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三国:家父曹孟德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懂得放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狂风呼啸,西北风凄厉地吹过下邳城郊的曹彰大营,搅动军旗发出“哗啦啦”的声音,营帐在风中摇摆不定。

    天空阴沉,空气中弥漫着寒意,一场暴风雪即将降临的迹象愈发明显。

    尽管夜幕已深,中军大帐内仍然亮着灯火,曹彰仍未休息,他专注地研究着巨大的下邳地图,思索着攻破城池的方法。

    曹彰当然不会因为回回炮没有炮弹就停止进攻,他先命令人将回回炮收回营地,以防城内敌军趁机破坏抢夺。

    他还派遣夏侯三兄弟带领士兵外出,四处寻找可以用作石弹的大石头,为下一轮进攻做准备。

    为了不给城内的吕布军喘息的机会,曹彰并没有停下进攻的步伐,他安排了乐进、徐晃、许褚等人对下邳城发起多次猛烈攻击。

    张辽率领大军坚守城池,曹彰军数次进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始终无法攻破吕布军的防线,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好你个张八百,还真是有两把刷子,早知道那天说什么也不装清高,直接拿着貂蝉逼吕布投降就好了。”曹彰默默地骂着张辽,赞叹他不愧是五子良将之首,这防御能力真的是杠杠的。

    他的心里说不出的懊悔,当然也只能是跟自己发发牢骚,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拿貂蝉要挟吕布,只怕陈宫和吕布麾下的众将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臣服,很有可能发生兵变,情况更加难以预料。

    一股强劲的风势瞬间吹开了中军大帐的帐帘,席卷入帐内。

    这阵风吹得曹彰身边的火盆里的火焰摇曳不定,发出一阵嘈杂的声音。

    在外守护的无畏军立刻行动起来,迅速将帐帘重新拉好,使中军大帐重新恢复了宁静的氛围。

    曹彰站起身,走到火炉旁,拿起火钳轻轻拨弄了一下火盆中的木柴,让火苗重新燃烧稳定起来,营帐内也重新变得温暖舒适。

    曹彰蹲在火炉边,静静地凝视着火盆里燃烧的火焰,此时他的心情也像这盆中的火苗一样飘忽不定。

    这几天曹彰的脑子里闪念过很多主意,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干脆效仿历史上曹操击败吕布的方法,掘附近的沂、泗二水来淹灌下邳。

    但通过实地勘察地形,他却发现,因为冬天雨水稀少,两处水源的水流十分稀少,根本达不到可以水淹下邳的要求。

    曹彰明白,这毕竟是架空世界,和真实历史有出入,而且自己的穿越造成了很多局势的变化,也会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改变事件进程。

    曹彰的心里也想过其他的主意,毕竟现在冬天天气干燥,适宜火攻。历史上的周瑜发动赤壁之火,就是在冬日进行。

    但下邳城池高大坚固,张辽的防守又十分严密,经过了婚礼上的一幕之后,陈宫必定会严密排查,很难安排内奸潜入放火,靠现有的条件,也很难实现火攻之策。

    曹彰只能无奈地看着面前的地图和下邳城的沙盘,苦苦思索着破城之法。

    曹彰全神贯注地盯着沙盘,并没有注意到大帐的门帘轻轻掀起,一个人影走进了大帐之中,而他正是刚刚从彭城返回的曹操。

    曹操已经提前叮嘱了门外的无畏军不要出声,所以他进来的时候并没有人提醒,他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曹操看着背身看着地图的曹彰,眼神中透出的是爱怜和疼爱。

    曹彰虽然勇猛且智慧超群,但他实际的年龄还不到十七岁,却要承担着如此艰巨的重任,让曹操这个做父亲的又怎能不心疼。

    曹彰盯着地图看着,忽然想到了什么,快步挥舞着手臂,在地图上比划着,因为动作太大,原本搭在肩头的皮披肩掉在了地上。

    但曹彰的注意力全在地图上,就想验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可行,根本没有意识到披肩掉了。

    曹操缓步走上前,从地上捡起了披肩,拿在手中,悄无声息的掸去了上面的灰尘,静静地看着曹彰。

    曹彰在地图上比划了几下,显然是发现自己的想法无法实现,只能无奈地叹息着摇了摇头。

    曹操缓步上前,将手中的披肩轻轻地搭在了曹彰的肩膀上。

    曹彰吓了一跳,警觉地迅速回头,惊呼一声:“谁?!”

