步子走进前院,看到周遭站在权利顶点的一位位淮西侯爷。

    没有半点打招呼的意思,直接走到了太子师宋濂面前。

    淮西侯爷们还以为这个小兔崽迫不及待的要拜师了,没有喊上一句句叔伯,谁曾想胡汉山开口说的话很不对劲。

    胡汉山直接把拜师用的束?扔在地上,高声道:“糟老头子,听说你儿子扒过寡妇门。”

    “就你这样的老东西教出那么个货色,拜你为师,简直是奇耻大辱。”

    呼——

    热闹非凡的草堂门内内外,霎时间一片死寂。

    只剩下寒风刮过的声音。

    门外层层叠叠堆满了成贤大街的勋贵子弟和浙东文官子弟,一句话也说不出口的楞在原地。

    这番话带来的冲击,让密密麻麻的勋贵子弟和浙东文官子弟全都忘记了说话。

    脑子‘嗡嗡’乱响。

    脑子里只剩一句吓的他们连动弹都忘了,只能僵在原地的糟老头子。

    还有一句老东西。

    胡汉山这番话过于惊世骇俗了,让勋贵子弟和浙东文官子弟们短时间内都恍惚了。

    坐在院子里的不是太子师宋濂。

    而是声名狼藉的奸臣秦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