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72小说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籍皇后,遴选妃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72小说网] https://www.72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到宫中。

    朱由检走出殿。

    见到佳人在等候。

    “皇嫂,今日,您身边怎么连个女官都没有?”

    朱由检走到近前,好奇道。

    自从除夕那夜。

    皇嫂拆穿了曹正淳的把戏,将陈圆圆、董小宛和柳如是带回了宫。

    就时刻带在身边。

    “皇帝,是想见臣妾的哪位女官?”

    张嫣笑靥如花,促狭道。

    上官海棠成为了秀女。

    原本想留着回宫的三位佳人,就带在身边了,平日听个戏什么的,有点乐趣。

    可这说到底。

    是东厂督主曹正淳献给皇帝的礼物。

    留着。

    只会徒增怨怼。

    再说。

    作为先皇皇后。

    在皇帝国朝选妃后,就会交出皇后之玺,搬离坤宁宫,去往冷清的慈宁宫。

    那地方。

    就是虚度光阴所用。

    这对佳人来说,太过于残酷了。

    索性。

    就放任之。

    “朕无谁想见,只是,皇嫂身边该有侍奉才对。”

    “口不应心!”

    张嫣摇摇头,微叹道:“圆圆、如是和小宛,臣妾放她们去选妃了。”

    上官海棠,去选妃了。

    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也去选妃了。

    身边女官。

    可谓是全放走了。

    等到了那慈宁宫,恐怕连个说话的近人都没有。

    难怪历代太后、先皇妃嫔,迁居之后,皆会信个佛抄写个佛经。

    想必,是孤寂所致吧。

    “这样啊。”

    朱由检朝着御花园中走,脚下一顿,讪笑道。

    兜兜转转。

    这些佳人又归入了他的后宫。

    “这花啊,在这万花之园中,虽说不显眼,总归有人看有人欣赏。

    哪天人性情之下,愿意采摘下,放入厅堂,则香盈满屋,放入花瓶,则赏心悦目。

    即便没被人摘下,于阳光灿烂中枯萎也是极好的。

    远比藏在暗室中,无人欣赏孤独绽放孤独美丽要好。”

    张嫣看着形形色色盛放的花朵,述说着花的不易,若有所指道。

    这御花园。

    与后宫何其相像,万花竞放。

    这花朵。

    与后宫女子何其相似,争相绽放。

    “皇嫂?”

    朱由检见皇嫂停住脚,又有这么多感慨,疑惑道。

    花。

    就是花。

    年复一日重开。

    哪天枯萎死了,也会留下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

    花,比人强才对。

    “没事,有点顾影自怜自艾。”

    张嫣勉强笑了笑,打起精神道:“皇帝,内阁上折子来,该择吉日,准五千秀女入宫了。”

    “这事,皇嫂安排就是,不必专门跑一趟。”

    朱由检闻言,眉头微皱道。

    国朝选妃,流程极多。

    五千秀女入宫。

    才是刚刚开始。

    接下来。

    五千秀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颈、肩、背,有一不合法去之。

    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浊、稍吃者去之。

    去者复两千人。

    再由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量毕复使周行数十步,以观其风度,去其腕稍短、距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去者复千人。

    其留者亦仅千人,皆召入宫,备宫人之选。

    复遣宫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扣其肌理,于是入选者仅得三百人,皆得为宫人之长矣。

    在宫中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

    最终入选者最多五十人,赐清纱手帕,金玉跳脱等事系于臂,皆得为妃嫔矣。

    此次国朝选妃,又是登基后首次选妃,会从这五十妃嫔中,遴选出一位皇后和两位贵妃。

    其余留宫的九百五十人,有二百五十人可以任“宫人之长”,七百人可以“备宫人之选”。

    可以这样认为,选留后宫的千名秀女除了被册为后妃之外,还可以是宫人及“宫人之长”。

    意味着选秀不仅为后宫遴选后妃还包括宫女、女官等。

    其中种种,礼仪繁多且杂,令人完全提不起兴致。

    “选妃,不仅是在选美,又怎能让臣妾一言而定,纵使是选美,臣妾之目,与皇帝龙目,又怎会完全相同?”

    张嫣扶额,无奈道:“选妃,可是天下人,尤其是官员,在共同使力,有关于朝廷,皇帝,怎能完全不管不问?”

    国朝秀女。

    绝大多数出身军籍、民籍和官籍,即良家女也。

    从这出身就能看出问题,军籍、官籍的秀女,多多少少代表着籍贯后的利益。

    所以。

    国朝诸位先皇皇后,大多出自民籍,她张嫣,就是民籍代表皇后。

    但因籍贯,决定皇后之位,并不绝对,主要是看皇帝个人想法。

    “朕之过。”

    朱由检认下过错,虚心接受道:“这选妃中,有什么需要朕决定的,请皇嫂教我。”

    “皇帝不必如此,些许考量罢了,只是臣妾不便拿主意,才来请教皇帝。”

    张嫣没有接受,解释道。

    巧妙把请教对象的身份,从皇帝换成了自己。

    “第一,皇后的出身,军籍、民籍和官籍,皇帝可有倾向?”

    “民籍为优,军籍次之,官籍最次!”

    朱由检沉吟道。

    国朝人重家族观念,坐上高位后,难免会心生帮扶之意。

    民籍皇后,再帮扶家族,不过滋生出暴发户似的外戚。

    只要想铲除,轻而易举。

    军籍皇后和官籍皇后,则能滋生出庞然大物。

    想铲除,甚至会伤筋动骨。

    外戚之祸。

    能避免尽量还是避免。

    “臣妾记下了。”

    张嫣颔首,继续道:“第二,妃嫔中,国朝南北,皇帝可有倾向?”

    名义上选秀应是在全国范围内举行。

    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事实上国朝的选秀多在南北直隶州府、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州府举行。

    虽说两京并重。

    但在国朝初期,后宫妃嫔以南方女子为主。

    到孝宗皇帝以后,后宫妃嫔多以北方女子为主。

    而到万历帝之后。

    为减少选妃开支,和特殊原因,泰昌帝、天启帝,基本限制在京城内外及八府遴选淑女。

    现在。

    国库充盈,支撑得起在全国范围选妃,这南南北北的事,涉及朝廷诸多考虑,不免被重新提及。

    “遴选妃嫔,以德行为重,南与北,均衡为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