    当他看到面前的人竟然是曹操的时候,这才镇定下来,恭敬地向曹操施礼:“父亲,您回来了?!”

    曹操爱怜地看着面前的曹彰:“你看看你,衣服掉了都没发现,在想什么?”

    曹彰低声叹息着:“我在思索破城之计,但可惜想了几个方案都行不通。现在天气越发寒冷,虽然我们给兵士配备了御寒的服装,但毕竟是在野外扎营,还是依然十分寒冷。若是不能短时间内破城,还是对我军的兵士有很大影响,容易出现伤寒疫情。”

    曹彰将自己烦心的原因也告诉了曹操,虽然现在他随军带了张仲景制作的药丸,但如果军营里真的出现了大面积的伤寒情况,光指望这些药丸肯定是不行的。

    曹操听了曹彰的话,也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当然清楚曹彰所说的这种潜在隐患的危害有多大。

    “子文,你是准备以后所有的战事,都由你自己亲自指挥,并且所有的策略,也都是由你自己来思考解决吗?”曹操没有去回应曹彰的问题,却忽然开口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曹彰被曹操的话问得愣住了,随后回答道:“父亲,您怎么会这样问?”

    “据我所知,这半年多,从打雒阳,再到长安,随后转战徐州各地,这些战事你都是亲力亲为,所有的决策也都是你亲自参与其中。”

    “子文,为父承认,你的聪明才智的确是出类拔萃。但你不要忘了,你的身边,有你自己的助手和谋士,尤其是现在,为父更是安排奉孝和公达也听命于你。这出谋划策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你为何不问策于他们,偏要自己苦思冥想!?”曹操开口询问着曹彰。

    曹操这样一说,曹彰也醒悟了过来。

    穿越过来的这段时间,因为自身作为穿越者,记忆中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在很多地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曹彰也渐渐习惯了,几乎每件事都是亲力亲为,事必躬亲。

    尤其是现在面临着穿越之后最为重大的一场战役、他更是下意识的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却真的忽略了,自己身边可是有着徐庶、国家、荀攸三位顶级的谋士,这时候应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何必要自己在这里苦苦较劲?!

    自己的理想是要称霸天下,除了要将大汉十三州全部平定,他还有着北吞匈奴,南定不毛,纵马西域,东渡大海的打算。

    要实现这样的宏图伟业,更不可能所有的战役都是自己亲自领兵出战,总要有人替他分担。

    负责光是在路上来回折腾,也足够把他累死了,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高铁和飞机,只能靠人力和马匹,光是走一圈都要耗时良久。

    要知道,三国时期的名相,被《三国演义》和后人神话的诸葛亮,就是因为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最终才会五十四岁就活活累死,他可不想重蹈这样的覆辙。

    “父亲,您说得对,是我太过自负,总认为所有的事,不亲自过问拿主意,就不放心。从现在开始,我会多多征求郭、荀两位军师,还有其他将军的意见,集思广益,找到破解下邳的方法!”曹彰明白了曹操提醒自己的用意,立刻做出了回应。

    听到曹彰的回应,曹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随后伸手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这就对了,有些事就要放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这既是对他们的锻炼,也是考验,你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曹彰明白,曹操这番话不仅仅是因为爱怜自己,也是在传授驭人之术和权谋之术,立刻点头答应着:“是,多谢父亲提点,以后我一定会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收放自如!”

    “这就对了。而且不光是要放手给下面人做事,自己也得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有好身体才有一切,不然这大好的江山好不容易打下来,却没时间享受,那不是白白便宜别人了?!”曹操继续笑着提醒着曹彰。

    听到曹操这句话,曹彰颇有同感地使劲点了点头。

    历史上的曹操活了六十多岁,而且一生风流,不算短命。可他的儿子曹丕,孙子曹睿却都是短命鬼,没能活过隐忍的司马懿,最后白白地把大魏江山拱手相让。

    所以从现在开始,自己不光要懂得放手,更要懂得养生,活得长,也是一项本事。

    “父亲说的是,我记得今日早上,云禄跟我说,要和玲琦去尝试打猎,打些野味给我炖汤滋补。父亲既然回来了,我们不妨一起用餐吧。”曹彰邀请着曹操。

    “好啊,正好我也没见过玲琦,我这个做公爹的也得看看你这个最小的夫人,到底长什么样子,走,一起吃饭去。”曹操笑着答应了下来。

    父子二人一起携手向外走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