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逐鹿南北朝 > 第095章 送你一把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瞒骆先生,我是受人所托而来,今天的犁和织机其实是秦州的杨禹杨使君送给太子殿下的礼物。”

    “杨禹?”骆宏皱了皱眉头,冷冷地说道,“杨禹意欲何为?”

    何绍宗淡定地说道:“自然是想与太子殿下化敌为友。”

    “杨禹杀我万千将士,太子殿下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今日送把犁过来,便想得到太子殿下原谅,岂不是异想天开,哼!”

    “在下不相信骆先生不清楚那犁和织机的价值,这两样东西看似不起眼,然而说它们价值半个关中也不为过,杨使君送出如此重宝,足见诚意。”

    那两样物件可以节省大量人力,价值确实不可估量,骆宏不好睁眼说瞎话,于是道:“即便如此,那又如何?我们太子宁愿不要这礼物,也绝不会遂杨禹所愿。”

    “呵呵,既然太子殿下瞧不上,那我们只好去找三皇子或四王子碰碰运气了。”

    “你在威胁太子殿下?”

    “骆先生何出此言?杨使君诚心与大夏修好,否则岂会献上如此重宝?”

    “我这就让太子殿下把东西呈予我皇,你就死了那条心吧。”

    “啧啧,我原以为骆先生是聪明人,怎料竟有此可笑的想法呢,莫非骆先生觉得我们事先没想过这种可能吗?”

    “你......”

    “骆先生,上次杨使君与太子殿下交战,那是各为其主,并非私人恩怨。自古以来,欲谋大位者,哪个不是只看利弊,不问对错?个人恩怨更是不值一提,当年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曹操狼狈而逃才保住一命,结果呢,官渡之战前张绣来投,曹操不计前嫌,以张绣为扬武将军,并结了儿女亲家。若都像太子与骆先生这般,曹操岂有官渡之战的大胜?进而何来曹魏一朝?”

    “此一时,彼一时也。曹操当年接纳张绣,实乃迫不得已,太子今日何须那般委屈自己?”

    “噢,这么说骆先生也认为太子的储位已经万无一失了?我听说夏王一向宠爱四王子,这次又准备让四王子率军攻打秦州,若是四王子攻克秦州,立下大功,到时不知道骆先生是否还觉得太子的储位稳如泰山呢?”

    何绍宗说到这,便起身准备离开,嘴里自叹道:“明明是合则两利的事,奈何太子与骆先生非要矫情,看来我们只能另作打算,派人去联系乞伏炽磐和沮渠蒙逊,另谋退路了

    “且慢。”眼看何绍宗真的要走,骆宏只得把人叫住,说道,“你们打算怎样合作?”

    何绍宗回身一整神色,说道:“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除了新犁与织机,我们还有大量棉衣棉被、精盐茶叶,可经由太子销售,太子一转手便可从中获得巨额的财富,到时关中恢复迅速,太子手上有钱有人,再加上秦州这个盟友,说句不好听的,即使夏主有另立诸君之意,太子还怕什么呢?”

    “你们想要什么?”

    “保住秦州。”何绍宗一脸坦诚地说道,“这点要求不过分吧?还是那句话,秦州在我们手里,可为太子助力,秦州若被四王子夺去,对太子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这一点你我都很清楚,不是吗?”

    作为赫连?的心腹谋士,赫连?几兄弟之间为了皇位继承权争斗有多激烈,骆宏再清楚不过。

    赫连勃勃最宠爱四子赫连伦,有意改立赫连伦为太子,这在夏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这次赫连?兵败五丈原,骆宏出计把责任推到赫连昌和突然出现的糜鹿身上,虽然让赫连?暂时躲过了一劫,但无论如何,一次折损万余大军,这在夏国还是从未有过的事,赫连勃勃心里的怒火并不因为你找了个理由便完全消失,与此相比,赫连伦之前损失的两三千人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若真让赫连伦拿下秦州,对赫连?来说,确实是一场难以承受的灾难。

