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三国:家父曹孟德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舌战群儒(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修看到已经没有人可以压制诸葛亮,也就不得不亲自出场了。

    毕竟他是曹植身边的首席谋士,曹丕和曹植辛苦经营才得到了一个中郎将的官职,现在诸葛亮寸功未立,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也能获得一个中郎将的职位,风头要压过曹植,杨修又怎能答应?

    杨修开口的一句话,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一起起身跟着附和,高声地向诸葛亮询问着,语气都不是很和善。

    毕竟诸葛亮一番话把诸子百家都得罪了,而且他又这么年轻,难免让在场的人觉得没面子,现在终于有人抛出一个难题,自然都会不约而同地附和。

    曹彰在人群中看着杨修,微微点头,这小子的确是有两把刷子,比起刚才发言的诸多名仕,杨修的思想意识要高明许多。

    他不直接从某种学说去提出辩论,却反问诸葛亮用何治国,是准备去抓诸葛亮话语中的问题,再进行辩驳,其实这才是最高明的一种辩论方法。

    诸葛亮要如何回应这个难题,才是展现他本领的地方。

    毕竟发现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难,发现问题还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高手。

    诸葛亮若是回答的好,自然是满堂喝彩,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可若是被杨修抓到漏洞加以辩驳,那他之前所有的论点就变成了空谈,也就会被一下击落神坛。

    曹彰满怀期待地看着台上的诸葛亮,等着他针对杨修的问题,做出回应。

    场内的所有人也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诸葛亮,等着他再次开口……

    诸葛亮看着所有人期待的目光,神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各位,其实治理国家就如同烹制一道小菜,看似简单,其实却非常困难,要想做好,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又岂是一种思想,某一家的学说,就能以点概面,全盘通用的?”

    “我认为,治国之术,绝对不是某一家的学说,就可以涵盖。而是要取百家之所长,兼而有之。在大方向上,可以采取外儒内法,王霸兼用。但在细节上,要有更为细致的安排。”

    “身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了解民情,不知道人间疾苦,粮食如何增产,如何躲避各种天灾,又是价值几何,应该如何收税,才能确保国库的稳定,且不让百姓陷入穷困,该如何平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清楚的。”

    “各种政策,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靠嘴来说,而是要走入民间,真正地细致入微去了解,才能针对当时的情况,制定出最为合理的为政方案。

    “最根本的,就是要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每日都有提高,有进步。”

    “如果我们身为治理国家者,都能勤劳务实,才能真正让百姓衣食富足,实现国泰民安,这就是我认为的治国之策!”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我说的这些,天下又何愁不治?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把心思都放在做实事上,而不是拘泥于以一家之言,去抨击其他学说,能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何愁国家不兴旺发达?”

    说到最后的时候,诸葛亮直接站起了身。

    他的身材本就高大,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挺拔,且神采奕奕。

    “要治理国家本就不该有学术之分,门户之见,应该集各家之所长,勤奋务实。亮虽年轻,蒙司空和后将军垂青,赐我军师中郎将之职。在下除了在战场上帮助后将军出谋划策,平定叛逆;更要在治国上集思广益,安定民生,才不负司空和后将军对我的信任。”

    “亮在此也希望各位名家前辈,亦能拿出各自所学,放弃门户、年龄的成见,尽心为国家、为司空和后将军效命。亮在此替司空和后将军谢过诸位了!”

    诸葛亮的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却又得体到位,既回答了杨修的提问,也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更是安抚所有人,希望他们接受自己的身份,一起为曹氏家族效命,可谓是滴水不漏,给足所有人面子的同时,也让众人无法再对自己的职务提出质疑。

    他的这一番话,首先让杨修无话可说,心中也对他充满了钦佩。

    这诸葛亮虽然年轻,但见识、眼界果然够高,思想也有过人之处,难怪能得到曹彰的信任,将他举荐到高位之上。

    “先生高论,杨修受教,日后定当尽力辅助子建公子,全身心为司空效忠!”

    到了这个时候,杨修已经无话可说,只能是非常恭敬地向诸葛亮深施一礼,随后向曹操表明忠心。

    他本想引诸葛亮出现漏洞,然后将其驳倒。但现在诸葛亮的一番话,反而给他扣上了大帽子,让他不得不进行附和。

    这种感觉让杨修心里十分的不舒服,但却又不得不顺着对方的话往下接。这种憋屈的感觉,远比当初对抗曹彰时,更让他难受。

    杨修的一番话,也让在场的众多名仕真正的见识到了诸葛亮的厉害。

    他们此时才明白,诸葛亮是真的有治国安邦的能力,绝非只会夸夸其谈的狂生。

    本来还站在人群中,准备上台和诸葛亮进行一番辩驳的刘晔,此时也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

    也彻底明白了曹彰为何会选择诸葛亮做自己的首席军师,他的见识、谋略,都远在自己之上,此时他是彻底的心悦诚服。

    其他的各路名仕,看到孔融、杨修先后败下阵来,甚至都对诸葛浪表达了认可,也意识到自己上台,肯定也占不了便宜,纷纷选择了退却,只能是跟着杨修一起,附和着诸葛亮的说话。

    观礼台上的曹操看着台上的诸葛亮,也是赞许地微微点头,低声对身边的荀??凸?涡∩?底牛骸拔娜簟⒎钚ⅲ?笊?晌钒 D压肿游娜绱丝粗卣飧隹酌鳎?粤????蠢词敲?恍榇?。

    荀??凸?我黄鸬阃犯胶妥牛骸按巳四昙颓崆幔?陀腥绱思?猓?巴静豢上蘖浚∥蠢纯善冢

    曹操赞许地点着头:“子文看人的眼光真的可以,这次他可是得到了得力助手了!”

    人群中的曹彰,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诸葛亮,此时也是心中无比的欣慰和高兴。

    这场辩论大会,以诸葛亮的完胜而告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