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 第101章 阁老预备,上天之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毕自严。

    万历二十年,在弱冠时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

    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地方事务。

    先后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淮徐道参议、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议、陕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

    在天启年间,还担任过户部尚书一职。

    任期内。

    国朝财政平稳有升。

    但受到阉党的排挤陷害,调任至应天府都察院左都御史。

    两直隶。

    除内阁外。

    衙门几乎一致。

    在权力上,相同的衙门,顺天府的,肯定是高于应天府。

    原因很简单。

    皇帝陛下在顺天府。

    不过。

    再怎么样。

    毕自严仍然是国朝九卿之列的存在。

    能力上。

    更是有目共睹的。

    不能说应天府,调回顺天府来,从九卿之列离开了,变成了“小小”的工部右侍郎!

    对此。

    方次辅无法接受。

    故而发问道。

    何、刘两位阁老,同样投来质疑的目光。

    以毕自严的履历和能力,担任六部任何一部尚书,皆是合理的。

    仅给了工部右侍郎之位,太糟践人了。

    “我原来拟订增补名单时,曾想让毕自严重回户部,担任户部尚书之位,可惜,诸位阁老当时,似乎都不太同意啊。”

    叶首辅冷笑道。

    为了废掉三儿子的户部尚书之位。

    千辛万苦从国朝无数官员中,挑选了位又有能力又有资格又比较年轻的毕自严。

    可方次辅、何阁老和刘阁老,一听是户部的事,连想都不想,直接给特??姆窬隽恕

    现在觉得给毕自严官位低了,有怨言了,想想当初啊。

    “咳咳。”

    方次辅气势一落,脸红道:“没有户部,还有别的衙门啊,再不济,让毕自严重回太仆寺,当太仆寺卿也是可以的。”

    何、刘两位阁老,默契移开了眼神,不敢搭话。

    这事。

    确实不占理。

    还是那句话。

    陛下与叶家的“争斗”,参与不进去,也不敢参与。

    “回太仆寺,名义上贵为九卿,但干的就是掌管天下车马的话,属兵部之下的衙门,光有九卿之名没有九卿之实,还不如工部右侍郎之位。”

    叶首辅略微气急,没好气道:“再说,中涵你也没有想明白,现在的工部,还是以前的工部吗?”

    九卿。

    是诸多官员最高追求。

    但到内阁的层次了,更清楚官场中的门门道道。

    实权。

    才是唯一真谛。

    而工部。

    先是帮助蓟辽百万灾民安顿下来,又在其基础上,建造了福城。

    后圣意降临,成为了京城附城。

    建造一城之功。

    这就是实打实的政绩。

    后来。

    蓟辽总督孙承宗,为了让福城百姓能自立自强,为了让蓟辽和福城来往通畅,拿叶家的钱,和工部联合,修建了条蓟辽直达福城的平坦道路。

    再过段时间。

    这条将近两千里的道路,就能顺利投入使用。

    这也是实打实的政绩。

    再有。

    四大神器的锻造。

    工部弄出了“流水线工艺”和“标准化工艺”,超额完成了陛下的旨意。

    这同样是实打实的功绩。

    除了这些已经有了或者正在有的政绩,还有隐藏的。

    未施行的“福城学堂”国策,国朝至少要建造三万座学堂。

    依然要落到工部头上,只要工部那些大匠作不犯浑,工部上官们做好监管和验收,必然是大功一件。

    如果说从前的工部,是各衙门爱理不理。

    如今的工部,就是各衙门高攀不起。

    “这,也有点低了。”

    方次辅硬着头皮道。

    九卿。

    是有入阁拜相资格的。

    而正三品官员。

    则是一点资格都没有。

    “中涵,你怎么就想不明白?”

    叶首辅叹了口气,坦言道:“如此多的优秀人才,全部进到了六部,而没有说到内阁增补名单。

    原因很简单,陛下否决了内阁的增补提议,内阁,将继续由咱们来坚守。

    不过。

    依我之见,工部的萧近高尚书,待四大神器在北疆战场展威后,就会累功进入内阁。

    届时。

    工部尚书之位就会空出来。

    至于会不会落到毕自严头上,就看毕自严自己的本事了。

    但就是待在工部熬着,随着时间推移,也很有可能入阁拜相。

    国朝大范围建造一日不停,工部获取政绩和功劳就不会停止。

    太令人艳羡啊。”

    说白了。

    这工部无限等同于内阁阁老候选衙门。

    政绩、功劳,简直是老天爷端着饭碗喂到嘴边,只要会张嘴就行。

    叶首辅想想自己为了入阁拜相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多年的涵养,也难免生出一丝嫉妒之情。

    “原来如此。”

    方次辅恍然大悟道。

    内阁没有增补名单。

    但萧近高尚书入阁拜相指日可待。

    送毕自严进入工部,是给个历练和立功的机会。

    入阁拜相的几率,比当个虚职九卿,要大无数倍。

    “既然如此,工部增补名单,我同意!”

    “同意!”

    “同意!”

    全票通过。

    自此。

    六部主要官位,在新皇陛下登基后,初步完成重组和补齐。

    剩下。

    就送入皇宫,呈由陛下看过,若是陛下对某人某位置不满意,可直接进行调整。

    若是满意,则立刻张贴告示告知国朝全体官员。

    内阁任务已然完成。

    吏部

    尚书蔡复一

    左侍郎李标

    右侍郎黄士俊

    户部

    尚书叶成昌

    左侍郎倪元璐

    右侍郎文震孟

    礼部

    尚书徐光启

    左侍郎宋应星

    右侍郎方岳贡

    兵部

    尚书朱燮元

    左侍郎卢象升

    右侍郎曹文诏

    刑部

    尚书李长庚

    左侍郎邱禾嘉

    右侍郎徐从治

    工部

    尚书萧近高

    左侍郎董汉儒

    右侍郎毕自严

    ……

    奏折拟好。

    四位阁老依次加盖印绶。

    “玉笥,送入宫中。”

    叶首辅唤来张国维,吩咐道。

    心情陡然放松下来。

    环顾四周,方次辅、何阁老和刘阁老,脸上也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对国朝全体官员进行筛查,从中选择优者推举,费神费心费力。

    “是,老师。”

    张国维接过奏折,按照往常的行为,小跑离开。

    左脚刚踏出文渊阁,就撞到了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魏忠。

    “拜见魏代指挥使大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