    何绍宗离开后,骆宏连夜去找赫连?,两人屏退左右密谋,赫连?听骆宏说完大致经过后,脸上阴晴不定布置更多兵力,以防不测。

    从关中到陇右必须翻越长长的陇山,要翻越陇山主要有四条道路可选择,由南向北分别是陇关道、番须道、鸡头道、瓦亭道。

    其他的道路太过于险峻,比如杨禹回秦州时走的陈仓狭道,其险峻程度不亚于入蜀的栈道,大军一般不会选择走这些狭道。

    目前已可以确定,赫连伦的大军走的是鸡头道。这不仅是因为安定到秦州走鸡头道最近,更因为自后秦姚艾出任秦州刺史之前,鸡头道的控制权便落在了夏军手里。

    鸡头道作为进入陇右的重要通道之一,因途经鸡头山而得名,当年秦皇汉武巡边时都曾走过鸡头道,姚艾出任秦州刺史后,夏军就经常自鸡头道进犯秦州,为此,姚艾不仅加固了水洛城(庄浪),而且在水洛城东北方向的鸡头道西面出口加筑了一座新城,此城依山傍水,只有三门,形如虎耳,因而得名虎耳城。

    杨禹拿下秦州后,由杨秋水的第八军驻屯水洛城,其所部三百人防守虎耳城。

    如今赫连伦的大军即将来袭,虎耳城的兵力已经增加至一千,驻屯弓门的李信的第三军大部分兵力也已调往水洛城协防。

    秦州衙门二堂里,只有杨禹、庄无忌、杨恩、杨朗、卫长安、杨子安、赵晟、魏玄几个核心人员在坐,门外由小九亲自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杨子安有些谨慎地说道:“第三军、第八军以及略阳的十一军可战之兵合计不到一万,这兵力是不是少了点?”

    赵晟答道:“这次咱们是要利用虎耳城、水洛城、略阳城层层阻击夏军,守城战中辅兵也能帮上不少忙,这兵力应该是够了。”

    杨禹也说道:“只能先这样了,祁山道至少要留五千人马防着杨盛,加上各地要留一些人马驻防,这次能够调往西线的最多也就三万五千人。”

    卫长安倒是信心满满地说道:“兵贵精而不在多,三万五千人够了。”

    也不怪卫长安如此有信心,西秦总兵力虽然有五六万,但都是游牧部族军队,平时分散放牧,战时才聚集成军,缺乏协同操练,加上部族林立,匈奴、吐谷浑、汉人、羌人都有,这些部族只是习惯依附于强者,对西秦可谈不上忠心,打顺风仗时,大家一窝蜂冲上去抢掠,一旦遇到强敌,往往就会各怀鬼胎。

    当然,也不光是西秦军队存在这些问题,北凉、西凉、胡夏、乃至北魏的军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成分复杂,缺乏训练,战力普遍不高。

    刘裕北伐时,用三千不到的北府军摆出却月阵,就能击败三四万北魏骑兵,如果说这是利用地形优势限制了北魏骑兵的发挥的话,那么后来朱超石和徐猗之追敌时,分别于半城、越骑城被魏军包围,这可是陷入敌军重围的遭遇战,朱超石他们照样把兵力占优的魏军打得落荒而逃。

    而杨禹他们初入秦州时,用两万新兵、降兵,同样能击败乞伏昙达的大军,现在秦州的军队不仅历经了数场大战,而且又训练了一年,粮草充足,士气高涨,卫长安有这样的信心实不足为奇。

    这次由庄无忌谋划,杨禹他们准备以少量兵力层层阻击赫连伦,然后悄悄把主力集中的西线,准备给乞伏炽磐一个惊喜。

    “粮草武器的转运几时能完成?”杨禹问杨子安道。

    杨子安如数家珍地答道:“今年第一军共产粮四十二万斛,光是狄道城的存粮,便可应付一阵子了;军械盔甲正在转运,为了掩人耳目,每次转运的数量不能太多,因此估计还要十来天才能完成。”

    第一军是大军,有士兵万人,而且都是精壮小伙,加上驻守的狄道城所处的洮水河谷土地肥沃开阔,且易于灌溉,因此今年产粮颇丰。

    现在一切谋划基本已就绪,只等西秦的反应了,虽然杨禹他们推算西秦会来趁火打劫,但西秦到底来不来,来多少,目前都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庄无忌又不禁问魏玄道:“魏指挥使,西秦方面可有消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