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七十七章 雨水的梦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班后,王立冬就赶往‘菌菇实验室’。

    刚到门口,就看到房间门半敞开着。

    王立冬知道,吴刚应该在里边。

    因为现在里边24小时,都烧着大火炉。

    为了安全,每次有人进去时,大门都要留个口子。

    王立冬敲了下门后,人就进了房间。

    “吴哥,”

    王立冬朝吴刚打了声招呼后,看了眼温度计,

    “22℃,”

    虽然王立冬知道有吴刚在,应该不会出问题,但是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昨天半夜可是下了雪了。

    “立冬,来了。早上的时候,屋子里温度有点低。

    以后这炉子的风门开到这里,要是以后温度再下降,我再调一下。”

    吴刚指着风门那,刚划的一条线道。

    王立冬看了看,记在了心里。

    “没想到这火炉子还挺给力的,外面那么冷,单靠它就把这间屋子的温度给稳住了。

    看来这个冬天,就靠这台炉子也能过去了。”

    吴刚点头道:

    “应该够了,要是实在差点,就把炕点上就成了。

    这样也能提高好几度温度。”

    接下来,王立冬就看了下蘑菇和香菇的情况。

    王立冬一边看,一边还把观察到的各种情况,都记在了一本笔记本上。

    “立冬,这两天怎么突然做起记录了?”

    以前王立冬来时,最多就是看一圈,问几个问题。

    王立冬解释道:

    “我觉得这些东西,以后可能用的到。

    要是这次实验成功了,这份数据,能证明这次的实验的真实性。

    失败的话,下次再做的时候,可以对比哪里出了差错。”

    前两天雨水和王立冬聊天时,王立冬问起了何雨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雨水想了好久,才道:

    “我想和冬哥你有机会在建国日,到城门楼上看一场‘走方步’.”

    王立冬听后,吐槽不已:你这愿望太牛叉了,虽然大家心里都会想,可没几个会说出来。

    八十年代以前,能到金水桥上,看‘走方步’的,起码是混到了军机处行走级别的大佬。

    或者J*方大佬,要么就是一些友好GJ的大老板。

    不过到了开放以后,能上去的人员就放宽了许多。

    99年的‘走方步’为例,除了兔国的大*佬*们,还有无D派人士代表,各民主D派,各界模范、代表,两院*院*士、京城各界代表、弯弯同胞等。

    到了19年,连造房子的皮带哥,都能在上面混个位置了。

    王立冬想了想,雨水真想去的话,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

    靠着系统的能力,王立冬这辈子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大佬不在话下。

    至于成为什么首富,王立冬兴趣不大

    就像大马说的那句话一样,“我对钱不感兴趣。”

    其实王立冬听到雨水的愿望时,自己也心动了。

    在后世,每逢‘走方步’,自己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看。

    不过就是这样,也能让王立冬看的热血沸腾。

    可这辈子,努力一把就能达成的事,干嘛不试试。

    而且可以在全国人民,和大王庄的亲戚朋友面前露一把大脸。

    谁年轻的时候,不梦想着自己能功成名就,人前显圣。

    希望有一天,能像几位曾经的首富一样,在电视机里张口就是什么‘小目标啊,‘什么赚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或者在大礼堂里,脖子上被人挂上最高的奖章,最后自己的头像贴的到处都是。

    吴刚觉得王立冬最近变化有些大,感觉精气神不一样了。

    以前王立冬给人的感觉,就是像个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一点朝气都没有。

    把各种情况记录好以后,再和吴刚聊了几句后,王立冬就去了趟农大图书馆。

    在做了决定后,王立冬就查了下大名鼎鼎的袁大德鲁伊。

    发现这个影视世界里,完全没有这位牛人的痕迹。

    而且兔国目前也没‘杂交水稻’方面的研究。

    王立冬立即就决定,等菌菇实验成功后,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项目。

    不过在那之前,需要把自己种植的技能,给刷上去。

    借了五本农业方面的专业书籍后,王立冬就打道回府。

    刚进四合院的中院,就看到许大茂正推着自行车,和刘海中有说有笑。

    王立冬瞧见许大茂的车上,放满了各种山货。

    知道这位刚从乡下,放完电影回来。

    别看许大茂平时风光无比,嘴上整天吹嘘,自己这放映员是多么牛笔和风光。

    在城市里放映时还是挺轻松的。

    但去乡下的时候,那可真是苦力活。

    现在的京城附近的农村,主干道可能还会铺点石子,其他的都是泥巴路。

    天气好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带着放映机,就是一路吃灰。

    要是下雨天,那就真呵呵了。

    所以每次去乡下放电影,人家生产队都会送许多东西给许大茂。

    生产队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平白无故送东西给许大茂。

    知道放映员每次下来,那真是挺辛苦的。

    要是没点外快,那就真没人肯下乡放电影了。

    看到站在两人身边的二大妈手上,拿的好几串的干香菇,干辣椒,木耳,就知道这许大茂又在小恩小惠的收买刘海中了。

    和两人打了声招呼,王立冬就回了自己家。

    “大茂,你说这王立冬的烧菜水平,和傻柱比,哪个手艺好?”

    许大茂好奇道:

    “一大爷,有事要请厨子?”

    刘海中点了点头。

    许大茂就接着说道:

    “这方面我倒是知道一点。

    别看傻柱整天和别人说,他是‘谭家菜’的传人。

    但和王立冬比起来,两人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一个是工厂的厨子,最多就是给我们厂里的领导烧个小灶。

    可人家王立冬的单位,那里边住的可都是各G的外宾。

    一大爷,你想想,这差距有多大?”

    刘海中摇头道:

    “大茂,王立冬的单位是厉害。

    可王立冬这岁数,最多就是在厨房里边打打杂,可能还没傻柱的手艺好呢。”

    许大茂一副我知道内幕消息的表情道:

    “王立冬这小子,平时和我们院子的人不怎么来往,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我家蛾子和何雨水关系不错,俩人经常聊到王立冬。

    你别看王立冬年纪小,可人家现在可是五级厨师,每月工资55元,玉渊潭粤菜组的三厨。

    您没想到吧?

    就傻柱这个八级厨师,给人提鞋都不够。”

    在一旁的二大妈听到后,吃惊道:

    “大茂,真的假的?

    这王立冬今年好像20都不到吧,每月就能拿55块的工资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